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寶林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持續不斷推行,我國教育界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日益加深。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都是教師比較頭疼的問題,很多教師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卻仍然不能很好的解決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因此,新形勢下,初中教育課堂的有效性教學應該成為業界人士廣為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提高;新課改
隨著當代體育事業的飛速發展,其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很多初中學生都對體育運動十分的熱衷,對體育明星也十分的推崇。正是由于這些明星的影響作用,初中學生對足球、籃球、網球、乒乓球、排球、田徑等運動項目越來越感興趣,這對于初中體育教學來說是一個促進作用。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問題還需要教師去解決,學生在運動中的態度普遍存在問題,這些態度影響著學生的體育成績,也影響著學生今后的人生軌跡。
一、堅持新課改理念,樹立科學的教學觀
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核心就是教學效益,主要是指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取得的進步或發展。體育新課程教學有沒有“效”,是指學生通過體育課堂教學后,在身體健康、運動技能、運動參與、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方面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得好不好。這里的進步或發展不僅包括體育健康知識和技能獲得這一方面,還包括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體育教師應正確認識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師生關系,增強師生雙方的交流互動,積極主動地參與共建課堂文化。
二、提高體育教師的素質
傳統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在學校繳械體系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教給學生運動技術,增強學生體質。傳統體育教師培養體系中由于受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影響,多注重體育教師運動技術的培養,注重其身體素質的提高。在四年大學體育科班學習過程中術科的學習所占比重較大,普通文化知識的學習時間相對較少,一些教師的人文素質和文化知識往往相對欠佳。新課標實施后,要求體育教師不但教授學生必要的運動知識,而且要達到育人成才的基本要求,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不但要貫穿運動知識的講授,還要教授健康知識和必要的衛生知識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形成正確的生活方式等。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革新教法,研究新的教學模式,進行必要的教育教學方面的科學實驗,探索符合本地區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推進學校體育校本課程的建設,讓更多民族民間體育走入中學課堂,豐富學生的鍛煉形式,更好地讓學生養成鍛煉習慣,服務于終身體育。
三、創新教學,綜合運用教學方法
①自由學習教育法。體育教學的戶外運動鍛煉中經常用到的教學方法是自由學習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的實施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教師應該把即將進行的體育活動應該掌握的活動技巧以及運動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簡要的講解,使學生們對即將進行的體育項目有基本的認識。而且在運動之前一定要充分做好熱身準備,避免運動時受到拉傷、抽筋、脫臼等運動傷害。其次,在學生做運動時對學生們運動的過程進行全程跟蹤,觀察學生在運動中的表現并把他們在運動中出現的不足與錯誤之處詳細的記錄下來,以備后來指導所用或者直接進行現場的示范和指導,從而使學生們的體育運動技巧得到不斷提高。最后,在下課前對學生們的體育活動進行整體點評,對運動中出現錯誤的同學進行及時的糾正并實施鼓勵,對于表現優異的同學進行表揚,從而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②游戲教學法。游戲式的教學方法主要被應用在學前教育階段,這一方法在學前教育中得到廣泛的運用與長足的發展,在其他教學階段中這種教學方法也得到重視和運用。比如說,在初中體育排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做顛球比賽的游戲、還可以讓一對學生進行前后接球的游戲以及讓學生做往固定區域發球的比賽等游戲式的教學方式,這種方法有效的避免因為鍛煉方式太過于單一而引發學生們的鍛煉厭倦感,還在游戲中提高學生們的田徑運動能力,而許多游戲本身也是運動的一種,所以在體育課中應該更多的使用游戲教學,讓體育課成為每個學生都喜歡的課程。③多媒體教學法。在現今學校的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法被廣泛應用于各科教學中,人們利用多媒體播放與教學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料、或者是動漫,把用語言表達不清楚的問題用課件演示清楚,使用多媒體創設課堂情境,增加知識的感染力,把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對于提高學生的興趣與學習積極性有一定的作用。
四、科學合理評價,讓教學有效性得以持續
完成了相應的教學任務后,需要進行的就是最終的教學評價工作了。為了讓課堂教學更加具有有效性,評價的方式也應該與傳統方式有所區別。首先,由于學生特質和秉性的不同,評價的方式也不應該采取“一刀切”,而是采取分層評價的方式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科學的評價。其次,評價的方式也應該多種多樣,同時對于過程的評價也應該所有涉獵,而非僅僅是評價最終的結果。
總而言之,要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實踐中充分利用體育教育自身的優勢,轉化限制條件為有利條件,正視自己,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大膽突破,既尊重傳統,也不要被傳統所束縛。既學習別人先進的教學方法,也要創造適合本校實際的方法,使每節課都做到教法新穎,措施有力,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讓我們面向跨世紀的青少年,在教學中不斷探索新方法,每節課都體現自身的價值與特點,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適合自己的路。
參考文獻:
[1]洪春.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J].成才之路,2010(34).
[2]邵陳標.新課程背景下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思考與實踐[J].當代教育科學,2005.
[3]呂憲軍,王延玲.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課堂教學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06.
[4]王淑真.新課標下教師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J].中學教學參考,2010(36).
[5]鄭軍.淺談如何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J].現代閱讀,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