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山江·艾買提+布合力其汗·白克力
摘 要:該文旨在通過對大學生創業現狀,以及對大學生創業的優勢和劣勢的分析,提出了大學生創業應具備的素質,同時,結合創業時出現的問題,從政府、企業、高校以及大學生自身等4個方面給出了可行性的建議及辦法,以對大學生創業有一定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 創業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2(c)-0173-02
1 大學生創業的背景
1.1 政治背景
自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之后,各項針對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也隨之席卷而來。上海設立的“天使基金”針對大學生創業進行扶持,青島對創業團隊提供小額擔保貸款,并對從事微利項目的團隊全額貼息,國家和各級政府紛紛出臺優惠政策,從資金、稅收、技術、培訓等方面,大力支持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
1.2 經濟背景
總體來看,中國進入新常態,潛在經濟增長率放緩,這對于企業整體轉型提出了較大挑戰。企業盈利前景不佳以及去庫存化等因素導致投資增速減慢。2016年第三季GDP首次跌破7%,反映出經濟下行的壓力依然很大,所以,大學生創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依然很多。
1.3 社會現狀
隨著高校的數量增多,每年大學畢業生數量很大,導致就業競爭激烈。與之矛盾的是,畢業生的能力與水平并沒有隨著畢業人數的增加而有很大的提升。這就使得我國知識型失業更加普遍。一定數量的人才積壓導致了失業形勢的嚴峻,也浪費一定的教育資源。從國家有關部委公開的資料發現,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由2014年727萬增長到749萬,增長達22萬人次,“就業難“問題被畢業生、家長以及媒體廣泛關注。大學生面臨這一問題,有些選擇讀研,一方面繼續深造,旨在將來更具就業優勢。另一方面,躲開了就業難的局面,同時享受幾年的校園生活。另一部分人進入了創業時代。當然這其中不乏對創業充滿熱情的人群,但是相當一部分屬于“被創業”人群。對于書本知識尚可、社會經驗匱乏、創新素質不足的大學畢業生而言,創業反倒成了他們“難就業”的借口,或者是“就業難”之后的趕潮流。
2 大學生創業的優勢及弊端
2.1 優勢
(1)年輕、自信。充滿著對未來的向往,不怕失敗,敢于嘗試,朝氣蓬勃,具備這些創業者所必需的素質。對創業者來說信心和勇氣很重要,既要自信,又要敢于嘗試。
(2)當代大學生有創新精神,充滿自信,敢于挑戰傳統行業和傳統觀念。創業面臨的問題、困難很多,大學生身上的這種精神正是克服困難的關鍵,也是進取的動力所在。創業中,要勇于突破不合時宜的觀念,吸收先進的理念,用于指導自己及公司的各方面。
(3)受過系統教育,知識面廣,有著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能很快地接受新鮮事物。當前互聯網氛圍濃厚,信息資源豐富,在創業時思維活躍,想法新穎,有創新精神。選擇創業項目時往往在自己專業領域內進行,可以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
(4)易于組建創業團隊。大學生可以基于自己的在校學習活動經歷,通過學生組織、社團找到志同道合的創業伙伴,組建一個優秀、團結的創業團隊。發揮團隊優勢,明確目標,創業更能成功。
(5)有相關政策的支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環境下,國家、各級政府和高校出臺了許多支持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這些政策涉及融資、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
2.2 弊端
(1)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準備不充分、不到位。大學生在校期間,重點任務是完成好學業,沒有更多時間和社會接觸,所以對社會各方面了解不多,對創業了解更是甚少,不能正確地評估風險,雖然有勇于拼搏的進取心,但過于理想化和盲目樂觀也會導致失敗。對于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迷茫,不一定能堅持下去,甚至半途而廢。只關注成功的例子,變成理想主義者。對于成功背后的失敗不去關注。要既能接受失敗,又能不被失敗沖昏了頭腦,做一個理性的消費者。
(2)大學生缺乏市場意識,管理能力薄弱,急于求成的心理比較重。在校大學生雖然經過系統的學習,具有扎實的的專業理論知識,也具有一定的水平和深度,但依然缺乏必要的實踐能力和管理經驗。在商業化的市場上,缺乏市場意識,制定的商業方案和相應措施缺乏可行性,操作性不強,遠離現實需要完善的地方很多。
(3)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上,認識不到位、不深刻。對于自己想出的創新點無法展開,只限于一個小圈子或小范圍內,缺乏市場前景,有的對一些問題的可行性分析都做不好,重點不突出,結果很少能吸引到投資人和資金,讓創業變得不容易。
(4)大學生的市場敏銳性不強,市場觀念相對淡薄,過于關注自己項目的技術性,對項目的市場前景及商業價值分析和判斷不夠。在營銷方面,也沒有接觸過系統培訓,限于資金,更聘請不起好的營銷經理,以至于項目打不開市場。
3 大學生創業具備的條件
在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報告中指出,我國將進入全民創業時期。而當代大學生作為天之驕子,應該首當其沖。大學生創業具有天時和地利的有利條件,會得到各級政府機構、學校、家庭的有力支持。同時大學生逐漸融入社會,政府、學校會引薦一些人脈資源,方便其創業工作。有了外部優勢,大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創業意識和心理素質等。文章將分為外部因素和內在因素兩個方面著重進行闡述。
