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超
摘 要:語文課程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其在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加強基本文化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協調發展。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激發;文本閱讀興趣;有效策略
語文屬于語言表達類課程,語文的學習也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俗話說:“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語文的學習也是這樣,需要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不斷積累學習,不斷夯實鞏固。文本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一個有效方式,但如今,小學生文本閱讀的積極性不高、缺乏閱讀興趣的現象較普遍,如何激發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興趣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思考并解決的問題。
一、激發學生對文本閱讀的興趣
首先,我們應結合學生課本的教學目標要求,適度地給學生推薦一些趣味性強、有內涵、知識面廣、與生活結合緊密的文本閱讀材料,學生可以在這部分閱讀材料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來閱讀學習,以此培養學生對文本閱讀的興趣。其次,小學生的心理發育尚未成熟,沒有形成良好的自控能力,哪里有新意,哪里就有孩子們的目光。所以,我們提倡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課堂教學中多學習帶有圖畫的文本閱讀內容,逐漸加強學生對文本閱讀的興趣。然后,適當的物質獎勵更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我們可以定期為學生組織一次文本閱讀速度競賽,給答題質量與答題速度最優的學生獎勵一些小禮品。這樣容易使學生對文本閱讀的興趣持續下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后,教會學生文本閱讀練習的方法與技巧。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每次閱讀競賽和訓練的機會。
例如,在學習詩鬼李賀的《馬詩》這篇古詩的時候,可以采用領讀、范讀、個別讀與齊讀的閱讀方式,引導學生注意古詩中煉字、用詞、句式結構與情感表達的使用。通過對古詩各方面細致的分析,學生才能體會詩人想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學習說明文《鯨》時,可以帶領學生一起找本文的說明對象、文章的說明順序、某句話采用的說明方法和每種說明方法的作用。這樣多分析一些重點句子,積累一些答題技巧,以后做文本閱讀題就不會那么難了。
二、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的習慣
首先,我們應該意識到學生在課堂上占據主體地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學習方式,考慮大部分學生的閱讀方式,測評時照顧大部分學生的閱讀速度。速度的提高還需要平時的練習,這就體現了閱讀習慣的重要性。其次,我們應該讓學生感受到語文閱讀文本的魅力,使他們每天不由自主地想通過閱讀文本來提高文學素養。例如,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是一部用詞講究、樸實生動、情感豐富、耐人尋味的作品,學生了解這部作品后,我們可以讓學生自主組成小組,自行準備PPT,利用語文課堂時間對整部作品做一個完整的介紹、重點情節的把控和抒情方式的運用等。對于小學生,或許有些難度,學生講解之后,教師可以適當做些補充。這樣的教學策略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求知欲的過程?!缎滦筒AА肥强茖W性較強的課文,我們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查閱相關資料,思考新型玻璃創制的原因、過程和利弊。在主動探索和積極思考中逐漸加強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文本的好習慣。
三、形成文本閱讀“三步走”戰略
我們在文本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三步走”戰略。所謂“三步走”,就是對閱讀文本進行全面、有序的分析與理解,逐步形成完整的答題模式的過程。如,以《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為例。首先,要帶著問題讀課文,提前給學生布置以下閱讀任務,例如:(1)《圓明園的毀滅》中歷史背景是什么?(2)這一篇文章主要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其次,要鼓勵學生通過文本閱讀尋找答案。課文中只是對歷史背景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學生要想完整地了解事件背景,還需要查閱相關資料,這樣就提高了學生主動查資料的頻率,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最后,我們應該對學生提出的課堂問題進行總結與分析,并且對課文中的一些好詞好句進行解剖,讓學生模仿作者的寫作手法,增加學生對好詞好段的積累。
加大學生的文本閱讀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基本文學素養,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梢娢谋鹃喿x在小學階段非常重要,這就要求我們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來激發小學生對文本閱讀的興趣,對文本閱讀習慣的培養也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該結合個人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的學習特點改進教學方式,用加強小學生文本閱讀量的方式來提高小學生的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陳小娜.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途徑[J].學苑教育,2014(3):33.
[2]周雅芝.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J].新課程學習(上),2013(4):152.
[3]代雯飛.淺談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J].教育革新,2014(9):55.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