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雷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實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對野戰運動的價值、高校開展野戰運動的現狀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野戰運動具有身心和諧統一的休閑價值、團隊協作,增進情感溝通的社會交往價值、全面發展身體素質的健身價值;野戰運動目前在高校遠未達到普及的程度,但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據此,論證了高校開展常態性野戰運動的可行性,主要源于國防知識教育的迫切需要、大學生對新興運動項目的需求、新體育課程體系建設的需要、校企合作交流的平臺。
【關鍵詞】高校;野戰運動;可行性
A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Normal Field Activ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
YANG Bao-le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C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uzhou Anhui 239000,China)
【Abstract】Using sports literature,field research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the value of field movemen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status quo of field movements were studie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ield sport has the leisure value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armony,team collaboration,enhance social communication value of emotional communication,and comprehensively develop the fitness value of physical fitness;the field sport is far from universal in universities,but has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Based on this,the feasibility of carrying out the normal field campaig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mainly due to the urgent need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knowledge education,the needs of the students for the new sports project,the new sports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he cooperation platform.
【Key words】University;Field sports;Feasibility
當前,野戰運動項目廣泛存在于我國各級各類景區、戶外素質拓展基地;其運作形式多以私營野戰俱樂部為主,其體驗價格也由原來的幾百元降至幾十元,成為廣大群眾消費的起、樂于參與的戶外休閑運動項目,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鑒于野戰運動在社會體育休閑領域產生的巨大影響,國家體育總局自2007年就予以關注,逐步制定了野戰運動作為體育競技項目具有的系列行業規范,并通過舉辦全國性野戰冠軍賽,引導高校大學生積極投身于該項運動中來。在此背景下,本文在挖掘野戰運動項目多元價值的基礎上,論證其在高校中作為常態性運動項目開展的可行性,以推動野戰運動在高校的發展。
1 野戰運動起源與發展
20世紀50年代,美國西部牧區人們采取色彈槍來管理牲畜。久之,人們在閑暇之余,利用此方法進行休閑娛樂,后來逐漸設置一定的獎品與比賽規則,并進行戰爭場景的模擬,為有軍事情結的人們提供了一種逼真戰斗形式的休閑體驗。美國是國民合法持槍的國家,此項運動一經產生便迅速蔓延全美,并觸及到歐美國家的軍事對抗訓練中,其影響擴展到全社會各個領域。野戰運動后傳至我國香港、臺灣地區,因其具有很好的健腦強身作用,也得到廣泛的認同,并被人們喜聞樂見。野戰運動自20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大陸后,其采用仿真槍和彩彈為主體的裝備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的規定。受兒童激光玩具槍的啟發,野戰運動的主體裝備后以激光代替彩彈,配有激光感應裝置、發煙裝置、衛星導航定位裝置以及無線電聯絡裝置等,漸漸形成一套野戰對抗系統。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戶外休閑運動越來越成為一種時尚,特別2004年以來,參與過野戰運動的人們越來越多,極大的推動了野戰運動在我國的發展。自2007年,野戰運動在國家體育總局的疏導與規范管理下,于2012年以一種新興的體育競技比賽項目得以在社會各個領域推廣與發展[1]。
2 野戰運動的價值
野戰運動在我國屬于新興的時尚性體育休閑運動項目,為參與者提供全方位的“戰斗”鍛煉體驗。野戰運動專家吳軍生認為野戰運動是集體力、智力、娛樂于一體的綠色野戰運動項目,符合大眾休閑對刺激性、興奮性以及趣味性的時尚追求,它不但具有競技體育激烈、驚險、刺激的特點,而且在學校體育、航電模中心、國防體育、體育旅游及素質教育等方面有著其特有的作用[2]。野戰運動以其特殊的運作形式,不僅具有愉悅身心的游玩功能,更凸顯在運動過程中的強身健體、團隊合作的功能。野戰運動據此彰顯多樣化的健身價值,具體體現在身心和諧統一的休閑價值、團隊協作,增進情感溝通的社會交往價值、全面發展身體素質的健身價值。
3 高校開展野戰運動現狀
