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引秀
摘 要:作為小學生基礎學科之一的數學,教師對學生采取怎樣的教學方式,才能使教學質量能進一步提高和優化是非常關鍵的問題。課堂教學作為對學生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的主要陣地,優化課堂教學顯然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因為這是使小學教學更加適應學生特點,提高學生素質的必由之路。因此,應該如何優化數學課堂,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呢?
關鍵詞:優化;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各地課改掀起了又一波熱潮,而對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也越來越受到學生和家長的關注,教師也越來越認可教學方法對教學質量的影響。對于最基礎的小學教育,數學教育是很重要的問題,教師采用何種教學方式,直接關系著最后的教學成果,同時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體系的理解和建構。所以,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要更加關注自身理論水平和實際能力的提高,這樣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不斷優化數學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一、增強學生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有些時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嘗試改變自己原有的教學方式,以鼓勵及肯定的的方式去代替單純枯燥的教學方式,盡量減少對學生的批評教育,取而代之用寬容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位學生。從古至今,雖然“師道尊嚴”被人們津津樂道,但就現在上課狀態而言,通常都是老師在上面講一句,學生記一句。記得有一次,自己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以為學生聽得很認真就是掌握了,再回頭問學生問題時,在他們臉上只看到了迷茫的表情,不知所云;還有的時候,學生明知道答案,卻沒有說出來的勇氣,在嘴邊支支吾吾了半天只好讓他坐下,但課下再問他時卻回答得很好、很正確。由此觀之,相對于“你教我學”的僵化模式,何不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作為課堂的主人,讓他們真正地融入進來,比如,對于數學應用題,完全可以先分小組討論,然后派各小組代表發言講解,最后進行延伸拓展,提出新的問題,解決新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不但可以提高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同時可以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增加他們解決數學問題的自信心。
二、教師精心備課,豐富教學模式
雖然說小學數學教學對象是兒童,靈活好動、想象力豐富是他們現有的心理特征,但是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要有靈活應變的能力,針對不同的學生,面對各種突如其來的課堂癥狀,都應該鎮定地處理好一切課堂問題。這就要求老師在課下要精心準備,想到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同時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把課堂變得更加豐富。比如,對于最開始的識數教學,可以帶學生走進大自然,認識各種動植物的同時教他們學習數字。另外,讓很多學生、家長甚至老師頭疼的“雞兔同籠”問題,為什么就不能真的把兔子和雞帶進課堂呢?既然想象很困難,就先觀察再傳授知識應該會更好,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可以證明這個道理,與其直接告訴他們規律,還不如讓他們養成自己發現并總結規律的習慣。
三、掌握學生特點,因材施教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切勿拔苗助長。不同年齡的學生,他們的性格特點、心理特征、接受程度都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有的家長或者是老師很容易急于求成,便一股腦地把大量的知識未經學生消化就都傳授下去,這是教學中一個很大的誤區,也是往往會被家長和老師忽視的地方。比如,在學生認識圖形的過程中,應該更加重視學生的靈活運用和掌握,低年級只要求會識別即可,而高年級則可以要求他們不但要會畫,還可以嘗試讓他們學習圖形里的角,學習圖形的對稱及轉換等。這樣叫做順其自然,如果逆著來,非要要求低年級就會量角,先不說能不能熟練掌握,即便是掌握了,也會讓他們覺得數學很難,進而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減少,結果適得其反。
四、培養競爭意識,制訂適當目標
現如今任何人都知道是一個競爭很激烈的社會,任何地方都可以發現競爭的足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適當地引入一點競爭意識,反而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可以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進來,其次,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在課堂上,老師可以用激勵性的語言,比如,“誰做的最快獎勵一朵小紅花。”“有比這位同學更簡單的答案嗎?”等,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可以制訂一個合理的目標,例如,每回答正確一次,獎勵五分,積累五十分可以兌換一支筆,積累一百分可以兌換一個本子,相信在這種激勵下學生的學習熱情一定會高漲。
總而言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是小學數學教師特別關注的問題。一個學生的好壞不僅僅是學生的問題,還有老師的責任。一節好的數學課,遠比學生課下再去用各種方式去自學好得多。因此,為了能盡快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在培養工程中要注意方法,優化教學模式,如果方法得當,學生會在很短的時間得到很大的提升,快速掌握所學知識,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潘秋蘭.巧設情境,優化數學課堂教學[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4(8).
[2]趙德明.談優化數學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5(35).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