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明
【摘要】隨著我國對中職學校的大力支持及中職教育的發(fā)展,中職學生人數(shù)日漸增加,班級管理出現(xiàn)了各種新的問題,給中職管理工作帶了許多的挑戰(zhàn)。中級班級管理對中職教育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對教育中職學生有深遠的影響。班級凝聚力能夠將單個學生的力量凝聚成為集體的力量,這種凝聚力是十分積極的,具有激勵及約束的功能。
【關鍵詞】中職學校 班級 凝聚力 加強提高
班集體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園地,一個積極進取全面發(fā)展的班集體,必將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發(fā)展起到巨大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激勵作用。而要建設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關鍵要靠班級的強大凝聚力。班主任必須在平時的工作中盡力引導學生,讓學生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建立一個具有很強凝聚力的班集體。
下面我就平時在班級管理中如何加強班級凝聚力,粗略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從學生角度出發(fā),構建和諧的班級凝聚力
1.以學生為本,深入了解學生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在中職院校工作中,應該堅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我們都知道,中職院校學生的成績較低,很多都是高中考的落榜生,他們往往缺乏明確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目標,在初中階段沒有培養(yǎng)起良好的學習習慣,自控能力也不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積極深入到學生中間,通過與學生聊天、座談、等形式加強和本班學生的溝通和認識,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引導學生認真學習、團結同學,強化班級的凝聚力,為學生個人及班級發(fā)展注入活力。
2.重視個性發(fā)展,促進班級進步
隨著教育觀念的更新,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更高了。過去只要求全面發(fā)展,而現(xiàn)在不僅要求全面發(fā)展,還注重個性特長發(fā)展。有一次,班上有個學生,別人在聚精會神聽課,他卻在玩東西。當時我氣急了,真想大罵他一頓,可是停下課來批評他就會傷他的自尊心,我只好用眼神示意他一下再繼續(xù)講課。下課后我找他談話:“你上課玩什么東西?”他說:“這幾顆石頭的形狀、色彩都很特別。”并從口袋里掏出來給我看。于是我因勢利導,要求他用石頭拼一幅圖案。中午,一幅石頭拼就的別致壁虎出現(xiàn)在我面前。這時,我告訴他:“大自然中還有更多、更有趣的事物等待你去發(fā)現(xiàn),但要看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不能忽視課堂紀律,在上知識課的時候玩東西就不好了吧!如果是活動課,你就可以大顯身手,像拼壁虎這般展現(xiàn)你的才華。”他心悅誠服地接受了教育,說:“活動課中看我的吧。”果然,活動課中,他身手不凡,獲得同學們的贊賞,同學們推舉他擔任興趣活動小組長。他帶領的小制作在市“中學生制作競賽”中獲得第一名。一下子他成了班級中的“名人”,在班級中掀起了向他學習的高潮。
二、培養(yǎng)良好的班風以促進班級凝聚力
優(yōu)良的班風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全班同學的思想和行為。對鞏固和發(fā)展班集體起著重要作用,班級的特點在于自覺性和持久性。
1.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
在集體活動中,集體榮譽感是一種巨大的心理動力。集體榮譽感越強,集體成員越感到自豪和驕傲,越熱愛集體、關心集體,各種集體活動就越容易開展。教師要倍加愛護學生的好勝心理,并進行正確引導,把它上升為進取精神與集體榮譽感。搭建舞臺讓學生充分表現(xiàn)和展示自我。經(jīng)常開展文娛、體育等班級內部組與組之間的競賽活動。如利用班會和團隊活動時間組織各種體育競賽、演講、表演小品等活動,盡量為每位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施展個人才華、健康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讓學生覺得在這個班級里,沒有歧視,只有鼓勵;沒有委屈,只有榮譽;沒有個人恩怨,只有團結友愛齊心向上的局面。
2.嚴格班規(guī)班紀
既要堅持經(jīng)常化、制度化、科學化,抓好班級常規(guī)工作,又要有針對性。抓好常規(guī)既是班級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班風建設最有效的一個途徑。我們知道班風往往帶來的是班級成員的一種自覺行為,而規(guī)章制度是帶有強制性的,但任何自覺行為都是在強制執(zhí)行的基礎上經(jīng)過努力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常規(guī)是班風的直接表現(xiàn)。因此,在班風建設中,必須依靠通過校規(guī)、校紀、班約,使班風的形成有規(guī)可循,有章可依。但對于“紀律不好”的情況,我們可以根據(jù)班級中學生的具體情況和行為表現(xiàn),針對性地制定一套切實可行、可操作的班紀班規(guī),由學生自己選出的班干部和小組長輪流負責實施,做到令出必行,公平公正,一視同仁,長久如一。這樣學生就會在你的身上體驗到處事公平公正,更嚴格地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使同學們的責任心逐漸增強和提高,從而加快班風建設的步伐。
3.組織一些積極有意義的活動