2007年,國家體育總局推出了以軍事訓練與定向越野為核心內容的“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系列活動,連同2008接連兩年舉辦了“全國野戰定向教練員、裁判員培訓班”,在2010年正式將野戰定向運動命名為“野戰運動”,隨后2012年4月制定了《中國野戰運動競賽規程》對野戰運動進行了賽事規范。2014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主辦了首屆中國野戰運動冠軍賽,共分7個賽區,分社會組、學生組和青少年組,設有單人定點、單人對抗、雙人對抗、五人對抗賽5個項目[3]。以賽事為導向,高校組別的參與標志著野戰運動自此走進了高校校園。鑒于賽事在社會上產生的巨大反響,緊接著2015年和2016年接連舉辦了第二屆和第三屆中國野戰運動冠軍賽。另2016年4月23日,湖南省青少年活動中心主辦了2016長沙高校野戰運動大賽,大賽采用5人制團體對抗賽形式,通過分組賽、淘汰賽決出冠亞季軍[4]。通過舉辦系列全國性和地方性具有影響力的賽事以及高校體育教師、大學生們的參與,野戰運動目前在高校雖遠未達到普及的程度,但已彰顯出在高校體育運動中的巨大發展潛力。
4 高校開展常態性野戰運動的可行性
4.1 國防知識教育的迫切需要
我國高校的國防知識教育嚴重缺失,僅憑新生入學時的軍訓遠遠不夠,致使在校大學生國防觀念淡薄;同時我國周邊面臨著嚴峻的軍事威脅,迫切需要在高校中進行國防知識教育,以增強大學生們的國防憂患意識。野戰運動具有濃烈的軍事色彩,籍以國防知識教育,既能有效發展大學生身體素質,又能進行國防知識的普及,二者相得益彰,相輔相成。適逢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之際,國家體育總局社體中心以此為契機,已于2016年7月18日發出了舉辦第三屆中國野戰運動冠軍賽的通知[5];以重大賽事為導向,引領高校組別的戰隊參賽,注重緬懷革命歷史,加強運動鍛煉在當下。這為高校開展野戰運動提供了一個發展平臺與思路,也使高校常態性開展野戰運動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4.2 大學生對新興運動項目的需求
相較于開設的傳統體育運動項目,野戰運動當屬于新生事物。大學生處于思想最為活躍的時期,對于野戰運動接受較快,這與他們課余休閑娛樂的內容有很大關系,例如動作、軍事題材的影視或戰斗類游戲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對于現實中的軍事性戰斗類體育運動則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表明,野戰運動非常符合大學生對新興戰斗性體育運動項目的需求,能使他們遠離網絡游戲而投入到此項運動中來,對于高校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具有積極作用。
4.3 新體育課程體系建設的需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提出:“加強體育,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重視可持續發展教育、國防教育、安全教育;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融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6]”。這表明國家關于體育教育指導方針的調整,由過去一味強調體育知識、技能的傳授向體育知識、技能與健康知識、方法相結合轉變,并強調了國防教育與安全教育融入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從而確立了新體育課程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新體育課程體系建設指導思想為野戰運動在高校的開展提供了政策依據;野戰運動能為新體育課程體系增加新穎的運動項目、別具一格的教學內容與方法,能有效補充當前常規體育運動項目教學難以觸及的國防教育空白,將有效推進新體育課程體系的建設與發展。
4.4 校企合作交流的平臺
野戰運動是一項通過戶外越野跑、徒步走、射擊等運動手段,結合軍事訓練題材,使用GPS、數據無線電臺、視頻傳輸、激光傳感器等多項高科技手段為一體的競技性綠色體育運動。社會上眾多企事業單位時常不定期對員工進行野戰素質拓展訓練,就是基于此項運動的多元化功能。在軍事性質對抗的氛圍下,野戰運動容易喚醒人們內心深處自由奔放的潛能,使人們在運動中拋棄世事帶來的種種壓力,可以有效拓展個人及團體的素質。高校具備開展野戰運動的師資、室內/戶外運動場地、裝備器材等軟硬件的供給能力,在高等教育綜合事業的發展上,可以借此平臺,在滿足本校師生野戰運動、訓練的基礎上,又可以承擔相關企事業員工的素質拓展訓練,起到強化校企合作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明明,胡好,薛保紅.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野戰運動[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139-141.
[2]陳發棟,蔣健保,劉菊.我國野戰運動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3(11):46-49.
[3]人民網.首屆中國野戰運動冠軍賽開戰[EB/OL].(2014-08-30)[2016-10-23].http://pic.people.com.cn/n/2014/0830/c1016-25571212.html.
[4]中國社會科學網.長沙高校野戰運動大賽舉行[EB/OL].(2016-04-27)[2016-10-23].http://www.cssn.cn/gx/gx_xywh/201604/t20160427_2985904.shtml.
[5]體育總局社體中心.關于舉辦2016年第三屆中國野戰運動冠軍賽的通知[EB/OL].(2016—07—18)[2016—10—23].http://chinaqyty.sport.org.cn/Bulletin23/2016-07-18/506523.html.
[6]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2010-03-01)[2016-10-24].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7.htm.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