3.1 大學生創業的外部因素
隨著國務院對于企業審批權力的下放,“三證合一”等諸多便捷企業的措施實施,減少了之前繁瑣的審批制度。尤其是在大學生創業方面予以更多的支持,比如免稅、免費提供辦公場所。但是資金問題始終是一個難點,盡管政府會給予一些資金扶植、免息貸款,在企業運營成長過程中,也會面臨資金鏈的問題。大學生創業者普遍缺乏相關實踐經驗、大多缺乏創業必要的專業知識。學校應為創業中的大學生提供相關創業教育,開設相關課程,對創業中的大學生進行教育和指導,如果大學生缺乏相應知識技能,就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極度劣勢,陷入巨大的困境之中。所以學校應引導大學生培養創業的勇氣。學校亦應為大學生提供各類創業的訓練機會,如國創項目等,這樣會更加有利于大學生創業成功。
同時,大學生創業能否成功也和所在家庭息息相關。家庭資金的支持和人際關系的支持,會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必要的條件。
3.2 大學生創業的內在因素
大學生創業的外在條件很重要,但創業的成功與否歸根結底還要靠創業者的內在素養。
盡管大學生能夠接觸到最新的科技水平,但是還需要了解市場需求,能夠被社會消費所接受。這就是所謂的創業意識。意識決定成敗。
大學生創業者的自身素質和能力是創業成功的必要保障。我們長期接受應試教育,不熟悉社會的“游戲規則”。因此,要想獲得成功,大學生創業者必須具備優秀的學習能力,努力去學習各方面知識技能。其次,還要有良好的規劃未來能力,制定目標,并有高效的執行力去努力完成既定目標。這就需要大學生創業者要有堅決的執行力。與此同時,還應該擁有一個健康的創業態度以及創業所需要的技能,為將來成功地創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4 對于大學生創業的建議
大學生創業不僅是謀生的出路,同時,也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大學生創業的成功往往離不開政府、企業以及學校的支持,因此,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與政府、企業、高校還有自身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4.1 政府方面
(1)給予一定的資金貸款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下,創業已經成了促進我國經濟發展重要的一部分。國家應積極支持大學生創業,給予資金的支持,同時,應適當提供小額貸款,減輕大學生創業所承擔的資金壓力。
(2)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大學生創業與社會人群創業不同,他們主要的身份是學生,缺乏創業的經驗以及處世社交的能力,為了鼓勵大學生創業,在創業初期,政府應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優惠,這樣就能幫助創業者在創業初期省下大量資金用于企業運作。
4.2 高校方面
高校應將與創業相關的知識納入大學必修課程當中,在校園中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高校除了設置創業課程外,還可以建立創業孵化中心,設立創業基金,開辦創客講座,請成功人士分享經驗,設立創新創業學分,鼓勵學生參與國家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等。學校應積極鼓勵創辦具有創業性質的社團,組織各種創業類比賽,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為有創業想法的人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
4.3 企業方面
企業應積極給予多種實現創業的平臺,努力發現大學生創業中的良好項目,此外,通過“校企合作”的創業模式,為大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業平臺,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4.4 大學生自身方面
(1)大學生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的創業素質,樹立良好的創業意識。創業是一個具有風險的過程,所以對創業者的素質要求比較高,因此,大學生在創業前應努力提高自身所缺乏的創業必備素質,包括一定的創新意識、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協調能力等。
(2)不能盲目創業。一方面創業之前做好所有的分析,制定周全的創業計劃,組建最優的創業團隊;另一方面積極尋找風投以及合伙人,借助大的企業平臺,尋找創業的捷徑。
(3)學會利用周邊的可利用資源,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創業比賽,這樣不僅能爭取到一定的創業資金,而且有機會與大企業進行合作。
參考文獻
[1] 呂延勤,楊培強.制約高校大學生創業的因素與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9(4):86-87.
[2] 魏栓成,周小理.我國大學生創業環境的建構與優化[J].上海企業,2008(4):27-29.
[3] 黃莉.在校大學生創業的優勢與劣勢分析[J].輕工科技,2015(4):150-151.
[4] 吳定偉.淺談大學生創業資金問題及對策[J].新西部旬刊,2011(4):173.
[5] 李惠娟.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教育與職業,2009(35):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