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幃薇
【摘 要】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比較復雜,更好的開展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借助于目前新興的新媒體手段。所以,做好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也能夠有效的提高大學生的基本素質。文章針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體環境的培養路徑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各位的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
新媒體主要指的是新興媒體,主要由微信、微博、QQ和論壇等,這些媒體的傳播速度與傳統媒體比較要更快,也能夠吸引廣大的年輕人加入。在新媒體的眾多受眾者當中,大學生無疑是主力軍,所以,借助新媒體環境來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是十分有效的。這項工作得以正常開展,也需要依靠高校內得天獨厚的環境。
一、新媒體環境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點
(一)新媒體環境優化了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網絡開始不斷發展,使得計算機技術被廣泛的應用。目前,人類已經進入一個全面的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新媒體走入了千家萬戶。新媒體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為人際交往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在新媒體環境下開展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利用新媒體手段開展大學生教育工作,這樣更便于學生接受,大學生日常生活中也會經常參與到新媒體互動當中,學生可以利用新媒體環境來發表自己的看法,也能夠接觸到先進思想,進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在新媒體大環境下,可以將負面的影響剔除掉,進而能夠為學生灌輸一些積極向上的理念,傳播先進的校園文化,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有良好的環境,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主要由微觀和宏觀兩部分組成。 其中,宏觀環境是指外部環境, 即對學生的思想產生影響的整體大環境;而微觀環境則是指大學生的自身因素,學校的學習環境和家庭的學習氛圍等。新媒體環境是網絡發展的重要產物,在此環境下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便于學生接受,也是提高大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
(二)新媒體環境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復雜
新媒體環境本身就是十分復雜的, 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又是靈活多變的,所以在新媒體環境中,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容易發生改變, 而新媒體環境的復雜性也決定了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復雜多變。大學生是知識豐富且價值觀念相對成熟的群體, 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本身就比較豐富和復雜, 而在這個復雜的環境中又包含了多個系統,每個系統之間都能夠互相補充和完善。新媒體環境中, 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也將西方的思想傳入大學校園中,這其中有精華也有糟粕,需要大學生進行篩選。所以說,新媒體的發展,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不僅是發展的機遇予,也帶來了重大的挑戰。
(三)新媒體環境與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時俱進
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意志品質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現階段信息技術發展迅猛,相應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應該與時俱進,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發生改變是當前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同時,大學生是人,認識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人的實踐活動能夠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造成影響。新媒體的發展,正適應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項要求,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能夠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夠對學生的教育環境進行改善和凈化, 使得大學生能夠積極健康的成長,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四)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強
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是為大學生傳達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理念,而馬克思認為環境對人的主觀思想產生影響,相應的,人的主觀意愿也會反作用于環境。在新媒體環境下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點就是, 需要強化學生的人文性, 大學生需要在復雜的環境中找到對自己有積極影響的因素, 進而能夠更好的減輕環境對大學生思想的各種影響,也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更好開展提供良好的環境,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更好開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能夠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條件,也能夠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新媒體環境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的研究
(一)轉變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理念
新媒體環境下,更好的開展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教育者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這個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應該接受新媒體環境下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的影響。在新媒體環境的沖擊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再占據權威地位,他們與學生之間的關心也更加緩和。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開展時,就需要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并重視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培養,這樣就能夠將學生的內在需求進行有效的激發,也能夠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新媒體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是更加開放的, 也需要學生之間不斷進行溝通和分享, 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更好開展。
(二)對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進行凈化
1.凈化社會環境
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有時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所以,應該對社會環境進行凈化,這樣才能利用大眾來更好的傳播大學思想政治教育, 也才能夠利用正確的理論來引導人們。此外,社會環境容易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一定要對社會文化環境進行凈化,并保證社會環境對大學生產生正確的引導,并加強對社會文化的管理和建設, 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對文化市場進行凈化,幫助學校進行文化建設,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個健康的環境。
2.凈化家庭環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還會受到微觀環境的影響,而微觀環境則主要是學生的家庭環境, 對家庭環境進行必要的凈化,需要從父母入手。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想要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需要父母先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并在此基礎上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素養。在凈化家庭環境的過程中,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提倡父母采用民主的教育方式,這樣才能夠收到更有效的效果。父母教育孩子若是不能選對方法,就會起到相反的作用,也會害了自己的孩子,這樣也會導致孩子的獨立性較差。所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也需要加強參與, 并站在孩子的出發點對它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工作。
(三)建立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平臺
在新媒體環境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借助新媒體技術的優點,建立高校的新媒體交流平臺,并將新媒體平臺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陣地。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思政教育者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并采用新型的教育手段來對大學生群體產生影響。建立高校的新媒體平臺,能夠讓學生在這個平臺上進行互動和交流。在校園的官方網站上發布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加強學校師生之間的交流,并經常性的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分析。同時,學校的相關人員也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及時了解學生的的需求和動態,進而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幫助,幫助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四)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眾傳播
無論何時,大眾傳播都是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開展過程中,應該不斷加強大眾傳播,傳播先進的知識和文化,并利用大眾傳播的環境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對大眾傳播的環境進行凈化。在凈化大眾傳播環境的過程中,應該利用正確的輿論對學生進行引導,利用榜樣來激勵學生,樹立一系列先進典型,并在這個過程中,將媒體的導向加入其中,促進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結語
總而言之, 新媒體環境的發展越來越為大多數人所接受,于新媒體環境下開展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對學生的行為和習慣產生必要的影響,并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參考文獻】
[1]孫琦.新媒體環境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構建探析[J].管理觀察,2016,(27):87-88+91
[2]彭銀鳳.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優化的路徑選擇[J].法制與社會,2016,(10):224-225+239
[3]汪青.自媒體環境下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6(03):92-96
[4]吳艷.校園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路徑研究[J].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06):94-96
[5]魯鳳.自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境遇解析與路徑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06):124-126
[6]馮楊,王麗清,劉旭虹.關于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建設的調查研究[J].教育探索,2014,(05):120-122
[7]郭峰,付娟.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與路徑探索——從思政教育接受主體角度展開的思考[J].中國報業,2013(02):134-135
[8]王煥成.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探索與路徑選擇[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0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