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霞
【關鍵詞】 關愛;尊重;理解;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 G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6—0024—01
教育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須由學校、社會和家庭三方面共同來完成。只有三位一體才能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學校教育需要家長的支持、關心和配合,而家長教育子女又需要學校給與一定的幫助與指導。
在上述三者之間,最不容易落實的一環,就是家庭教育。因為孩子的成長環境各不相同,因此家庭教育實施起來沒有統一的計劃和教材。部分家長的文化修養很高,但對家庭教育卻無從下手;部分家長自身修養和文化素養不高,因種種原因放棄對孩子的教育,甚至放縱孩子的錯誤行為,致使這些家庭的教育功能無法正常發揮。家庭教育中,相當一部分家庭仍舊使用“高壓”政策,不重視家長言傳身教的示范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缺乏良好的民主氛圍,只允許家長管教、懲罰孩子,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見解,在這種高壓政策之下,孩子的個性被壓抑,潛能不能很好的開發,影響了孩子的發展。家長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缺少理解,因而對家庭教育缺乏自覺性和針對性,孩子出現了問題便是驚慌失措,家庭教育顯得蒼白無力。
一、家長會是學校與家庭溝通的一種重要方式
由于教師觀念的陳舊,家長會大部分內容是班主任老師提出學習的要求、管理的要求、成績的要求、家長輔導的要求。班主任說完了任課教師說,說來說去萬變不離其宗,在家長會上對家長提出的全是要求和任務,而幾乎沒有涉及到家教的方法,也沒有家長和學生發言的機會。這樣的家長會模式就是老師說,家長聽,對提高家教水平沒有絲毫的幫助,這樣的家長會效果不大。因此,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觀念必須轉變,探索新形勢下家長會模式,以“了解、理解、溝通”為前提營造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圍,使學生、家長、老師共同成長,這就要求在家長會上,匯報時老師是主體,發言時學生是主體,座談中家長是主體。通過家長談話,讓家長之間相互啟發,了解在與孩子關系上自己和其他家長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有什么不同,相互探討教子良方,同時也讓孩子們了解家長的期望和想法。同樣的一番話,出自父母的是嘮叨,而出自叔叔阿姨的口就是忠告。這樣的家長會新模式會給家庭教育帶來新鮮的空氣。
正確的教育觀,是每個家長具有全面而長遠的素質教育意識,特別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因此,家長應通過學習、參加培訓,了解少年兒童心理發育特點和教育規律,與孩子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家庭關系,努力與孩子一起成長。有的家長整天督促孩子念書答題,自己卻不讀書不看報;有的家長一邊要求孩子努力學習,不斷進步,自己卻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沒有想到自己也需要進修、充電。作為家長,學習的過程是再社會化的過程,是自我充實、完善的過程,是溝通、影響、感染孩子的過程。作為孩子,在家長的學習推動下,更加倍于自身的學習。
二、實現家校合作的多種方式
從學校教育看,其劣勢是時間、空間、內容、形式的限制,家庭教育的劣勢是因家長的政治、文化、道德素質的差別和家庭經濟狀況、成員結構之不同,給家教的有效性造成了較大麻煩,這是近幾年家教存在問題的主要方面;由于家教方法的相對簡單化、單一化,直接影響了家教效果。為此學校應健全和完善家校合作機制,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加強與家庭的合作,辦好家長學校,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優勢,通過多種形式的家長會,指導和協助家庭轉變家庭教育觀念、改善家庭教育環境,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實效。每學年都把組織召開成功家長會作為提高班主任素養,提高班級管理水平為標準,并制定具體的考評標準,同時設計豐富多彩的的活動內容,如家長會、家長開放課、教育專家主題講座、成功家長交流教子秘笈、座談會、聯誼會、部分學生家長會等,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建和諧向上的人文環境。
總而言之,要發揮家長會對班級管理的促進作用,教師就要通過切實可行的活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和班主任專業化水平,以此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切實優化學生的家庭教育環境和班級教育環境,增強班級凝聚力,為每一位學生健康、和諧快樂成長創建環境。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