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軍
摘 要:健康融洽的班集體心理氣氛能使學生強烈體驗到在集體中的歸屬感、安全感、滿足感和責任感。我們在工作中要注意集合學生群體、教師團隊、環境三個重要因素。把握好學生群體是建設優秀班集體的根本條件,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是建設優秀班集體的關鍵條件,和諧環境是建設優秀班集體的有力保障,這幾個因素相輔相成,就能建設形成有利于學生個體發展的優秀班集體。
關鍵詞: 優秀班集體;建設;教師團隊;教育環境
一個學校中的班集體猶如社會中的家庭,眾多家庭和睦、樂觀、積極向上,社會集體才能和諧發展,學校里各個班集體健康、優秀,才能合成一個意氣風發、奮發向上的大集體。
班集體是學生最熟悉、最直接的生活空間,是學校各項工作的出發點與立足點。一個班集體一旦形成,就會產生一種特定的心理氣氛,這是班集體共有的心理反映,班集體共有的行為方式是這種共同的心理反映的外在表現,班集體心理氣氛有形或無形地影響著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健康融洽的班集體心理氣氛能使學生強烈體驗到在集體中的歸屬感、安全感、滿足感和責任感,并容易接受集體的目標、態度和價值觀,保持積極進取的樂觀情緒,激發學習的動機;而渙散、冷漠和缺乏關懷的班級心理氣氛會使師生之間或同學之間產生誤解或隔閡,有時甚至會出現消極或敵視的行為,引發厭學或反集體情緒等,可見班集體建設的成敗對個體的作用是巨大的。班集體甚至還通過對那些從眾的學生給予獎勵,而對那些違反集體行為規范的學生給予批評或懲罰,從而影響學生個體。教師利用好集體的壓力完全可以改變個體的不良行為。
可見,優秀班集體對學校、對學生個體的重要性。我們在工作中注意集合學生群體、教師團隊、環境三個重要因素的相輔相成,就能建設形成利于智障學生個體發展的優秀班集體。
一、把握好學生群體是建設優秀班集體的根本條件
1. 讓學生在班集體中獲得歸屬感
馬斯洛在他著名的“需要層次理論”中提到,人都有歸屬和愛的需要,希望能與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聯系或關系,如結交朋友、參加一個團體并在其中獲得支持和認可,這是個體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基礎需要。學生也不例外,需要建立對班集體的歸屬感。所謂班級、學校歸屬感是指“學生感覺到自己是班級或學校中重要的一員、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認為有價值及與他人成為一個整體的一種情感”。
現在的學生大都過分依賴父母,要讓他們在班級中產生良好的歸屬感在于平等對待每一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創造公平的教學環境;對每個學生保持一定的期待與關注;組織開展一些班級活動,幫助學生在班級合理定位,并相互幫助。良好的班級歸屬感有利于學生正確行為的塑造和健康人格的培養,也有利于教師對班級和學生的管理。
2. 讓學生充分信任教師,獲得安全感
信任是建立一種關系的基礎,如果說一種關系沒有信任可言,那做再多的也就只是浪費時間而已。教師是學生心目中有著特殊意義的人,每個學生其實都期望得到老師的喜愛和肯定,對于學生的反常行為,我們應該進行必要的批評和教育,幫助孩子明辨是非,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和習慣,讓學生感到老師既可親又可敬,對老師產生充分的信任與期望。
要建立這種讓學生有安全感的師生關系,是要付出巨大勞動,花費許多精力的。我們要關心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康,注意觀察他們的心理變化,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認真傾聽他們的心聲。用我們的力量、我們的思考、我們的明智、我們的信念和我們的情操去鼓舞帶動他們的思想和情感。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會真正成為有效的教育,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
二、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是建設優秀班集體的關鍵條件
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在一個培智教育的班集體中是學生聚焦的中心,是一個完全徹底的活動策劃者與組織者,更是一個優秀班集體的鮮明旗幟。他們需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依據一定的原則,系統地規劃學生在校、在班級中的學習生活,協調安排各方人與物、各段空間與時間,使班級中一切利于教學,以便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目標。這些絕不是任何教師都能輕松、簡單地做得到的,只有具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把一個情況不一的班集體建設成為一個優秀的班集體。
1. 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德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教學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苯處熋刻烀鎸δ敲炊嘈愿窀鳟惖膶W生,需要正確地認識他們,以平常心看待每個學生,使自己擁有健康的人格,千方百計地創造一個充滿愛的教育環境,愉快地開展工作。
想要從事好教育,需要高度的責任心和拳拳的愛心,教師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工作中只有自覺主動,認為都是自己應該盡到的責任,才能在班級管理中把份內的各方面事情做好,及時、迅速地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以及班級的事務性工作,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自己的教育對象。
2. 專業的功底、有效的教學
教育面對的對象情況越來越復雜,學生的興趣愛好各異,沒有專業的知識,每天在教室中面對學生不停地跑來跑去、面對學生的不理不睬、面對他們隨時爆發的情緒,你又有什么辦法來搞好教育呢??梢哉f,沒有專業的知識不僅無法在學生面前開展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更無法科學地幫助學生進步。
3. 和諧的溝通、積極的合作