活動是同學們之間互相了解的橋梁,它們能夠密切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在活動中,學生們可以體會到大家庭的溫暖,體會到他們所在的幸福、團結的集體。從而,他們會更加熱愛這個集體,就能以更輕松的心情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通過活動,他們還會不斷地激勵自己努力改進不足,并能增強自信,朝著自己的理想而奮斗。例如,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在藝術節(jié)上、校運會上、課間操評比中,我始終以抓活動為振奮班級士氣的突破口,把活動作為班級凝聚力的增長要素,要求每一位學生盡心盡力為班級榮譽而奮斗。事實上,好的活動結果給學生帶來了好的影響,學生們心情愉悅,對班級產(chǎn)生了自豪感、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這對班級凝聚力的產(chǎn)生和加強起到了催化作用。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班級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1.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和諧的學習氛圍是良好學風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進步的重要條件。因此教師要發(fā)動全班學生,共同努力,營造班級和諧的學習氣氛。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我們都應記住這句話,用心去教育,讀懂學生的感情,走進學生的心田,在不久的將來就能成為學生最喜歡的老師,所帶的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會大大增強。
2.班級必須具有共同的奮斗目標
有沒有共同目標,共同目標的好壞,都能影響班級的班風,影響班級的凝聚力。2013年,我剛開始接手新組建的班時,發(fā)現(xiàn)同學們對班級的各種事都表現(xiàn)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漠不關心的神情,整個班級紀律松散,學風不正,學習氛圍不濃,班級活動、評比、運動都落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觀察了解和與學生談心,我發(fā)覺學生松散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即內聚力(向心力、合心力)。于是我策劃了一次主題班會,通過班干部和一些積極分子演講,對班級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反思,最后達成共識,建立了三年總目標:到高一級別學校深造。學年目標:學習方面,在上學期的年級第四名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爭取上升到前兩名,爭創(chuàng)“校學習先進班級”;常規(guī)、衛(wèi)生方面,繼續(xù)保持上學期的良好行為習慣,爭取“常規(guī)、衛(wèi)生考核先進班級”流動紅旗永駐班級,爭創(chuàng)“校文明先進班級”。口號是:讓我們做得更好,我們班是最優(yōu)秀的班集體。這些目標的制訂讓學生們一顆顆心聚在一起,大家想集體所想,急集體所急。班級違紀現(xiàn)象明顯減少,班風日趨好轉。學生們在各項活動中有很大進步。由此可見,目標確立是引導激勵學生團結奮斗,不斷進取的動力,并轉化成學生自身發(fā)展的內動力。試想:學生們一個個有目標激勵,團結奮斗,不斷進取,你不覺得這樣的集體有凝聚力、有吸引力嗎?
四、班主任對班級凝聚力的積極影響
1.班主任要以身作則,提高自身素質
著名教育學家加里寧曾經(jīng)說過:“教師的世界觀,他的生活、品德,他對每一現(xiàn)象的態(tài)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所以說,學生一般不會因為年齡來尊重你,班主任必須有真才實學才能夠吸引學生,讓學生信服。也就是說,作為中職院校的班主任,必須強化個人的魅力提升。對于有威信的班主任,學生才能夠更好的尊重。首先,班主任應該強化個人素質。作為班主任應該強化學習,加強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其次,班主任應該不斷學習。班主任應該不斷進行培訓,涉獵心理學、教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相關知識,提高個人班級管理能力和水平;再次,努力培養(yǎng)多種工作能力,結合不同的活動任務開展活動,不斷提升自身的應變能力、協(xié)調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第四,不斷強化個人修養(yǎng),提升班主任的學生觀修養(yǎng)、政治素養(yǎng)、品格修養(yǎng)、教育方法修養(yǎng)。
2.班主任對學生要有愛心
中職學校的學生很多是第一次離開家,離開父母,來到陌生的校園里學習和生活,有些學生感到很孤單,非常想家。部分學生對學校的作息紀律,食宿環(huán)境等不能適應,產(chǎn)生情緒。因此,班主任對學生要高度關注,盡努力為學生排憂解難,真正從內心愛他們,使學生產(chǎn)生歸宿感,讓學生感到學校就是自己的家,班主任就是“家長”。
在如今中職學生流失嚴重的情況下,班主任的不斷努力,真情的付出和愛的召喚,對減少學生的流失起到一定的作用。筆者對學生像對自己的兒女一樣愛護著他們,以母親般的愛去關懷、體貼學生,使學生體會到集體大家庭的溫暖。事實證明,班主任良好的人緣,對學生產(chǎn)生吸引力,學生對班主任就會有親切感、信任感,從而緊緊地團結在班主任的周圍,強化了班級的凝聚力。
3.班主任必須真心對待每一名學生
通過班主任的工作,使我感觸到,班主任愛學生,首先必須尊重學生。尊重學生要以信任學生和理解學生為前提。能將學生看作是一個平等的對象來看待。古人韓愈就有“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的說法。班主任不要以老師自居,動輒就訓斥、挖苦、諷刺學生。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師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要公平,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學生成績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經(jīng)濟條件的好差而對學生另眼相看。對學生要始終表現(xiàn)出關注和熱情,巧妙地對學生進行獎勵和批評。這樣同學們就會覺得在這個集體中有溫暖、有希望,從而更加熱愛這個集體。
五、小結
中職生正處于青春叛逆的時期,對于中職學校教師來說,
班級管理不僅是一項工作,更需要老師花費更多的心血培養(yǎng)學生。中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不斷總結自己的經(jīng)驗,根據(jù)學生的變化發(fā)展、實際情況,積極研究更適合中職學生的教育方式,努力提高班級凝聚力,為祖國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人才。
參考文獻:
[1]梁華.班主任工作指導手冊[M].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
[2]徐志娟.淺談中職學校班級凝聚力的形成[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1(11):137-138.
[3]董海英.中職班主任如何樹立自己的威信[J].考試周刊,2015(04).
[4]譚佳.中職學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情感藝術探究[J].新課程(下),2013(01).
[5]劉延一.職業(yè)院校班級管理中貫徹人文教育的思考[J].中國培訓,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