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云+胡啟洲+王建宇
摘 要: 以大學生學業指導改革為導向,圍繞翻轉課堂的起源及定義分析,從大學生學業指導現狀入手,結合案例分析了翻轉課堂運用于學業指導的可行性及其優勢,并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及建議,以期為提升我國高校大學生學業指導教育水平提供借鑒。
關鍵詞: 翻轉課堂 學業指導 “95后”大學生
一、高校大學生學業指導現狀
學業指導是指高等院校針對學生學業方面所提供的指導和幫助[1],其涉及領域覆蓋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多個方面??茖W合理的學業指導可借助高校的教育資源優勢和教育全面性,客觀全面地反映學生的能力與興趣,為學生“量身定做”符合其個性發展的培養評估模式。
學業指導思想最初發源于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早期辦學模式,由于教員由牧師擔任,因此教員們兼具教學與素質培養的雙重職責。在教育發達國家,高校學業指導已經形成了系統化、規范化、普遍化的培養模式,對教育發達國家的人才培養具有極大的積極意義。
美國于1979年成立了“全國學業指導協會”(National Academic Advising Association),創造性地提出了“診療型”和“發展型”兩種學業指導模式;英國于1997年設立了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局(QAA),通過科學、專業的體系對本國的學業指導進行評估。英國國內以導師制為主要學業指導模式。導師對學生進行專門的跟蹤指導,共同制訂符合學生特點、滿足學生需求的個性化教學計劃,同時定期舉辦研討會,老師與學生一同討論,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目前,大部分西方國家建立了較為科學、完善的學業指導體系,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個性化的學業指導,幫助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大學生自身能力和素質。
近年來,國內教育領域也在借鑒國外先進的教育方法,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全方位的、有計劃的學業指導。但由于起步晚,缺乏經驗,同時傳統教育根深蒂固,大多數高校依然存在內容單一匱乏、缺乏長久性、理念混雜等問題,無法系統地開展學生的學業指導工作,建立制度完善、輸出成效穩定的指導模式。因此如何立足實際,創新學業指導體系是國內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創新開展符合中國國情和大學生需求的新型學業指導工作是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新要求和新挑戰。
二、翻轉課堂模式概述
國內外的研究學者大多從實踐流程的角度與學習本質過程兩方面來定義翻轉課堂。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一種“反轉課堂式教學模式”,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胺D課堂”在美國廣受推崇,甚至被稱為大勢所趨的課堂革命,而在國內尚屬于起步探索的階段。
自從2007年由美國教師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創立以來,翻轉課堂的理念受到了越來越多教育者的青睞,并初步成為北美教育改革的新浪潮。近幾年,翻轉課堂漸漸成為全球教育者共同關注與研究的焦點。目前,國外對于翻轉課堂的理論研究已有一定深度,教學實踐也日趨成熟。理論研究主要集中于翻轉課堂的理念與內涵、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的對比及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和實施策略等[2],涉及領域涵蓋數學、機械工程、經濟學等眾多學科。創始者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于2011年出版專著《翻轉你的課堂:時刻惠及課堂上的每位學生》(Flip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3]。作者介紹了多年來開展翻轉課堂的經驗,總結了相關理論成果;意大利學者Marco Ronchetti[4]研究了如何使用網絡視頻取代傳統教學模式,總結了相關的方法、策略及教學手段;美國教育技術專家Jeremy F.Strayer[5]進行了傳統課堂與翻轉課堂的對比研究,在比較中驗證了翻轉課堂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協作能力能方面有獨特的優勢;邁阿密大學的Lage和Platt[6]以微觀經濟學為例開展翻轉課堂,以此介紹其應用翻轉課堂的方法、理念與效果。
