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遠志
摘 要:中歐作為當前世界上兩大重要政治力量,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全球化經濟時代的到來,中歐之間的合作是必然發展趨勢,兩者之間的制作不斷升級,構建了全面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國際合作是國際政治舞臺上的永恒主題,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有力武器。本文基于國際合作理論視野下,對中歐關系進行分析。
關鍵詞:國際合作;中歐關系;經濟
中國和歐盟是世界上兩大經濟貿易體,兩者之間的合作具有獨特的特點,從絲綢之路開始,中國就與中歐建立了雙邊互動關系。當前,中國和中歐之間的關系在總體上來看形勢較好,但是也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受中國與中歐的政治關系和政治制度影響較大,給兩者的合作帶來較大的阻礙,展現出了顯著的非對稱性。出于長遠利益考慮,構建良好的中歐合作關系,對促進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1 中歐國際合作存在的問題
1.1 貿易摩擦問題嚴重
第一,存在嚴重的貿易爭端問題。經貿關系的不穩定對雙方的關系造成較大影響,貿易摩擦不斷,產生了嚴重的貿易順差,歐盟成員國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對中國實行貿易反傾銷,給中國出口歐洲造成了較大阻礙,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第二,歐盟對華軍售問題,在1989年巴統取消了放寬的對華政策,對華實施軍事制裁,實行軍售禁令。到了1992年雖然放寬了對華政策,但是軍售禁令仍然沒有取消。2003年以后,中國提出取消對華軍屬禁令,得到了歐盟國家的同意,但卻受到美國的反對,對華軍屬禁令沒有得到禁除。第三,人權問題。歐盟沒有意識到人權問題對華發展的重要性,大肆宣傳人權的重要性,要求中國接受他們的人權標準,實則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1]。
1.2 對問題認知存在分歧
由于中歐之間的政治制度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對各項事務的認知存在一定分歧。主要的分歧分為以下幾方面內容:第一,有無附加條件。主要表現為中歐對非洲的援助存在分歧,歐盟在對非洲進行援助時會加不同的附加條件,如果不能符合附加條件上的內容將取消對非洲的援助。而中國對非洲實施無條件援助。第二,援助方式。歐盟對非洲實施“支配型援助”,主要目的是維護歐盟在非洲的利益。中國對非洲秉承平等對待和互利共贏。第三,援助領域。歐盟對非洲的援助表現在衛生、教育和公共治理上。中國對非洲實行全面、深層次的援助,主要表現為電力、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上。
1.3 中歐關系的不對稱性
中歐關系的不對稱性主要表現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第一,政治。中歐的政治制度和理念存在一定差異,歐盟認為在改革開放后,中國的經濟取得了良好的發展,但是卻不具備西方的民族色彩。歐盟以一體化的形式出現在國際舞臺上,中歐的外交合作存在較大挑戰性。第二,經濟。歐盟是世界上第一大經濟實體,中國屬于發展中國家,兩者經濟的不對稱導致雙方的發展規劃存在一定的差異。中國反對歐盟提倡的環境問題、最低工資和人權問題。第三,文化。歐洲人用思維方式來評價中國的事物,中國也會運用同種方式對待歐洲問題,但是卻沒有歐洲對中國問題那么尖銳,導致在外交中會產生誤解[2]。
2 中國對深化中歐合作的舉措
2.1 重新定位中歐關系
首先,“三個兩大”的提出,確定了中歐是維護世界和平和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兩大文明,將中歐關系定位于全球層面的戰略關系。其次,伙伴地位的提高,指出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于推動世界多極化,將歐盟作為重要的合作對象。最后,確立“四大伙伴關系”,將中歐的力量、市場和文明結合起來,構建合作伙伴關系,致力于為中歐的合作注入新動力。在新常態背景下,正確認識中歐關系,明確中歐的發展方向。
2.2 抓住新的歷史發展機遇
中國與歐盟進行合作,能夠充分利用歐盟雄厚的財力、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廣闊的出口貿易市場,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應該充分把握中歐內部改革方案,加大與歐盟的合作和交流,借鑒歐盟的優勢,利用雙邊機制,提升兩者的共同利益。中國領導人對推動中歐的關系方面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雙方互動頻繁。中國落實“一帶一路”戰略,全面深化內部改革,加強與歐盟的全方位合作。
2.3 加大與東歐國家的合作
在2012年4月,中國與中東歐作出了“要加強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戰略決策,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發展開拓了嶄新局面。在2013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領導人峰會,促進了中歐關系的進一步發展。2014年中國參加了“1+16”峰會。經過了幾年的發展,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關系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為中歐關系的全面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國際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為中歐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增長點。中歐國家的地理位置處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拓展區域上,為中歐的合作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3]。
3 結論
中國和歐盟作為世界上兩大重要的經濟體,對全球化經濟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中歐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對促進國際體系發揮具有重要作用。中歐在發展中具有較強的互補性,為雙方的合作提供了較大的潛力,并且歐盟的持續改革和中國的全面深化改革,為雙方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當前世界的經濟發展處于不斷的變化中,雙方要想建立長久的貿易關系,需要共同努力,拓寬合作領域,營造良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任琳,徐奇淵. 新安全觀視野下的中歐關系[J]. 德國研究,2015,01:31-44+133-134.
[2]宋黎磊. “全球視野下的中歐關系”學術研討會綜述[J]. 歐洲研究,2011,05:149-153.
[3]門洪華. 構建新型國際關系:中國的責任與擔當[J]. 世界經濟與政治,2016,03:4-25+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