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朗
【摘要】案例教學法是在教學目標指引下,教師以案例為媒介,將所要掌握的知識點融入案例中,引導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討論和解析,加深對目標知識掌握的一種教學方法。在當前的高職院校,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法教學,普遍存在著學生對思政課教學內(nèi)容興趣不高、重視不夠、效率低的問題。將案例教學法引入高職院校思政教學中,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引領學生通過思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有利于實現(xiàn)德育與智育目標的統(tǒng)一。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思政教學;運用;高職院校
Abstract:The case teaching methodology is the method like this: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ing goal,the teacher uses the case as the medium to deepen the mastery of the knowledge. In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disadvantage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lies in low efficiency and low interest.However,the case teaching methodology can improve the learning interest of the students,lead the students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knowledge and meanwhile realize the unity of moral education and intellectual education goals.
Key words:case teaching methodology;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pplication;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2016年12月7日至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fā)表講話,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是否達到理想的效果,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yǎng)目標能否實現(xiàn)。高職院校作為高校中的一個群體,目前存在著大多數(shù)學生對思政課興趣不高、重視不夠、效率低等問題。因此,改進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學模式,強化思政課教學創(chuàng)新成為迫在眉睫的事宜。將案例教學法引入高職院校思政教學中,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引領學生通過思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有利于實現(xiàn)德育與智育目標的統(tǒng)一。
一、將案例教學法引入高職院校思政教學的必要性
1、案例教學法含義
所謂案例教學法,是指在教學目標指引下,教師以案例為媒介,將所要掌握的知識點融入案例中,引導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討論和解析,加深對目標知識掌握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是諸多教學方法中的一種,是達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手段和方法。
2、案例教學法特點
(1)互動性強
傳統(tǒng)的講授法采取的是面對面?zhèn)魇诘姆绞剑诮虒W的過程中是一種教師主導型的教學,作為受眾的學生是否能夠集中注意力去接受知識、理解知識,較難在每堂課上去做量化的考評。而案例教學法能夠避免傳統(tǒng)講授法的單調乏味,在教師拋出案例之后,學生們會積極回應認真思考,會積極在教師案例之后問題的框架內(nèi)展開討論,能將學生們的主動性調動起來,讓學生們通過思索得出結論。
(2)激勵性強
案例教學法注重使用案例調動學生的思維器官,注重每個學生的主動參與,將教學內(nèi)容融入案例中,讓學生追索問題、主動去構建知識,是引導學生通過案例表象揭示事物深刻本質的過程,是引導學生獲得知識的教學過程。在對知識建構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會獲得取得知識后的滿足感和欣慰感,而且會進一步激勵自己主動去探索知識。
(3)典型性強
案例教學法中選擇的案例具有典型性,能夠盡可能多地涵蓋課本中的理論和觀點。通過選取典型案例,案例把教學內(nèi)容貫穿于隱形之中,通過引導學生對案例的討論和思考寓教育于無形之中,強化學生對所要掌握知識的認知。
3、將案例教學法引入高職院校思政教學的必要性
(1)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決定要將案例教學法引入高職院校思政教學
一定的教育手段總是服務于一定的教育目標。當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是以就業(yè)為導向的,培養(yǎng)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和較強動手能力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高職院校目前的大多數(shù)學生,基礎較之于本科院校學生薄弱,對學習的動力不強,甚至有的是為了應付父母或者“混文憑”,學習態(tài)度有一些同學不端正,對實訓知識的學習較為偏重,而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勢政策》等基礎理論知識的重視不夠。在思政課堂中,如果采用“填鴨式”、“滿堂灌”的模式,會遭到學生反感,影響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反之,將案例引入學生的課堂中,跟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能夠得到學生的共鳴,鮮活生動,普遍受到學生的歡迎。
(2)高職院校思政課的特點決定要將案例教學法引入高職院校思政教學
