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禮
【關鍵詞】 小學生;教育;懲戒;適度;原則;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6—0031—01
在各大小學生教育中最受歡迎與重視的就是賞識教育,而懲戒教育已逐漸淡出教育圈。然而懲戒教育不僅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而且是廣大教師合法職權之一。對于小學生的教育如果缺乏了懲戒教育,則會使教育失去完整性,只要正確區分適度懲戒與體罰的區別,把握懲戒的原則,適度懲戒和賞識教育一樣都是有效的教育方式。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案例展示
案例1:據某家媒體報道,有兩名小學生模仿電影中的情節,在校園外對一名較低年級的學生進行了持刀搶劫,并致使這名小學生受到了身體上的傷害,然后用受害者身上20元現金全部買了零食,當警察詢問時,兩名小學生說只是感覺到好玩,而據事后了解這兩名學生在校表現是品學兼優的。
案例2:某報紙報道,一名小學生因上課不認真聽講,調皮搗蛋,擾亂了課堂正常秩序,代課教師實在忍受不下去了,就讓該同學起立,而該同學卻大聲呼喊,指責教師侵犯了其人權,要找校長去理論,隨后該名教師受到了批評教育。
案例3:某教育部門相關通報表明,教師違紀違規行為中因教師虐待、毆打以及體罰小學生而造成違紀違規行為的占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以上這幾種案例舉不勝舉,在全國各地時有發生,這些無不表明懲戒教育對于小學生教育管理而言是非常有必要而且重要的,因此,廣大教育者應將適度的懲戒教育作為小學生教育手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避免小學生因缺乏懲戒教育而造成自我傷害或者傷害到教師,亦或是教師應懲戒不適度而傷害學生。
二、適度懲戒教育的重要原則
1. 規范。一些相應的獎懲條例應是班級或者學校必不可少的班規或者校規,獎懲條例可以使得小學生有一個明確的行為規范及準則,這樣小學生對于不符合規范或者犯錯后所接受到的懲罰有所認知,可以避免小學生犯錯或者犯錯后對于教師的懲戒有一個心理準備,更容易使得小學生接受懲戒教育。
2. 常態。小學生教育過程中賞識教育與懲戒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對小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應以賞識教育為主,但是當小學生有過錯發生時,教師也應給予適當的懲戒教育。
3. 差異。不同的小學生其心理承受范圍具有差異性,因此,同種懲罰收到的效果也不相同。一個小學生犯了同種錯誤或者有不規范的行為出現的時候,在這個小學生心理狀態不同以及場景不同的情況下給予同樣方式及程度的懲罰,小學生也會出現不一樣的感受。因此,小學教師在對學生給予適當懲罰的同時要顧慮到學生的心理、性格、環境以及對于懲罰的反應、后果等諸多因素,要因材施教,對于小學生的過錯或者違規行為要給予適當的、差別的懲罰。
三、適度懲戒教育策略
1. 教師懲戒權實施細節制訂合理化。教師懲戒權實施細節制訂可以使得小學教師在小學生教育過程中因缺乏懲戒教育或者懲戒無度的現象最小化。缺乏懲戒教育或者懲戒無度的現象也是目前各大小學教師中普遍存在的兩種傾向。因現今沒有一個教師懲戒權實施細則的制訂,使得懲戒教育無法可依,導致教師將體罰與懲戒混為一談而不能區分。因此,必須從以下三個方面使得懲戒教育有法可依。首先,立法的強化,也就是說對于教師的懲戒權必須給予明確及肯定,使得人們對于懲戒教育的意義、目的以及性質等有一個全面的、正確的了解。其次,在小學生教育中將不法侵犯與合法懲戒的區分標準應明確指出,以便小學教師行使懲戒權的合法化以及正確化。最后,對于教師懲戒權使用過當的行為制訂明確的、科學的以及合理的責任追究制度,強化監督,對于違法懲戒的法律后果要讓各個教師都有所認知。
2. 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以及管理模式。首先,教師在小學生教育過程中應對教學觀念、管理方式以及教育模式不斷革新,對于懲戒權不能過分地依賴與使用。其次,完善相關制度,在經濟或者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實行教育改革的實驗,譬如通過小班教育可以使得教師以及學校因過多的學生人數帶來的壓力最小化,以便教育革新的順利展開。最后,應對小學教師的職業道德以及法制方面的教育不斷地強化,使得教師敬業觀念以及權力意識得到提升。
3. 確保懲戒教育的合理化、適度化。首先,教師必須使得懲戒正確化,犯了什么樣的過錯該受到什么樣的懲戒,加強對犯有過錯行為學生的管理,必須讓小學生對于是非對錯有所了解,對于自己所犯的錯誤勇于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樣才可以避免后續再犯類似的錯誤。其次,對于小學生的懲戒教育必須適度化、合理化。懲戒教育的目的是使得小學生對于錯誤行為改過自新,對于不同的小學生或者不同情景下小學生所犯的錯誤要區別對待,最為重要的就是適度懲戒,而且必須用合理的以及對小學生侵害最少的懲戒方法與手段。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