班集體教育中一位教師要把自己的“獨奏”變成集體的“合奏”,讓兩個手十個指頭都來彈奏同一首曲子,就必須努力做好溝通協調工作,讓一切力量都能積極地合作,勁往一處使。
教師必須與其他教師、與學生家長、與相關領導、與學生、與社會其他相關人員等多個方面進行溝通協調。要做好這個工作,教師就要樹立正確的觀念,甘愿盡義務、忍辛苦、講奉獻,堅持一切以有利于學生成長為出發點和目標,堅持把主動做好溝通協調工作為自己份內的的職責與義務。在溝通時,堅持對同行、對學生、對家長、對社會各界人士采取朋友式的平等態度進行,積極營造各方良好互動的氛圍。
4. 多能的才藝、廣泛的愛好
優秀的教師應該是一專多能、多才多藝的,不僅有豐富而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其他多方面的技能。對自然、社會、歷史等諸方面的知識都要有所涉獵,對人們平常的生活要更多關注了解,對學生的學習、紀律、衛生、文娛等班級常規活動更要熟捻于心,這樣才能更好地帶領學生開展各項集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教師應該盡可能地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興趣愛好,最好是有若干項專長,因為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組織者、管理者、帶領者,工作中少不了各種各樣的活動。能文能武、善講能畫、會唱會跳,只有具備了這些條件,教師才會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才可能把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寓教于樂、靈活多樣,達到更加良好的教育效果。
5. 穩定的心理、堅韌的意志
只有自己是一團火,才能照亮別人。班級管理工作中必然會面對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與糾結的情況:學生時時刻刻需操心,需要不停地提醒;同事偶爾會對你產生一些非議與貶斥;家長有時會對你責難與抱怨;社會會對你產生特別高的要求與期望……這時教師需要有穩定的心理與堅韌的意志,以忘我無私的工作、不計個人名利的品格對待事業,以宏大廣博的愛心面對全體學生,克制自我、遇到困難不退縮,以冷靜沉著的情緒來對待各種問題。
在正確對待困難的同時,我們需“吾日三省吾身”,每日從自己的語言行為、方法措施、待人處事等各個方面進行自我檢查、自我剖析、自我批評,有不妥之處,及時糾正,及時調整,長此以往、堅持不懈,從而使自己達到更加完善的境界,更加充滿生機活力。
6. 較高的技巧、創新的能力
要想班集體具有自己的特色,就要在工作方式上有突破,在工作思維上有新的理念,在活動形式上豐富多彩。一句話,就是要教師有創新的精神與能力,使方式不落俗套、使工作卓然有效。
在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吸收、加工、存儲、應用各種信息,不斷地學習新知識,研究新課題。教育的過程決不能只固定在課堂上,可以是在生活中、在校園的任何角落、在社會的任何基地、工廠等,讓學生在生活中、在實踐中多感官、多渠道地去感受、尋找、探索、體驗、分析、思考甚至討論等。
三、利好環境是建設優秀班集體的有力保障
1. 家庭教育至關重要
每個孩子的教育都不僅是學校教育,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家庭教育能使孩子得到良好的發展,就能使優秀班集體的建設輕而易舉地實現。因此班級工作中要教育家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科學適度的教育方法等。
教育家長要面對現實,以健康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孩子,既不能悲觀失望、自暴自棄,又不能溺愛遷就、百依百順,更不能歧視嫌棄、任其發展。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和家庭的溫暖,尊重、親近學生,多給予其平等參加家庭生活的機會和權利。如一起說話交流、參與家庭事務、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外出社交活動,等等。
2. 需要相關的硬件設施做支撐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根據《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標準(試行)》的相關規定,一個普通的教室需要配備多媒體教學硬件與軟件、學生綜合評價軟件等,而且學生也需要相關的功能用房,有了這些硬件,教師才能更輕松、更自如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3. 學校領導的適當關注是動力
在班集體的建設中,學校領導不僅在目標、責任上對班集體要進行規范,更應該在情感上給予更多的關注,把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有效地結合起來,使班集體更有活力。學校領導應經常深入班級,了解班集體的各種情況,對班集體中遇到的困難,應盡力想辦法解決,特別是注意改善師生的生活環境,給予師生更多的展示舞臺,對班集體中開展的各種活動給予一定的關注,如參與、檢查、建議、督促、獎勵等,這些都會給予班集體一種力量,促進班集體的成長。
4. 重視社會環境的影響
我國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說明,古人對社會環境非常重視?!敖煺叱?,近墨者黑”這一成語也說明了社會環境對人的巨大作用。人們對兒童接受教育的正確態度、政府對教育的理性認知與正常履職等,這些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社會生活習慣,從而較輕松地融入正常社會,而不良的社會環境則會讓我們的教育舉步維艱。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善于捕捉并利用有益于實現教育目的的社會環境,克服無所作為的思想,積極尋找可行性途徑與社會各方面達成共識。
總之,一個優秀班集體的建設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學生、教師、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多層次的長期打磨。為了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我們需不懈努力,讓他們生活在朝氣蓬勃的班集體中!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縣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