與國外相比,國內對翻轉課堂的研究與實踐尚處于起步階段,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翻轉課堂的理論探討與其模式設計、構建方面。張金磊[7]等對國外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的案例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構建出翻轉課堂的一般教學模型;鐘曉流[8]等對翻轉課堂的理念進行深入探究,將其與傳統文化中的太極思想、布魯姆的認知領域教學目標分類理論等進行比較、融合,開創性地提出一個太極環式翻轉課堂模型;趙興龍[9]分析了教學改革中采取翻轉課堂模式的利與弊,指出了教師需注重翻轉課堂的適應性。這些先導性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價值,特別是對國內翻轉課堂的推廣與應用有很大的積極作用,同時為國內的實證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然而在實踐方面,國內的案例寥寥可數,具有一定影響的有重慶聚奎中學、常州外國語學校和南京行知中學。重慶聚奎中學投資搭建了網絡視頻和學習管理兩大平臺,同時為每位學生發放平板電腦觀看網絡教學;常州外國語學校的老師將課程錄制成短小的視頻并發到互聯網上,讓學生在上課前自學課程內容;南京行知中學則借助互聯網教育平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0]。總的來說,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教育領域鋒芒初露,尚有巨大的潛力,它的“本土化”工作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實踐。
三、翻轉課堂指導大學生學業體系的可行性分析
(一)高校大學生學業指導的困境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2004年頒發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見》中指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目前大學生的學業需求日趨多元化、全面化。傳統的教育模式趨于表面化、形式化、廣泛化,不能針對學生個人的發展訴求創造有利環境,導致學生難以在魚龍混雜的信息中甄別出正確的內容,使學生形成錯誤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借助學業指導這一新載體,將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作為主要關注點,為學生提供可以大膽創新、靈活實踐的平臺,幫助學生全面發展,滿足學生的發展訴求,構建針對性強、效果顯著的大學生人才培養體系。
如今“95后”正逐漸成為高校大學生主體,他們被稱為“玩得酷,靠得住”的一代,信息超載與知識爆炸、信息碎片化與學習惰性化愈演愈烈。要想在動蕩分化、變革創新的時代浪潮中求新求變,開拓進取,教育工作者就必須“出新招”吸引住他們,激發他們自主學習,拓寬知識的深度與廣度。
(二)翻轉課堂運用于大學生學業指導實踐的優勢
高校開展“翻轉課堂”大學生體驗分享活動,是指多種類型的學生自主參與到思政教育、專業學習、科技創新、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就業創業等高校大學生學業發展領域,自主學習并體驗式分享,互幫互助,共同研究解決大學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挑戰及其他現實面臨的問題。它在實踐中深受學生歡迎,適應人才培養的形勢要求,呈現出以下優勢:
1.尊重學生個性發展
翻轉課堂教育模式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發揮朋輩幫扶作用,共同進步、全面發展,努力營造和諧校園氛圍。學業“學霸”、科創先鋒、服務榜樣、升學典型、勵志之星、文體特長、詩歌奇才、丹青高手、特色社團等多類學生典型積極參與,擔任“翻轉課堂”主講人,分享經驗、講授知識、考前輔導、特色展示。前蘇聯作家法捷耶夫曾說:“青年的思想愈被榜樣的力量所激動,就愈會發出強烈的光輝?!彼茸鹬貙W生個性發展,提供特色展示舞臺,又充分發揮典型示范、朋輩幫扶作用?!胺D課堂”的內容來源于學生,貼近學生實際需求,學生們“感興趣、想參與、可操作”,從根本上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實現了“身邊榜樣,前行力量”。
2.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翻轉課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有效利用碎片時間,提高學習實效,切實增強高校育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生從專業學習、主題實踐、技能培養、文體活動、公益志愿等方面設計內容,將“翻轉課堂”錄制成短視頻,發展“異時異地”與“隨時隨地”相結合的創新型多元即時互動模式,利用網站、微信、微博、QQ、APP等新媒體,將“翻轉課堂”內容有效傳播給身邊學生,充分利用碎片時間,把握學習主動權。它鼓勵學生用發現的眼光、熱情的心態、有效的途徑去體驗分享信息與知識,互幫互助,即時克服困難,尋求合理解決方式,從而有效整合多種資源,培養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
四、翻轉課堂運用于大學生學業指導實踐的具體操作
翻轉課堂應用于大學生學業指導的整個過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完成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教師要調整心態,轉變理念,在觀念上認同“師生地位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消除等級觀念,從擁有近乎絕對的話語權中釋放出來,不再是知識的權威傳授者,而是協助學生自主學習、解惑釋疑的指導者。
(一)學業指導內容體系分層
構建一套整合學校資源、反映學生能力和興趣、符合學生個性發展需求的較為完備的大學生學業指導體系,它應包括“診療型”、“預警型”、“發展型”三類學業指導模式,從專業學習、主題實踐、技能培養、文體活動、公益志愿、心理健康教育等涉及高校大學生成長發展多方面設計內容。“診療型”模式主要幫助學業困難、心理困難、家庭困難三類典型困難學生當前存在的學業問題,對癥下藥,為其提供科學合理、細致關懷的學業指導對策;“預警型”模式能夠及時發現學業一般的學生潛在的學業問題,并打下“預防針”,讓學生能夠及時規劃調整,并取得進一步發展;“發展型”模式則是為學生提供成長發展類指導內容,以期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
