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麗
摘 要 隨著鐵路企業的不斷改革,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顯得尤為重要。即只有在思想觀念、工作方法、機制內容上,不斷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的提高鐵路企業職工凝聚力,并將職工凝聚力轉換為企業發展效益,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贏得更多的資本條件,達到最佳的發展狀態。本文從鐵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分析入手,并詳細闡述了思想政治工作創新難點,旨在推動當代鐵路企業的穩步發展。
關鍵詞 鐵路企業 思想政治工作 創新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3-000-01
就當前的現狀來看,大多數鐵路企業開始朝著市場化、規模化、效益化的方向發展。因此,為了幫助鐵路企業更好的應對內部環境的變化、市場的變化、工作重心的變化,必須不斷調整、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如此,才能發展企業,凝聚人心,并避免在企業運營中貪污、腐敗等現象的凸顯,打造健康的企業管理環境。以下就是對鐵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路徑的詳細闡述,望其能為當代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提供有利參考。
一、思想政治工作作用
在當代鐵路企業發展中,其思想政治工作實施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樹立創新理念。即鐵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始終與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保持一致。而黨的主要思想路線要求從實際出發,探索工作落腳點,并將工作落到業務上。所以,若堅持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引導鐵路企業業務工作的開展與時俱進,從實際出發,樹立創新理念;
第二,融入改革發展。即鐵路企業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歷程,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革,而要想在鐵路建設中,對干部職工進行深入指導,必須利用思想政治工作將思想統一到改革上,只有如此,才能全方位宣傳鐵路企業改革方向,鼓舞士氣,并激勵廣大職工斗志,為企業改革做貢獻;
第三,圍繞安全生產。即在鐵路企業發展中,安全運輸一直是企業所關注的焦點,因此,若落實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可更好的讓企業廣大職工樹立一個“安全第一”的責任意識,并在安全生產的各個環節,增強自身責任感與緊迫感,達到最佳的安全生產狀態。
二、鐵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路徑
(一)注重網絡化管理創新
在鐵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開展過程中,為了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工作效用,增強職工凝聚力,必須創新網絡化管理模式。首先,在網絡化管理中,應注重利用QQ、網絡、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整合相關的思想文化工作資源。而后,建立黨委統一領導、統一部署、共同實施的管理體制,對思想文化內容進行宣傳。同時,在內容宣傳期間,善于利用微博、微信、QQ,擴大宣傳面積,并通過圍繞社會和鐵路企業熱點問題的宣傳方式,讓不同的員工群積極探討思想政治工作宣傳信息,了解思想政治工作宣傳意義,最終由此轉變自身工作作風[1]。其次,在網絡化思想政治工作背景下,應構建網絡輿論監測體系,及時了解網絡動向,并準確定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網絡宣傳和交流重點,達到廣大職工的思想教育目的。再次,為了積極推進企業主流共識,擴大企業凝聚力,應利用網絡平臺對企業網民進行摸底。即確定哪些是普通網民,哪些是意見領袖,而后,向不同的企業網民準確傳達相關的法律知識,強化企業網民網絡道德意識,讓職工做到文明上網,從根本上避免因信息誤差引起的輿論震蕩,打造和諧的企業工作氛圍。
(二)注重工作機制創新
在鐵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期間,做好工作機制的創新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在工作機制創新過程中,為了增強企業廣大員工凝聚力,應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領導共同負責,廣大職工廣泛參與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然后,在工作機制落實過程中,由黨委負責思想政治工作的指揮,對思想政治工作中活動組織、經費支出等進行管理,并落實“一崗雙責”政策,且建立宣傳部門,允許職工通過企業網上家園、內部OA等平臺,向宣傳部門反映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意見。然后,由宣傳部門將意見反饋給黨委和行政部門,最終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進行不斷調整,保證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有效性、時效性、針對性,且讓員工積極參與到工作中,為企業發展做貢獻[3]。即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可收到提振士氣,凝聚人才的管理效果,為此,應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
三、結語
綜上可知,思想政治工作在鐵路企業發展中承擔著安全宣傳,凝聚人心,帶動改革等作用。因此,為了打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完善企業體制,轉變工作作風,與管理工作形成合力。應從創新網絡化管理、創新工作內容、創新工作機制等層面入手,進一步落實思想政治工作作用,讓廣大職工可以有效的服務于鐵路企業安全運輸和生產,達到高效性工作狀態,并遵從“執行講效率,辦事講依據”的工作原則,支撐鐵路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魏麗娜.關于企業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及創新的幾點思考[J].現代國企研究,2015(20):213.
[2] 李威威.對新形勢下創新鐵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幾點現實思考[J].科技展望,2015(14):253.
[3] 段銳.關于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幾點思考[J].辦公室業務,2013(0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