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淑珍
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目前的素質教育工作要求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還要善于抓住教學的重點,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認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策略
小學語文這門學科在素質教育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但是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例如,教學理念較為落后、課堂教學內容較為蒼白等,這些都降低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與質量。所以本文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和探索,提出一系列有效的解決辦法。
一、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落后
很多教師還遵循傳統的教學理念,雖然花費了很多的時間用在備課上,但是卻忽視了課堂教學過程中和學生的互動、溝通,沒有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是把自己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無法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需求,導致很多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沒有較高的興趣,在課堂上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
2.教學方式較為陳舊
雖然小學語文課程的教材在不斷更新,但是教學模式較為陳舊,使得教學模式和教材更新的速度存在很大的差異。其中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無法把重點、難點內容反映出來,使得學生的學習質量較低,對所學知識沒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認知。
3.師生之間缺乏互動
目前,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缺乏互動,師生之間唯一的溝通、交流時間就是課堂上,即使學生有不明白的問題也不敢請教教師,完全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在師生缺乏互動的情況下,學生只能跟著教師設定的教學程序走,無法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1.巧妙導入課程
學生強大的學習動力來自其濃厚的學習興趣,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地導入課程,教師要在課堂開始之前創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能夠把學生的注意力帶入特定的教學內容中。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聲音、視頻,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求知欲望,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講究一定的語言藝術,要把一些學生不懂的詞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與理解。
2.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
在新課程要求下加強素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能夠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認知。教師還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化差異,多多鼓勵、表揚學生,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這樣師生之間共同構建高效課堂。
3.采取游戲教學
因為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還未成熟,通常情況下會被一些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如果教師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產生嚴重的厭惡心理,所以教師要善于抓住小學生對于新奇事物較為好奇的特征開展游戲化教學,讓學生能夠在游戲過程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例如,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上開展識字教學游戲,以小組的形式展開競賽,對于識字較多的小組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又能夠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需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跟得上教學進度。
4.選用優秀的教學素材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把教材和課外優秀素材結合起來,這樣既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選取課外優秀教學素材的時候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選取一些學生較為感興趣的素材,選取的課外素材要和教學素材具備一定的聯系,這樣學生才能夠透徹地理解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課后的練習,例如,多去閱讀一些課外優秀的文章,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和聽、說、讀、寫能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先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教師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需求,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還要善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認知,為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新舉措[J].考試周刊,2009(11).
[2]秦富民.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科學教育,2011(5).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