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摘要:在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閱讀能力的促進不僅可以讓小學生的語文知識獲得鞏固,也可以實現他們的經驗積累和信息獲取能力的提升。在新課標的理念要求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和策略進行閱讀的有效教學,讓學生的閱讀能力獲得真正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語文閱讀 閱讀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下,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將日常的教學重點關注在學生的知識提升和應試技巧的傳授上,閱讀能力的教學不免受到“冷落”。由于新課標中明確要求小學生必須提高語文聽說讀寫的多重能力,并且閱讀能力是其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必須樹立科學的教學觀念,運用多元化的方法讓學生的閱讀能力獲得提高,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水平。
一、多重措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美國現代教育學家布盧姆提出:“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所以說,激發小學生語文閱讀的興趣和熱情,對于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起到的推動作用顯而易見。所以在進行教學之前,教師必須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和閱歷特點,他們往往對于內容新奇和色彩鮮艷的事物擁有極大的興趣。目前,小學語文的課本大多在課文中,尤其是低年級的課文中配有生動形象且色彩艷麗的插圖,不僅可以讓課文內容變得具體和形象,并且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教師應當緊緊把握這些材料,讓學生在插圖的引領下進行文章的閱讀,從而提高閱讀的興趣、理解程度和學習效率。
另外,小學生還具有很高的模仿性和表現欲。教師還可以將課本中諸如《晏子使楚》《金色的魚鉤》等易于模仿和表演的文章編排成課本劇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表演,從而激發他們閱讀和研究文章的興趣,并加深他們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通過懸念的設置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在探索答案的驅動下進行課文的深入閱讀。比如在《植物媽媽有辦法》的閱讀之初,教師可以這樣設置疑問:“同學們都是人類,每天可以走著來學校、回家、去游樂場玩,老師也可以走著來上課。可是植物小時候沒有腳,不會走路,它在長大之后又該怎樣離開父母,茁壯成長呢?”這樣的問題讓學生產生了問題的懸念,可以促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閱讀之中。
不難發現,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充分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通過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為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通過朗讀感悟語言豐富內涵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是一個實現高效閱讀重要環節。因此,教師在進行在閱讀教學時,需要利用朗讀指導學生進行閱讀。這是由于熟練、標準、富有感情的朗讀可以讓學生充分進入文章所營造的情境之中,這要求學生完全理解文章的內容、主旨和思想感情。從而讓學生感悟文章的神韻,體驗語言的優美,同時接受情感的培養。并且朗讀可以讓學生在潛意識中實現語文知識的素材積累,為提高寫作水平也有著積極的影響。一般而言,教師可以通過范讀、個人朗讀、分角色朗讀、配樂朗讀、接龍朗讀等多元化的方式進行閱讀。這不僅可以讓學生有效體會文章意境,對于感悟漢語言的豐富內涵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培養學生正確閱讀行為習慣
閱讀絕非隨心所欲、為所欲為的行為,尤其是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師更應該以此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行為習慣。這是因為培養正確的閱讀習慣不僅可以實現學生獲得新知識,對于提高個人綜合素養和品味水平也有著重要作用。在日常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局限在學生讀懂文章大意,掌握生字新詞和能夠說出中心思想甚至背誦方面進行教學,而應當讓學生在掌握基本閱讀能力的基礎上總結出富有個人特色的閱讀方法,并以此養成主動思考的行為習慣。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研究和分析作者的語言表達方式,之后通過研讀或仿寫的方式將其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和素材。不僅如此,教師還應當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積極思考,從而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并通過分析提出解決方法,進而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和思維拓展,達到一舉多得的目的。
四、實現生活以及閱讀有機結合
不難發現,小學階段的文章大多都是圍繞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或其喜聞樂見的知識而描寫。所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能單純地關注課文的結構、用詞、思想和主旨等內容而進行講解,還應當有機地融合生活和技能元素,讓學生在閱讀中發現語文閱讀的價值,進而讓他們對閱讀產生積極的學習興趣,并能夠通過閱讀實現知識的積累,通過閱讀解決自己的問題,達到能力的提高。
舉例而言,教師可以利用《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閱讀讓學生理解誠實守信的可貴,通過《失物招領》的閱讀讓學生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借助《農業的變化真大》的閱讀了解現代科技的發展進程。這些內容不僅實現了和生活的有機結合,還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達到了知識的積累,也實現了生活的深入了解。
五、積極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
盡管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課文都是比較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但是和廣袤無垠的兒童文學作品相比,學生僅僅依靠課本進行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提升依舊遠遠不夠。所以,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讓學生在廣博的課外閱讀材料選擇中更加有效地激發閱讀興趣,獲得更大的能力發展和知識積累。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優秀的文學書籍和報刊雜志提供閱讀。并且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之后可以擁有表達自己、展示自我的機會。對此,教師可以舉辦諸如閱讀心得會、讀書小論壇、讀書隨筆評選賽以及各種有針對性的競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身到課外閱讀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能在跟他人的交流和探討中獲得思維的碰撞、知識的拓展,還可以相互分享更多的優秀讀物,激發他們投入更多課外閱讀之中的良性循環。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也可以有效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總之,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策略不一而足。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把握新課標的理念要求,通過多元化的科學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閱讀之中,并形成良好的閱讀行為習慣。這為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綜合素質都提供了重要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鄒佳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與改進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1.
[2]毛愛華、張興文.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探究[J].教育探索,2004,(09).
[3]李文電.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研究[J].散文百家:下,2014,(09).
(作者單位:遼寧省昌圖縣昌圖鎮鐵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