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今應
摘要:班級執行力是一個班級是否具有凝聚力、競爭力的關鍵,成功的班集體離不開強大的執行力,班主任如果能注重班級執行力的培養和提高,就抓住了班級管理的關鍵。
關鍵詞:執行力;競爭力;班級文化;班干部隊伍;責任感;目標制度
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一個班級如果沒有超強的執行力,再高大上的班級目標,再完善的規章制度也只是水中月、鏡中花。我們經常發現,不少班級在管理目標、實施策略上都差別不大,但結果卻千差萬別。為什么呢?筆者認為班級執行力的強弱是一個關鍵性的影響因素。那么,怎樣才能打造出班級強大的執行力,進而提升班級的競爭力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提升班主任執行力,吹響班級執行力的前奏
身教勝于言傳,班主任的執行力對班級執行力的影響是決定性的!“執行力”對于班主任而言,就是“領導力”。作為班級管理的最高“統帥”,班主任要做好榜樣,高效執行并完成上級布置的各項任務。要用自己的實際言行影響班級學生,讓學生明白,為了班級榮譽,為了班級的建設,老師是積極主動、盡心盡責的。正所謂“什么樣的師傅教出什么樣的徒弟”,有了班主任的率先垂范作用,班級學生自然而然的會緊隨而上,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班集體的建設之中。
作為班主任,要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班級目標的制定、規章制度的出臺、班團隊的建設等等都要參與其中,進行必要的指導,但不能事無巨細,事必躬親,甚至充當“管家”、“保姆”的角色;要凸顯班主任的主導地位,當好參謀,讓學生明確要求與目標,推進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但不能從將自己置于一個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位置,過于強化教師的權威性,從而消弱了班級的執行力。班主任要潤物細無聲,用自己的強大執行力來影響學生,讓他們接受正確的理念,形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的能力,從而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執行力,只有當班主任的執行力與學生的執行力形成共振,形成合力,才能發揮班級執行力的最大效用。
二、營造良好班級文化,夯實班級執行力的基礎
良好的班級文化是班級的一種思想傳統、一種價值觀、一種行為方式,它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通過一定的形式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之中,并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行為。它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是每個班級所特有的,任何集體都應有一種專屬于集體的文化,就像一個強大的國家或民族必有其引以為傲的民族精神一樣;班集體同樣需要一種文化來引領學生,作為學生參加集體生活的共同準則。只有這樣,一個班級才能正常而高效地運作,才能具有強大的執行力,才能凝聚集體的力量走向優秀。所以說,班級文化是班級管理擁有高效執行力的力量源泉。
古人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班集體的思想、價值觀不統一,就無法形成凝聚力,更別說執行力了。而一個具有超強執行力的班集體能讓班級的所有成員都認同一個思想、價值觀,并能讓他們主動參與到班集體活動中來,他們會以班級為榮,充滿自信和快樂的將執行力進行到底。所以,班主任要學會利用一個班級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沉淀下來的一切精神財富,重視班級文化建設,用良好的班級文化把眾多學生的興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統一起來,由此提升學生的歸屬感,增強班集體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從而提升班集體的執行力。
三、建設班干部隊伍,驅動班級執行力的核心動力
柳傳志說過,執行力就是積極的選拔合適的人到合適的崗位上,即選好人,用好人。所以,打造班級的執行力要從選拔、培養班干部,打造班干部隊伍的執行力開始。班干部是班集體的核心力量,班干部的執行力提高了,可以驅動整個班級執行力的提升。
班干部隊伍產生以后,班主任對他們要嚴要求、高期待、多指導,要借助各種時機幫助他們樹立威信,強化他們的管理意識,要充分發揮他們在執行中的帶頭作用;要通過提高班干部隊伍的執行能力和管理能力,把全班同學凝聚在這個核心的周圍,協調內部與外部的矛盾,使班集體成員之間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競爭力,從而提高執行效率,順利完成學校和班級的各項工作,形成優秀的班集體。
四、培養學生責任感,激發班級執行力的內在動力
馬卡連柯說“培養一種認真的責任心,是解決許多問題的教育手段。”“沒有責任心就不會有真正的工作。”所以說,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十分重要,它是做好工作、成就事業的前提,是戰勝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是提高班集體執行力的內在動力。
班集體執行力的提升最終要靠提高每個成員的執行力來實現,而要提高學生單人的執行力,就必須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作為班主任,首先可以通過榜樣激勵等形式將責任感這種內在的道德情感外化為言行表現出來,榜樣示范,以自身的言行來感染學生,以自身的高度責任感去培養學生的責任感,達到“以心靈塑造心靈”的效果。
再者,班級責任感是學生對自己所在班集體中應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所以,班主任要通過各種方式培養每位學生對班集體的情感,使學生樹立明確的主人翁意識和信念,把班集體榮辱視為個人榮辱,讓每個學生都勇于承擔責任,能積極主動地完成任務;也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強大的執行力,堅決執行班集體指令,認真完成各項任務。
五、健全班級目標制度,建構班級執行力的保障機制
情感、文化、制度是班級建設中的三駕馬車,沒有情感的班級學生沒有歸屬感,沒有文化的班級是一個低層次的班級,而沒有目標制度的班級可能是一盤散沙。所以,要提高班集體的執行力,還必須建立健全班集體的目標制度。
首先,要有明確的班級目標,要讓學生知道班級的發展方向及意義,了解班級目標能夠給每個人的成長帶來什么樣的幫助,作為班級成員應該朝什么方向努力等。要通過班級目標來改變一些學生對班集體的看法,引導學生樹立集體主義觀念,從而讓全體學生能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進而提升班級的凝聚力和執行力。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班級規章制度。班級要對校紀校規進行細化、拓展、延伸,形成班級的規章制度。比如,評價制度、獎懲制度,文明衛生、行為規范要求等,都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制定時要集思廣議,做到“以生為本”,深入學生,征集學生意見,得到學生的認可,讓每位學生明確自己是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者,也是執行者,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規章制度的順利實施,達到規范學生行為的目的;才能讓班級執行力得到全面的落實、執行、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