高職院校思政課起著理論武裝、政治引領、思想教育和道德修養(yǎng)方面的作用,它更多地傾向于普及思想政治教育常識、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政治立場、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方面。高職院校的思政課,不用專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術能力培養(yǎng),更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在實操時的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在整個的教學量中,教育部規(guī)定“高職院校學生的實踐教學學時不得低于總學時的50%”。受這些因素影響,高職院校的思政課課時量有限,學生對思政課理論的學習時間也比較有限。在高職院校的思政課教學中,需要考慮課時量的要求和學生側重應用型的特點。高職院校思政課老師采用案例教學法將理論融入實踐中,更容易為學生接受,并且對于理論知識相對薄弱的高職學生而言也比較容易消化課堂教學內(nèi)容。
二、將案例教學法引入高職院校思政教學的措施
1、準備環(huán)節(jié):精心挑選案例,搜集具有典型性的案例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案例教學法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選擇的案例是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好的案例,能夠模擬現(xiàn)實,能夠涵蓋亟待解決的問題,能夠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產(chǎn)生認知上的沖突,能夠讓學生在討論發(fā)散的過程中迅速抓住案例主題。因此,作為思政課教師而言,要增加自己的知識積淀,平時多關注時事、多閱讀期刊雜志、多關注網(wǎng)絡熱點,多走進學生,了解學生的需求,在選擇案例的時候有的放矢,在尊重客觀案例的基礎上不全盤照搬案例,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教學需求進行適度裁剪加工,做到案例的生動性和針對性并舉、靈活性與有效性并舉,滿足教學需求。
2、實施環(huán)節(jié):注重引導學生,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在教師拋出案例之后,教師需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設計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去探究問題的答案。因此,案例材料背后的問題設置需要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學生是對整個案例分析的主體,教師在案例教學法的實施環(huán)節(jié),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成績、個人特質、個人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優(yōu)化組合,對全體同學分成4—6人每組,采取分組討論的方法,組織學生圍繞案例背后的問題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需要保證每個同學都要發(fā)言,保證其他同學的認真傾聽,保證在討論過程中始終圍繞核心問題,保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討論案例中沖突點時,尋找合適的解決方式,并讓每組組員記下本組討論的關鍵點。在討論結束之后,思政課教師需要組織各組代表匯報討論成果,在小組代表匯報時,思政課教師不能做出傾向性的論斷。
3、總結環(huán)節(jié):給出結論,對學生鼓勵和支持
由于每個同學問題解決思路的差異,因此在案例問題的討論中,每個同學都會有自己的觀點,在小組代表進行總結匯報時也會存在觀點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肯定每個同學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參與,對學生的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給予鼓勵和支持,并就案例分析過程中同學的參與情況、每個組匯報的情況進行點評,最后針對案例背景,結合大家的討論情況進行總結,將所要學的理論知識進行梳理,讓學生在對案例分析的基礎上深化對理論的理解。
三、將案例教學法引入高職院校思政教學的意義
1、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案例教學法側重于變學生為“要我學”到“我要學”。案例生動活潑,跟現(xiàn)實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能夠很容易地讓學生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深化自己的理論認知。
2、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學生對知識的消化會經(jīng)歷一個從外化到內(nèi)化的過程,在思政課的教學中,如果單純重視知識的講授而忽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囫圇吞棗式接受的知識也只是未經(jīng)過消化的知識,是非常容易被遺忘的知識。而思政課教學,要培養(yǎng)大學生對社會主義牢固的理想信念,要通過教學達到學生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要讓道德觀念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所以必須讓學生理解知識,而進行案例教學就是達成這種目標的有效方式。
3、有利于實現(xiàn)德育與智育目標的統(tǒng)一
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教學中運用案例分析法,可以讓學生在分析案例的基礎上積極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可以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掌握基本的學習技能和方法,可以在學生在關注與社會現(xiàn)實密切關聯(lián)的案例的過程中深化對思政課所學內(nèi)容的消化,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堅定的政治立場,實現(xiàn)德育與智育目標的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 張耀燦, 陳萬柏.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 張耀燦, 鄭永廷. 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3] 夏中義. 讓思想政治課教學在和諧中進行[J]. 新課程研究, 2010(5).
[4] 鄭淑芬. 案例教學法的作用、實施環(huán)節(jié)及需要注意的問題[J]. 黑龍江: 教育探索, 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