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彩霞+龐雪娜+孔維芝
摘 要:城市綠化建設作為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舉措,對于改善城市環境,調節城市生態平衡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健康、環保的居住空間。然而在以往的綠化工程中,移植樹木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使得資源被白白浪費,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本文將論述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技術要點,并提出養護管理的關鍵措施,以期提高樹木成活率,更好地為城市的發展服務。
關鍵詞: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養護管理
中圖分類號:S72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74
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居住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不僅需要高科技產品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務,更需要綠色、健康的樹木來維持生態平衡,以實現城市發展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城市綠化建設就是實現這一理念的有效措施,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給人們帶來藝術與美享受時,給城市也帶來勃勃的生機和活力。但是在綠化樹木的移植栽培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樹木的存活率不高,嚴重影響了綠化質量。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將對綠化樹木的移植栽培技術加以剖析,以供相關工作人員參考和借鑒。
1 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技術
移植前準備工作。在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之前,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包括樹種的選擇、移植地點的選擇以及土壤的處理等,這對于提高樹木的成活率至關重要。通常情況下,要根據城市的氣候環境選擇合適的樹種,如果樹種的存活環境與城市環境相差甚遠,無疑會降低樹木的存活率。常用的綠化苗木有喬木和灌木,喬木的樹干要挺拔,樹皮枝葉上沒有明顯的病蟲害痕跡;灌木的根系要發達,完整密實,枝葉形態優美,長勢良好。移植地點要保持整潔、干凈,沒有明顯的雜物,土壤中沒有農藥和化學藥品的殘留,且具有完善的排水設施。接下來要對土壤進行處理,為樹木的移植創造良好的條件。可以采用局部整地的方式,先澆水,再壓實,最后向土壤中施加肥料,以改善土壤環境,增加土壤的容蓄能力,為樹木生長提供養分。
移植時間及斷根處理。一般來說,綠化樹木的移植時間應該在開春之前或立秋之后,此時樹木處于休眠期,對外界環境的反應遲緩,能夠抵抗溫度的劇烈變化,大幅度提高了樹木對環境的適應力。在對林業綠化樹移植過程中,關鍵的措施就是斷根處理,斷根處理也是林業綠化樹木在移植中最為復雜的過程。樹木在移植前需要對根部進行挖掘,進行斷根作業,保證根部擁有一定數量的土壤。對不同品種的樹木進行斷根處理時,采用的處理技術也有所不同。喬木移植的坑穴直徑應該是根部直徑的10倍左右,移植前要剪掉枯萎、腐爛以及生長不良的根系,枝葉要剪除一半以上,還可以提前進行斷根處理,促進樹木根須的生長。灌木則可直接帶土球移植,無需修剪根系,只需對枝葉進行簡單修剪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品種相同的樹木采取的斷根處理措施也有著巨大的差異,需要根據土壤條件及氣候環境靈活處理。
2 養護管理
綠化樹的移植只是第1步,此時樹木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弱,極易出現病害甚至死亡,要想保證其成活,后續的養護管理必不可少,只有保證養護管理質量,才能鞏固和加強樹木移植效果,提高樹木的成活率。
水分管理。水對樹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足夠的水分才能保證樹木的茁壯成長,但是過量的水分會造成樹木的根系腐爛,反而加速樹木的死亡。在灌溉時必須要嚴格控制水量,既要滿足樹木生長要求,又不能使土壤表面積水,這就需要根據天氣變化采取相應的措施。當天氣炎熱,降水較少時,要縮短灌溉間隔時間,加大灌溉量,并向樹干、枝葉上灑水,確保水分充足;在降水量較多的季節要減少灌溉量,并將土壤表面的積水及時排出,防止水流腐蝕根系或者成為病蟲害傳播的媒介。
根須處理。根須是樹木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渠道,發達的根須能夠提高樹木的生命力,使其更好地抵御外界環境的侵襲。樹木在移植后根須往往處于衰弱狀態,導致樹木的吸收能力大幅度削弱,長此以往樹木將會逐漸枯萎、死亡。為了提高樹木的成活率,可以在移植后噴灑有助于根須生長的藥劑,促進根須加速生長,將多余的枝葉剪除,減少營養成分的消耗。
扶正培土和補充修剪。由于移植樹苗的根系不穩固,遭遇降雨、大風或是人為晃動等情況,易造成樹木的死亡。因此,在后期的養護管理中,要注意及時進行培土加強樹根生長環境的穩固性。要對樹木進行補充修剪,減少營養流失,對樹木周圍的雜草進行清理,以免其與移植樹苗爭搶營養,不利于樹木成長,還要注意的就是病蟲害的危害,要及時噴灑藥劑,以保障樹木不會輕易被病蟲害侵擾。
3 結語
林業綠化樹的移植栽培給城市增添了一抹濃重的綠色,促使城市向著生態化、節能化的方向發展,要不斷研究創新移植栽培技術,加強后期的養護管理,提高樹木的存活率,建設綠色的生態家園。
參考文獻
[1]白敏勝.關于林業綠化樹移植栽培技術的探析[J].農業與技術,2016(2).
[2]李貴遠.綠化樹移植技術在現代綠色城市建設中的應用[J].城市地理,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