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洪英
【摘要】最近幾年我校的小學語文老師們都覺得應該提倡簡學,簡言意賅就是小學語文方面的教學要簡單易懂,不能太繁瑣。但是要怎樣做才能使得學生們在簡單易懂的課程里學到應有的知識,這個就是我們學校里閱讀組老師們應該探討的話題。通過我們老師們的各種摸索和實踐得出:擴大學生們課外閱讀的量可以彌補這方面的缺陷, 但是怎樣指導他們閱讀課外書籍;怎樣結合課本知識指引他們查詢相關材料;怎樣根據課本里的文章內容指引他們閱讀全部的整部書,怎樣指引他們閱讀他們能明白的原著。
【關鍵詞】簡學;小學語文;課外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講出:學生擁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其實最重要的途徑是來自于閱讀,因為閱讀其實就是搜索各種信息從而來認識世界、發展擴大思維、獲取審美體驗的。從這些話中可以體現出閱讀其實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起到了一個非一般的地位。在任教十來年中,自己秉持著一定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著重從以下幾點:
一、培養閱讀興趣
1.必要規定。給學生們講解《語文課程標準》,讓他們知道學習好語文可以從閱讀這個突破口出發,擴大閱讀量。并且告訴他們學好語文不是多做題就能學習好的,是要讀好書,多讀書的。鼓舞他們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題材閱讀。
2.通過校讀節來宣傳。在每次的校讀節的時候給學生們講解閱讀,并給他們推薦適他們閱讀或者喜愛的方面書給他們看看。打造“以書為友,從中享受”的氛圍。
3.重點突出圖書借閱。在各個書店尋找適合學生們的書囤積在圖書館,比如童話故事,名人傳記,百科全書,人情風景等書籍。通過學生們增加閱讀量來增加見識,到達愛好看書的興趣。
4.互相推薦。大力支持學生們對自己愛看的書相互推薦。
二、科學管理,優化閱讀時間
1.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每周用一個課時的時間給學生們進行課外閱讀,不要求規定他們閱讀什么書,只要他們愛看的書籍都可以。從現在來看《課程計劃》規定每個年級的課時比以前明顯大量減少了,但是我覺得其實還可以節省些,只要我們通過科學的管理來優化教學課程。優化教學內容,減少沒必要的講解之類的,這樣一周閱讀的課時就完全輕松的節約出來了的。
2.減少沒必要的額外作業,讓學生把這些時間可以節約出來進行閱讀培養。但是發現一些弊端,現在學生的課外作業相對以前減少了不少,但是呢,有些作業缺乏作業的本質的價值,有些作業其實就是為了給學生在回家有事可做而給他們安排的等等。但是這樣做作業有什么用,還不如把這些時間拿來給他們自己閱讀。從而我校給學生自我閱讀的時間給予保障,其一給學生減少沒必要的作業量,其二是利用午休時間。
3.合理使用語文活動課,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來合理安排課外閱讀.但是建議每周要保證一節課時的閱讀時間。
三、精心規劃,增強指導閱讀
1.著重起初指導,循循漸進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學生永遠的老師,所以學生有了閱讀的興趣,這些就迎刃而解。但是學生在剛剛接觸課外閱讀的時候他們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不知道怎樣的選擇。這就需要老師指引。
我們要根據每個學生的自身特點有選擇性、目的性的給予指導。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興趣也使得他們閱讀的不枯燥無味和不單一。
2.建設課外閱讀指導課,指引學生掌握學習課外閱讀的方法和能力技巧。其實課外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很多,但是如何讓學生讀一篇文章,品一本書,欣賞一段唯美句子等等。因而我們得相應的對這些做出一個有規劃性的目的性的指導課,指導他們從實踐中去了解、認識和體會。
3.可以通過課外閱讀課和作文課相互糅合,選著相貼近的或者相反的名文佳作來學習閱讀,這些往往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閱讀的興趣。現在的語文教材都是把內容相似或者相近的文章歸納到一個章節里面。我們在上課之前,把每個章節里的各個特點作為一個教學的重點,適當的選擇名文佳推薦給學生閱讀,一方面是讓學生學習閱讀方法,積累閱讀經驗,另一個方面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見識,通過見識來理解文章。
4.舉辦各種課外活動。在課外閱讀活動中,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然后通過活動讓小組成員每個人說說自己最近看的一本書,書里都講了些什么內容,談談自己感覺那段特別精彩或者是讓自己記憶深刻的,這種傳遞每個人的看法和體會。然后每個小組里大家可以推薦一名代表在班上進行交流發言。這種不用老師參與的活動可以讓同學之間的交流更為直接,更利于讓他們思想交流得到傳遞。
總而言之,學生的主體在于讀書,但是學生的讀書面廣否就是在于他們課外閱讀量的多少和是否讀進去來決定的。魯迅先生寫給化名顏黎民的青年回信中的話,提示讀書“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意思就是要廣泛閱讀,無論是多人的書還是多領域的書,這樣才能博采眾家之長,收獲很多。總之,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閱讀教學中,怎么樣指導學生去閱讀是一個更為重要的一個環節。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養車怎樣閱讀、怎樣去思考這樣的習慣,這些就能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性擴展,達到閱讀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桂生.到中小學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動研究”的嘗試.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袁振國.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鐘以俊,龍文祥.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7.
[4]王鐵軍.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與應用.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5]顧春.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北京:知識出版社,1998.
[6、葉瀾.教育研究方法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7]張福建,牟樹勛.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
[8]楊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與方法.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9]王守恒.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基礎.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