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靜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表現出越來越重視的態度。伴隨著大環境開放程度的加大,習得一門外語成為每一個孩子都需要努力完成的學習任務,由此針對小學生的英語教育,也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在江蘇地區,隨著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的使用,小學英語教學展現出了新的活力,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諸多的問題。就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進行了簡要的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教學;問題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教育部門對小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學英語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建立真實的語言環境,使學生能夠在有效的環境中積極運用正在學習的語言知識,提升學習英語的方法與效率。江蘇譯林版英語教材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改進,修訂版的教材更具有人文性,也著重強調了英語的應用性。盡管教材進行了修訂,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小學英語教學仍舊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只有解決了現存的問題,小學英語教學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當下英語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
(一)缺乏對教材的全面利用
經過編訂的新版教材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Culture Time)文化介紹模塊、以及(Learning)學習方法指導模塊,這兩個模塊的存在主要是為了加強學生對于英語的了解,提升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聽力培養自身的語感,為英語語音語調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由于教師仍舊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在進行該模塊的學習時,往往一帶而過,并沒有進行深入的學習與介紹,使學生難以對英語學習提起興趣。
(二)忽略學生的需求
學生是教學工作中的主體,學生只有在教學工作中展現出應有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動力,教學工作才能順利完成,我們的教學才會變得有意義。因此,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學生的需求,并由此展開教學工作。但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當下的教師往往只是單純依照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對學生的需求卻置之不理,例如,在進行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對于趣味閱讀、趣味操練等方面的內容更加感興趣,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卻會較多地忽視這類模塊的教學。
(三)場景的構建存在缺陷
場景的設立是英語教學工作能夠積極有效推進的保障。在現實的英語教學工作中,教師卻更多地采用固定化的教學模式,以“我說你聽”的教學形式進行英語授課,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往往難以提起興趣,最終形成上課走神的不利局面。例如,在進行具有一定對話環境如“What are you doing?”的英語教學工作中,教師只采用單純的板書與口頭授課,卻不對學生進行實際情景對話的訓練,導致學生對所學內容沒有印象,沒有理解。
二、小學英語教學問題的對策
(一)全面利用教材資源
江蘇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在修訂之后,以更加有趣的內容以及全面的知識,為學生提供了學習英語的環境。教師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展現的各類知識,例如“Learning”以及“Culture Time”兩個模塊,教師可以將該模塊的內容布置給學生,由學生進行內容的預習,教師再在此基礎上,進行內容的進一步梳理與講解,使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知識。
(二)感受學生的需要
教師只是知識的傳授者,作為接受者的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更具話語權。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把握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內容的興趣點,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內容的講授,使學生能夠進行趣味性的學習。例如,在進行“Asking the way”單元的學習時,教師不僅可以對教學目標要求的內容進行講授,還可以結合學生對部分課外單詞的學習欲望,并在授課中對現有的內容進行擴充,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又能夠進一步擴大學生的詞匯量,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三)構建教學情景
情景的構建能夠幫助學生更有效地進行學習。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依據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英語對話情景的建立,使學生能夠在對話中學習,在對話中感受正確的語法知識。例如在How do you go to school?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使小組內成員進行話題的探討。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學應當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礎上,進行英語的生活化、個性化教學,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師可以針對現有問題進行教學模式的調整,從而使學生更加有效地進行英語的學習。
參考文獻:
[1]陳方.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2]張燕.綜合板塊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小學《英語》(譯林版)教材使用的幾點思考[J].中學生英語,2015(44):26.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