(二)多元典型分享者選塑
積極選拔培養學業“學霸”、科創先鋒、服務榜樣、升學典型、勵志之星、文體特長、詩歌奇才、丹青高手、特色社團等多類學生典型,參與學業指導互動系統,擔任翻轉課堂分享主講人,分享經驗、講授知識、考前輔導、特色展示,將“翻轉課堂”錄制成10—20分鐘左右的微視頻,利用網站、微信、微博、QQ、APP等新媒體,有效傳播給身邊學生。微視頻短小精悍,融PPT講解、影視教學、在線自測等教學元素為一體,可以快速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刺激探究心理,順利完成知識傳遞的任務。以南理工自動化學院2012級學生為例,“學霸”們借助微信平臺,錄制發布微短視頻,分享重點知識備考點,指導同學們進行考前復習,大大降低了年級掛科率;社團達人則通過微視頻向同學們展示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與才藝表演,讓同學們的視野更加開闊。
(三)師生多元即時互動交流
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課堂上可以采取“任務導向”模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并分配一定的任務,小組成員需在規定時間內共同協作完成任務。這些任務可以是“扮演”老師講授書本知識,可以是針對某一問題進行討論,也可以是完成一項主題活動等。此外,在實施過程中允許學生互相提問、相互評論,結合學生滿意度測評,給予一定激勵,反饋強化學業指導效果。一方面,可以使教師的角色由內容的呈現者轉變為學習的教練,讓教師有時間與學生交談,回答學生問題,參與到小組,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另一方面,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和借鑒,而不是依靠教師作為知識的唯一傳播者。在這里,大學生學業指導變成有意義的活動而不是完成繁忙的事務性工作,學生既培養了協作學習精神,又提高了創新能力。
五、結語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胺D課堂”作為一場學習革命,完全變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符合大學生個性化、差異化的學習需求,有利于強化高校大學生學業指導效果。雖然“翻轉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及其在高校實踐育人中的具體應用,還有待研究者進一步深入研究。但是在我國發展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翻轉課堂”模式必將產生深刻而久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組編.走進美國高校事務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王素敏,張立新.大學英語學習者對翻轉課堂接受度的調查研究[J].現代教育雜志,2014(3):71-78.
[3]Bergmann J.& Sams A.Flip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M].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2.
[4]Marco Renchetti.The VOLARE Methodology:Using Technology to Help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Lecture Model[J].TECH-EDUCATION,2010:134-140.
[5]Jeremy F.S~ayer.How Learning in an Inverted Classroom Influences Cooperation,Innovation and Task Orientation[J].Learning Environ Res,2012(15):171-193.
[6]Lage M.J.& Platt G.J.The Internet and the inverted classroom[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00(1):11.
[7]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8]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9]趙興龍.翻轉教學的先進性與局限[J].性中國教育學刊,2013(4):65-68.
[10]尹達.對“翻轉課堂”的再認識[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4(2):64-67.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5年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課題“研究生培養模式創新與保障制度研究”(課題編號:2015Y0501)、2015年江蘇省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會專項重點課題“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課題編號:15FYHZD10)、2015年南京理工大學教改重點課題“基于四創能力模型的自動化類人才實踐教育模式研究”、2015年度南京理工大學高教研究課題“卓越人才培養視角下研究生學業指導與評價研究”的階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