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德泉
摘要:效率是課堂教師的重要基礎,問題是引發學生思考的有效誘因,高中物理重視課堂提問,創造性的設置問題,對提高高中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效課堂;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課堂提問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教學效益,恰當選擇質疑、設問教學方法,可有效啟迪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目前,在新課程所倡導的素質教學前提條件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與課堂提問(設問)教學模式直接掛鉤,從學生的學習需求方面出發,創建符合教學需求的提問式教學體系,這對學生的綜合發展及課堂教學效益具有肯定作用,值得廣大教師及研究者不斷深入探索與研究。
一、設計課堂提問,注重導入式教學
1.合理開發教學資源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學資源主要以教科書、計算機、視聽光盤、實驗室等方面內容構成,教師需要合理開發、利用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濃厚的教學氛圍,完成新課標素質教學目標。立足于《牛頓第一定律》課件內容,明確“伽利略、亞里士多德所提倡的運動和力的關系”教學目標,教師結合教材、網絡課件、實驗器材等課程資源,引入“車不推就不走、門不拉就不開”常見現象,設置“力與運動的關系探究”問題,轉用多媒體視頻資料和簡單物理實驗,便于引發學生的合理猜想,具有深入考究教學特征。
2.引導自主獨立思考
針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實際問題,采用引導型設問方式,注重“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階梯式設問特點,引導學生自主獨立思考問題,可有效實現“透過現象看本質”物理教學終端目標。以“牛頓定律的應用”例題為例,設置引導型設問教學模式。例題內容如下:已知水平面物體的質量達到5kg,當水平拉力F=10N時,物體呈水平方向勻速運動,求解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在提出此種問題后,教師分別就摩擦力、傾斜角度、斜面光滑程度等依據,導入其他類似物理問題,可有效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益。
二、實施課堂提問,彰顯高效益教學
1.開展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一直都是簡單、有效的教學方法,利用實驗器材、實驗工序等的教學輔助工具,展現形象生動的教學模型,并結合激趣型設問,便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基于高效課堂實施標準,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自行車行駛視頻資料,向學生提出“你們指導自行車是如何加速的嗎?又是怎樣使自行車減速的?利用腳踏板來給車輪提供動力作用,急速剎車致使車輛減速的實質又是什么?”等相關問題,重新演示了伽利略實驗:在兩個斜面上,將小球放置于左邊斜面之上,放手后小球從左邊斜面上滾到右邊的斜面上,持續進行此動作,并猜想小球有摩擦力的情況下的理性運動狀態[2]。經由教師總結小球運動規律,提出加速、減速與運動的探究原理,論證課堂教學所提問題的合理性,可輔助學生了解章節知識點。利用雙斜面實驗論證方法,引發學生思考“物體摩擦力的大小與釋放點到上升最高點的高度差是什么關系?排除摩擦力,物體會上升到多高的地方?”,滿足“實驗(事實)+邏輯推理”課程培養需求,提升課堂教學效益。
2.轉用合作學習
在實踐教學中,融合應用型設問方法,開展合作學習教學實踐活動,做到學以致用、學有所用,將物理知識的學習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具備較強的實用價值。結合牛頓第一定律知識點,為論證“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定理,將日常生活中的車輛暫停原理、車輛勻速運動等現象融入小組實驗中(準備小車、木板等器材,當小車達到啟動狀態后,車上的木板隨之呈現出向后倒的趨勢),引導學生解析“在施加推力前,小車和木塊的狀態如何?當小車施加推力后,小車和木塊會出現什么變化?”實驗問題,從而完成課堂提問所規定的教學目標。
三、評價課堂提問,拓展全方位教學
1.創設問題情景
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方面來考慮,課堂提問(設問)的評價模式與其問題應用情境息息相關,遵循針對性、適用性、啟發性設問原則,創設具有趣味性的問題情景,達到突破教學難點的功效。綜合考慮定律的應用問題,通過視頻展示(鐵鍬揚沙、氣墊導軌上物體近乎勻速運動),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沙可以被揚出去?為什么車上物體被反倒?你能例舉出生活中其他與慣性有關的現象么?結合伽利略所應用的科學推理方法,鼓勵學生圍繞設想問題,自制理想斜面實驗器材,論證“用手推車,車前進;反之則停止”常見實驗現象,創建濃厚的問題引發式氛圍,將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3]。
2.完善評價機制
針對課堂提問教學情況,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評價機制,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啟發學生進行積極思考,緩解學習枯燥及疲勞程度。在牛頓第一定律知識點講解過程中,運動和力的關系一直都是物理學界重點關注的對象,由伽利略理想實驗探究至今,得出了“運動物體減速的緣由與摩擦力具有直接關聯”等相關結論,教師可結合物理知識競賽、物理實驗“對號入座”活動等輔助性教學手段,依據設問情境及猜想論證(質疑假設、科學猜想“運動狀態下的球沿著斜面滾動狀況且與摩擦阻力的內在關系”),為學生提供合理等級的評價內容,激發學生的求學求知欲望,形成“全民問答”教學環境(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表達意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物理知識應用能力。
總結:
綜上所述,課堂提問(設問)教學具備高效、便捷的價值優勢,值得引入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便于優化課堂教學效益。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遵循設計課堂問題的基本原則——圍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從“設計—實施—評價”三個方面來考慮,秉持服務于學生和課堂教學的理念,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張海豐.淺議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3(06)
[2]宋丹丹.高效物理課堂教學愿景實現的障礙與策略[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14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