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衍娟
摘 要 作為提升人力資源管理質量和效率,提高教職員工工作積極性切實有效的手段,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仍舊有待補充和完善。現階段,在激勵方法以及制度等多個方面,高效人力資源管理激勵制度都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所以,為了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利用,充分發揮學校員工對教學任務和科學研究的熱情,構建一套適合本校的激勵機制刻不容緩。本文將分析新的時代背景下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的現行狀況,并提出相對完善的對策。
關鍵詞 人力資源管理 激勵機制 完善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3-000-01
進入新世紀,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劣已經成了高校之間相互比拼的基礎因素。高校只有根據人力資源需求的特點進一步對其進行構建與優化,建立與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相契合的激勵機制,加深核心人才之間的聯系,才能使高校的管理趨向科學化與規范化,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更多的優勢。
一、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的現狀分析
(一)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比例失衡
如今,伴隨教育事業越來越受到重視,高校工作者的生活條件和社會關注度也都隨之提高。相對于物質方面的享受,他們更傾向于對自我價值的追求。一味的使用物質激勵的方法并不能使教職員工長久地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與超高的工作效率。目前,大部分高校仍舊注重金錢獎勵等物質激勵手段,而承認和表彰研究成果等精神激勵手段則有所缺少。這種現象會導致高校教職員工無法因事業上取得成就而得到尊重,從而使得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大幅度減少。所以,在高校人力資源的管理中,物質激勵的手段雖然不可缺少,但精神激勵方面的構建應與之保持相對平衡,建設二者并存的激勵制度[1]。
(二)對保健因素與激勵因素的重視程度不同
根據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理論,可將人們想要得到工作的原因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們對工作環境的滿意程度。良好的工作環境能舒緩員工在工作中不滿情緒的堆積,使他們能夠快速適應單位各項政策制度。這部分稱之為保健因素。另一部分則是加強工作趣味性,工作價值,工作發展前景等方面的建設,使員工對工作感到滿意,這些與員工自身的體驗和情感都息息相關。這部分稱之為激勵因素。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兩項因素只有相互協調,相輔相成,才能使員工對企業的工作產生歸宿感與依賴感,增強滿意程度,減少不滿情緒。高校人力資源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身份和工作內容,決定了他們的在工作中的特殊需要。相對普通人,他們具有更強的社會責任心和人生使命感,他們更需要自己的工作能夠得到認可和尊重,希望得到更高的社會地位,從而使自己的人生具有更大的價值,這些不僅需要保健因素的支持,更需要激勵因素與之相互配合。然而,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單一片面,使激勵因素并不能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發揮出它的積極效果。
(三)績效考核體系有待完善
目前,高校更多將教職員工的物質回報還有職稱的評定與授課的時間長短相互聯系,另外論文發表的多少也關乎著科研獎勵的發放。許多教師因此將論文的撰寫當成主要的工作內容,挖空心思的促成職稱提升,重視課時量的積累而忽視授課過程。教師的精力分散,將不可避免的導致教學質量不斷降低。現行的考核制度因為死板教條的規定,考核標準不能做到相對的公平和合理,致使績效考評潛在的激勵作用并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二、完善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的對策
(一)在保障物質激勵的前提下,加強精神激勵的建設
人們不僅對更高的物質生活具有追求,對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更加重視。物質激勵所包含的工資、獎金以及津貼足夠使高校教職員工富足的生活,這是他們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的前提。因此,薪酬制度的建設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當然,僅僅在物質方面對教職員工進行激勵是遠遠不夠的,在滿足他們物質需求的同時,加強精神方面的激勵,為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發現完善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上升環境,才能使激勵制度更加長久且高效的運行下去。
(二)促進保健因素與激勵因素的結合
保健因素的運用具有減少員工不滿情緒的作用。建造優美的高校環境,不斷優化規章制度,為員工提供一個相對舒適的工作環境,合理的分配工作內容,是高校管理中應該做到的一點。同時,在此基礎上,高校應該通過豐富工作內涵,提高工作目標,完善工作發展前景,為教職員工的職業訴求提供服務等方式來刺激高校人力資源主動進行工作,使他們樂于工作,能夠在工作中找到自己人生價值的實現途徑,使他們融入高校,為高校的進步添磚加瓦。
(三)完善績效考核體系
建設一系列科學嚴謹的高校績效考核體系是激勵制度有力體現。首先,在高效人力資源考核中,應對具體的考核內容和標準進行明確規定,并對不同層級的人使用不同的考核指標,以實現考核的公平合理,保障考核的順利進行。申明教學質量、科研成果以及社會貢獻等方面在高校教師績效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并保證考核過程的透明公開。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只有擁有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有效的激發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進一步的提高教學質量,提升科研水平,才能使高校本身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王奕.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