塔紅芬
摘 要:體育文化作為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豐富群眾文化的重要作用,對強健人民群眾身體素質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從群眾體育文化概念和范圍出發,討論群眾體育文化的發展現狀,并提出有效的發展策略,指明群眾體育文化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群眾體育文化;現狀;策略;發展方向
黨的十七大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貫徹會議主張和號召,落實科學發展觀,緊扣“發展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運動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肩負重任”的歷史使命,圍繞“群眾體育,讓城市更健康”的主題,積極促進群眾體育文化發展,對促進我國群眾文化繁榮昌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當前我國基礎文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對發展體育文化形成足夠的重視,積極推進群眾體育文化發展。
1 群眾體育文化概念和范圍
群眾體育指的是以社會全體成員作為對象,將增強其身體素質,豐富文化生活,調節社會情感作為目的而進行的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我國群眾體育活動點呈多樣化狀態,分為體育輔導站、普通活動點、有固定室內活動場地的體育中心(室、站)、體育項目或人群隊(協會)、其它等五類,范圍廣泛的群眾體育文化,一方面是由我國社會主義特點決定的,另一方面則與民族文化多元化有著緊密的關系。群眾體育文化作為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增強人民群眾身體素質、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作為目標,圍繞人民群眾對多元化的健身需求積極開展群眾體育文化活動。它的范圍非常之廣泛,不僅包括基礎的社區體育文化活動,也保護社會公共體育文化活動。所以,當前社會背景下,全面推動我國群眾體育文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群眾體育文化的現狀
就目前我國群眾體育文化建設與發展現狀可以看出,在推動群眾體育文化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困難,如經費匱乏、場地擁擠,得不到保障以及缺乏技術指導者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我國群眾體育文化建設工作的持續推進。
(一)經費匱乏
推進群眾體育文化發展過程中,經費匱乏是影響群眾體育文化發展的核心要素。主要是因為開展群眾體育文化活動需要依賴基礎體育設施,缺乏足夠的經費,難以在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中投入充足的資金,就無法建設配套、完善的體育基礎設施,從而對開展群眾體育文化活動形成嚴重的阻礙作用。尤其是在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農村經濟條件普遍偏差,再加上農民對體育文化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夠高,使得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的迫切性尚未顯露出來。實際上,農民作為我國的主體,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必須對加強農村體育文化基礎設施形成足夠的重視。經費匱乏,將會嚴重阻礙我國群眾體育文化的進步與發展。
(二)場地擁擠,得不到保障
現階段我國公共體育基礎設施不健全,基層體育文化設施少,健身場地少,使得開展群眾體育文化活動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主要是因為缺乏體育文化活動場地,使得很多群眾體育文化活動難以開展,也不利于調動人民群眾參與體育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和熱情。所以,加快體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也成為現階段我國實施全民健身計劃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三)缺乏技術指導者
開展群眾體育文化活動需要相應的技術指導,主要是因為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變化的多元化體育文化活動需求,就必須轉變過去簡單的體育文化活動,積極開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文化活動。但由于缺乏技術指導者,使得開展豐富的群眾體育文化活動遇到諸多阻礙。
3 群眾體育文化的發展方向
2016年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對今后一個時期深化體育改革、發展群眾體育、倡導群名健身新時尚以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了全面的部署。《計劃》指出,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是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將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作為根本目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健身需求,對實現中國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現階段我國推進群眾體育文化活動存在的困難,必須對發展群眾體育文化形成足夠的重視,從體制機制創新、評價激勵方式、科技創新引領出發,積極投入資金,建設配套的體育文化基礎設施,加強技術指導人員培養,從而推動我國群眾體育文化進步與發展。以文化館為例,在發展群眾體育文化中,應該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提出能夠促進群眾體育文化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投入足夠的經費,建設配套體育基礎設施
近年來,文化館在促進群眾文化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突出。群眾體育文化作為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館得到充分的體現,更能增強人民群眾對參與體育文化活動的重視。主要是因為利用文化館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可以使更多人參與文化體育活動,而且文化館能夠專門提供體育設施,對群眾參與體育文化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現階段缺乏足夠的經費、體育設施不健全的問題而言,在文化館集中進行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一方面將資金集中利用,有利于節省成本,另一方面發揮出文化館重要的宣傳作用,更能實現促進群眾體育文化發展的重要目標。
(二)培養技術人員,加強指導
從現階段人民群眾參與體育文化活動情況可以看出,人們僅憑興趣進行體育文化活動,談不上體育運動技能與技巧,不僅無法使得體育鍛煉效果最大化,甚至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形成適得其反的效果。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技術指導者,為此,充分發揮出文化館在促進群眾體育文化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強對文化館干部進行技術培訓,培訓出一批具備較強專業知識水平的技術人員,由他們在群眾參與體育文化活動時給予一定的指導,就可以保證體育運動效能最大化,讓人民群眾從體育文化活動中享受到樂趣,從而充分激發出人民群眾的健身活力。除此之外,充分體現出文化館在促進群眾體育文化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引導人民群眾參與體育文化活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增強人民群眾的健身意識,并將這種意識貫徹落實到現實生活中,自然而然可以真正實現群眾體育文化發展的重要目標。
同時,從我國現行的《全民健身計劃》中也可以看出,群眾體育文化未來的發展方向為:積極推進體育社會組織改革,激發全民健身活力;發揮全民建設的多元化功能,形成服務大局、互促互進的發展國際;拓展國際大眾體育交流,引領全民健身開放發展。到2020年實現群眾健身意識普遍增強,參與體育鍛煉人數明顯增加的重要目標,從而真正實現我國積極推動群眾體育文化建設與發展的重要目標。
4 結論
綜上所述,現階段積極推動我國群眾體育文化進步與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關系到我國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目標的實現,對促進我國群眾文化發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寧.我國群眾體育發展趨勢研究——基于全國3次群眾體育調查結果的比較分析[J].體育學刊,2012,19(1):31-34.
[2]游國鵬,劉海瑞,張欣等.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國2012-2013年群眾體育投入產出效益評價與影響因素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6,31(3):209-215.
[3]薛山,龍家勇.基于WSR方法論的農村群眾體育公共服務能力影響因素與評價模型--以重慶市為例[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1(8):16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