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杰
摘要:在傳統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側重對知識點的講解以及學生對知識點的運用能力,但是教師通過考試對學生進行知識檢測時會發現教師會在一些簡單的知識點上出現低級性錯誤,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便是學生在做題時沒有仔細觀察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或者是在學習時對于一些相似的概念沒有辨別清楚。針對此種狀況,教師在教學時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在做題時學會仔細審題,不在因為粗心為失去分數。并且在新課改中,相關教育機構提出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化學;觀察能力;教學策略
高中生在長期的學習下,腦海中會出現一種定向思維,學生的解題思維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故學生在遇到一些創新題型時會以一種定向思維去進行思考,不會靈活轉變自己的解題思維,在這樣的定向思維下,學生也很容易忽略一些題目中的小細節。并且在做題過程中,一些學生會因為趕時間而粗略閱讀題目,從而忽略題目中的一些已知條件或者看錯單位導致題目出錯。在高中化學學習中,有著很多相似的概念或者實驗器材,學生需要準備記住一些物質的特性以及區分實驗器材,但是由于學生在平時學習時沒有仔細對知識點進行對比觀察,導致在做題時便記混知識點。根據以上種種狀況,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在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在學習時將知識點進行仔細的比較,在做題時仔細分析題目,提高學生做題的正確率。
一、巧設實驗教學
在很多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注重向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從而忽略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大部分教師覺得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是一件很浪費時間的事情。在新課改中,教育部門著重提出了這一點,教師在教學中要摒棄傳統教學觀念,在理科教學中增加學生的實驗課程,讓學生通過實驗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因此,在當今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實驗教學是教師的重難點,教師在實驗教學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而且還能通過讓學生觀察實驗器材以及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實驗現象的差別以及一些實驗器材的具體區別與使用方式的不同以及作用的不同。讓學生在實驗中拿著實物以及觀看真實的實驗現象比教師在課堂中單純的用文字講述更具有教學效果,實驗教學可以將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形象具體的操作。
例如:教師在讓學生做“去除雜質”為主題的實驗時,可以讓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且完成以下問題:“請同學們通過做實驗觀察蒸餾、分餾、分液這三者之間的區別,分別從器材、功能、使用環境、現象這幾方面進行分析”,對于這一個問題,學生在進行實驗時便會仔細觀察并記錄實驗過程中蒸餾、分餾、分液過程中所使用的器材、使用環境及發生的現象。通過在實驗中仔細觀察學生便會得出“蒸餾一般是得到一種單一的成分,分餾可以做到分離沸點不同的幾種成分,而分液則是通過物質之間的溶解性對兩種物質進行分離”。通過這種方法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合理講解案例
學生在做題過程中經常出現粗心大意的情況,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學生在教師長期呆板的教學小形成了定向思維,故教師在講解案例時,要注重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點的思維能力以及讓學生養成仔細審題的習慣。教師在講解案例時,對于一些具有隱藏條件的題目,教師不能直接將隱藏條件說出來,而是應該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分析出隱藏條件,只有讓學生不斷的分析才能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題目“A、B、C三種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相連續的三個不同的周期,原子序數C>A>B,其中B的次外層電子數為2。A的次外層電子數與B、C不同,A與B的族序數之和等于C的族序數。已知A的氫氧化物難溶于水,B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是種強酸。則A、B、C各為何元素?”時,對于這一題目,其中暗含多種隱藏條件,教師在講解時要引導學生根據元素B、A的性質推導出物質B是N,A是氫氧化物,根據這些條件以此推導出最后結果,同時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督促學生寫化學日記
隨著新課改中提出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這一教學目標,一些教師便創造出一種新型的教學策略——化學日記,通過讓學生寫化學日記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寫化學日記便是要讓學生在平常生活中觀察周邊的事物,然后選取自己認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現象記錄在日記中,并且對這一現象進行分析,若是學生在生活中觀察能力較弱,教師便可以指定一種現象讓學生去觀察,一次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中指定一種現象“請同學們回家觀察家中的黑白照片,并且分析黑白照片中的黑色是什么物質?”教師為學生指定一個現象便可以讓一些觀察能力較弱的學生有針對性的去觀察,通過學生的觀察以及查閱資料,學生會得出結果“黑白照片中的黑色物質是銀”,得出結果后便將觀察過程、結果以及其中原理寫進日記中,這種方法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結語: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實驗教學以及對在講解案例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里和讓學生寫化學日記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這幾種教學策略對于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是一些教師在使用這些教學策略時并不能取得預期教學效果,這是教師所教學的對象不同的緣故。故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對教學策略進行適當的調整,讓學生能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學習。并且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以及自身的教學經驗創造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策略,在實行中不斷的完善,以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易斌.改革開放30年中國基礎教育英語課程變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葉裕濤.淺談語文課堂的“合作學習”[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