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耀
摘 要:新課改的深入實施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不斷滲入,要求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采取有效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數學學科的特點是有很強的邏輯性,較抽象,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結合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談談對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模式
數學學科的特點使其在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上起到重要的作用,新課改的實施使教學模式從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向學生自主學習轉化,發揮學生教學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教學角色轉變,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新時期教學理念發生變化,轉變傳統的“填鴨式”應試教育模式,老師對學生進行引導,為學生創造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敢于探索的學習態度。教師需要在加強自身理論學習的同時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通過不同的模式進行知識的教學,提高學生的接受度,對數學產生好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老師以提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組織學生形成預習復習的學習習慣,同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回復學過的知識,鞏固所學并將其與將要進行的學習結合起來,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將知識連接起來逐漸形成體系,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有更深入的理解。組織學生進行預習,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集中課堂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
二、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
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使用,多媒體教學模式也逐漸成為主要的教學工具。比如,低年級在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時,以小熊掰玉米的故事為引線,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對學生的加減運算能力進行練習,筆者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進行搶答,對積分多的學生進行適當的獎勵,一方面使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另一方面在競爭的環境中促進學生快速思考,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學習“圓柱和圓錐、長方體、正方體”等立體圖形時,通過視頻展示首先讓學生對立體圖有一定的認識,以三維的效果呈現出來,畫面感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好地學習立體圖形的各部分知識,加深學生的認識,掌握其特點。
當學生獨立完成一項任務時,老師引導學生組建合作小組。筆者在日常教學中組織學生成立學習小組,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進行圖形的學習時,利用七巧板加深學生對各圖形性質的掌握,小組間的相互合作使學生積極思考,共同完成圖形的拼接,一方面對不同圖形的特點通過實踐進一步理解,幫助記憶;另一方面通過小組間的合作融洽學習氣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比如,在進行“統計”學習時,筆者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不同時間段超市的人流量及男女人數進行統計,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不斷地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和思維邏輯,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溝通交流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組長的帶領下有效地實現分工合作,并對統計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哪個時間段人多,男女比例等問題,學生對自己收集到的數據認可度更高,進一步學習的欲望更強,通過對數據的分析總結使學生體會到通過現象看本質,同時也使學生意識到數學與生活的結合,學會知識的應用。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小組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和最近的學習狀態,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困難、疑惑,拉近師生間的關系,同時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鼓勵小組成員間相互幫助,共同思考解決遇到的問題,相互交流還能開闊學生的思路,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同時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積極主動地改進,實現小組學生整體學習水平的提升。
三、建立綜合評價體系,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考試成績不再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的唯一標尺,為增強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在不同方面的優勢,老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建立綜合評價體系,將成績、課堂表現、小組合作表現、表達溝通能力等作為評價的依據,有的學生好靜,不善于表達自己但學習成績很好,有的學生努力參加活動但成績不見提升,綜合成績體系,刺激學生在不同的方向努力嘗試,大膽地表達自己,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逐漸提升,開闊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有利于學生性格的完善,實現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喜歡數學并能夠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鄭強.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4):76.
[2]閆玉偉.淺議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教學方法的變革[J].才智,2013(5):139.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