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利春
摘要:幼兒教育作為我國教育教學發展的重要基礎,其高效性與實效性已成為教師教學的重點。民間游戲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與此同時,在我國社會的和諧發展的環境下,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教育已成為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對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民間游戲的開發與利用的研究分析,已成為幼兒教師關注的重點課題,也是本文討論與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 幼兒園 民間游戲
民間游戲在幼兒園中的有效應用為幼兒教育提供了更為寬廣的教學方式和教育資源。與此同時,在幼兒教育中結合當地的民族特色,利用民間游戲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幼兒教學效率。目前,少數名族地區幼兒園教育已成為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對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民間游戲的開發與利用的研究分析,有利于豐富其教學內容,提升其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一、幼兒教學中開發與利用民間游戲的意義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曾指出,游戲是開展幼兒教學的重要教育形式。民間游戲是具有傳統特色的、根據孩子們實際生活創編的一種游戲活動。在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開發并利用民間游戲對少數民族幼兒教育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民間游戲是我國傳統文化發展下的成果,它不僅符合于幼兒成長所需的特征,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開設民間游戲教學活動有助于提升幼兒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而幼兒通過參與各類民間游戲,如,民間歌舞游戲和民間戶外游戲等,有效的提升了幼兒身體能動性、口語表達能力、思維創新能力以及綜合品質,從而促進了幼兒身心的健康的全面發展。
(二)為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教育提供了豐富而優質的教學資源
由于少數民族地區多為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自然條件相對欠缺的地方,從而導致部分少數民族幼兒教學資源短缺,幼兒活動內容貧乏現象的產生,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少數民族學前教育教學質量。而民間游戲因地制宜、可再生的特征,為幼兒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學資源。例如,教師根據本地區所存在的原始游戲以及具有的材料,開發出游戲所需的道具,在節約幼兒園建設成本的基礎上,增添了教學活動,豐富了教學內容。
(三)引發幼兒對本土文化的理解與認知
多數少數民族地區具有自身的民族信仰與傳統地域文化,而在現今社會信息化發展的進程中,有許多少數民族本土文化在教育教學中逐漸被掩埋。這在一定程度上為當地幼兒教育增添了困難。由于民間游戲所具有的地域文化發展與延伸的特征,所以,在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中民間游戲有效的開發與利用,很好的解決了上述問題,實現了現代化發展與傳統文明的實質性鏈接,促進了幼兒對本土文化的了解與認知,從而使民作文化得到有效傳承與發展。
二、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民間游戲開發與利用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民間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意識
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部門以及相關教育機構應充分認識到幼兒教育,以及民間游戲對幼兒教學的重要性,從而為幼兒園民間游戲的開發與利用提供良好的基礎環境和建設條件。同時,幼兒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幼兒教學觀念,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從而開展符合民間游戲開發與利用的幼兒教學課程。
(二)收集并整理當地的民間游戲
由于民間游戲多形成于民間各處,所以教師在開發與利用民間游戲時,應對豐富的民間游戲進行收集和整理,并根據整理的民間游戲進行篩選和改進,從而開展符合現今幼兒發展的民間游戲。例如,教師可通過資料查閱、互聯網征集、向其他教師、家長或社會人士咨詢等方式,收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鄉土特色的民間游戲。
(三)實現民間游戲的創新與繼承
在社會多元化發展的環境中,有許多傳統的民間文化已不符合現今幼兒的教育教學。這就需要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民間游戲開發與利用實現創新發展,摒棄傳統民間游戲存在的弊端,選取其優勢進行內容革新,從而在傳承的基礎上,實現代化發展。例如,蒙古族的摔跤游戲在教學中的利用,有助于培養幼兒堅強、勇敢、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當長期且一味的引用時,很容易使幼兒形成攻擊性的性格,不利于幼兒的心理成長。因此,教師在利用這類游戲時,應注重其內容的創新,在保留優秀品質的基礎上,融入團結、和諧的因素。例如,新疆少數民族民間游戲“打尜尜”,該游戲可有效的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手眼協調能力,但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教師在利用該游戲時,應在游戲材料上進行革新,從而保障其活動開展的安全性。
(四)建立民間游戲環境
環境與條件的創造與建設是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民間游戲開發與利用的有效保障,有助于提升幼兒對游戲的參與性,從而保證教學質量與教學目標的完成。例如,在物質環境的建設中,幼兒園可根據民間游戲所需的材料、場地、玩具,提供相應的服務,如,表演游戲中所需要的服裝與頭飾等。同時,也可結合當地少數民族的生活環境創設游戲環境,使幼兒感受到民族特有的文化氣息和生活魅力。例如,根據哈薩克族—游牧民族的生活特點,包括氈房、游牧轉場等,將其運用到幼兒的游戲中建立幼兒自己的“部落”。
(五)將民間游戲融入到幼兒園一日活動中
由于民間游戲的種類繁多,且沒有時間、空間、設備、人數的限制,所以教學可在一天中的不同階段融入不同的民間游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在戶外安排“老鷹抓小雞”、“七巧板”等游戲;在室內安排“抓籽”、“橡皮泥”等游戲;在就餐前可安排“拍手歌”、“拍手游戲”等,從而實現幼兒的全面鍛煉與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民間游戲對幼兒的發展與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根據教學情況和學生的成長需求,在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中合理、有效、科學地開發與利用民間游戲,對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教學的發展與建設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婁小韻.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應用[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6,(01).
[2]胡凱.海南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本土音樂課程資源運用的現狀調查[J].藝術教育,2013,(08).
[3]熊婭莉,張志慧.淺談幼兒園民族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以玉龍縣納西族為例[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05).
(作者單位:貴州省荔波縣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