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燕
【摘 要】學生進入高中生活以后,進入到一個重要的學習階段,緊隨高考,給了學生很大的學習壓力,而且在高中階段學生對于知識大量學習,數學在高考中占據很大的分數份額,難度有比較大的,學生在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卻又不得不面對,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來幫助他們學好數學。
【關鍵詞】學習興趣 舉一反三 教學反饋 結合高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35
學生的高中生活學習壓力巨大,數學的學習更是困難重重,甚至可以說是枯燥乏味,作為老師,我們要使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幫助他們在高中階段真正的愛上數學,學好數學,在未來的高考上考的一個好成績。
一、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愛上數學
很多的學生在高中的學習中,本就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尤其是對于數學。高中的數學內容繁多,包括數學的各個種類,幾何、函數、概率論等等,而且任何一種的難度都是不小的,學生在學習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隨著困難越來越多,他們對于數學的熱情就會被逐漸的消耗掉,對數學的厭學情緒越來越明顯。
有一句話說的很好,“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動力”。我們作為一個高中數學老師,我們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在給學生教授知識之前,一定要先讓學生培養起對于數學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對數學的興趣開始學習,讓數學不再是他們學習的負擔。在學習的時候,我們要讓學生充分地發現數學的學科魅力,雖然說,數學是一門極其嚴謹,絕對客觀的學科,但是,真正懂得數學的人知道,數學的美麗遠遠勝過其他的學科。我們在課堂上向學生教課的時候,每當遇到一個新的概念,新的公式,我們要向學生展示這個新的概念,新的公式的背后有多少數學家的故事,他們是如何在數字或者是圖形中,發現這樣一個接著一個的完美解釋的定理或者是公式。數學中每一樣東西都有它最完美的解釋,數學滲透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學校課程表的編排、運動員運動的幅度、衛星的運行軌道等無論是大是小的事情,都有數學的蹤跡,就這樣用數學自身的魅力逐漸滲入到學生的思維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自發的去學習數學,把數學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而不是讓數學變成強加給他們的負擔,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的學好數學。
二、舉一反三,通過數學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在學習中,相信很多人都很認可這樣一句話“學好數學就能學好其他的科目”。這句話雖然有一些絕對,但是也有一定道理,反映出數學的重要性,學好數學并不只是為了在考試中在數學考卷上分數,學好數學對于學生的能力也有極大的幫助,數學好的學生,物理、化學這種理科成績都是比較好的,這是因為數學對于學生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都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教學方式的靈活性,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不要過于刻板。數學是一項科學的科目,是一項開發大腦的科目,過于生硬,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同時,還要注重對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不要覺得學生什么都不懂,什么都需要老師的指導,多花一些時間沒關系,進度稍微慢一點也無所謂,一定要讓學生有自己思考的東西在腦子里,這些才是真正屬于他們的東西。舉個例子來說,在學習立體幾何的部分,有公理“一、二、三、四”,這四個公理說的是點線面之間的關系,非常的簡單容易接受,但是公理并不是全部,它只是立體幾何的根源,緊跟這四個公理之后的是一些定理和推理。這些定理和推論才是解決大部分幾何問題的關鍵,消化這些定理和推論才是重中之重,由此便出現老師的重要性。在講課的時候,首先相信你的學生,這些定理和推論固然繁瑣難理解,但是依靠他們自己,他們可以掌握一半的內容,你要負責的不是全部而是他們不懂的另外一半,只有經過他們的獨立思考,他們才會用心的將自己思考的內容放進腦子,再加上老師的補充,他們就會將所有的內容充分掌握,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三、注重師生關系,加強師生反饋
老師的教學活動并不是單項的,而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它并不是只有老師向學生講解知識,解答疑問,還有學生和老師之間互動。通過這種互動,老師與學生可以進行在學習過程中的交流,學生的問題和老師的問題及時得到溝通,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反映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安排,來保證教學活動的質量,學生根據老師的方法來調整自己的學習模式,不要做一些無謂的努力,讓自己的付出都不白費,能得到相應的收獲。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老師要充分利用作業來了解學生的接受程度。在每節課的結束后,根據課堂內容,安排一些題目,讓學生解答,來對學生的掌握程度進行摸底,看看他們對于本節課的知識掌握了多少。如果沒有時間就把這些題目加進到作業中,在第二天讓課代表收起來交給自己,我們通過批改這些作業,對學生的掌握情況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再根據這些來對下一節課的內容進行調整。如果學生的掌握情況不好,就再進行講解,加強鞏固。如果大部分學生都掌握的不錯,只有個別同學出現問題,那就繼續下一節課的內容,這些出問題的同學就在課下再對他們進行指導。在平時的課上課下也要與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交流,通過他們來反省自己在教學活動中是否存在問題,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善,同時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進行一些指導,幫助他們在高中巨大的學習壓力之下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學習,放松自己,排解壓力。
四、結合高考,緊跟高考形勢教學
高中的學習最終會在學生的高考成績中反映出來,很多學生總感覺高考很遙遠,覺得自己總有很多時間可以學習,對于自己當下的學習總是不緊不慢。
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發生,我們一定要在日常的教學中時時刻刻提醒學生,高考就在不遠處。讓學生時刻能感受到高考的緊張感,千萬不要覺得高考還遠,就對學習掉以輕心,每天要做到的努力一點也不能少。我們在課前備課的時候,在多媒體課件上安排幾道高考真題或者是高考題型,讓學生能利用當天學習的知識來解答。在知識的學習階段就可以感覺到高考的感覺,這樣在日積月累的影響下,高考的思維就會融于學生的日常當中。當高考真正來臨的時候,不需要老師刻意的引導,學生就會對高考產生一種興奮感,這種興奮感會幫助學生的發揮,取得優異的成績。
最后,作為一名老師,“傳道、授業、解惑”,這是我們的本職所在,我們在陪伴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與學生之間有著微妙的感情,也許我們不會記住每一名學生的樣子,但是學生會記住和老師在一起奮斗的青春,希望作為一名老師,我們能夠幫助所有的學生擁有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