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摘 要:實驗教學是物理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傳統的物理實驗課堂過于強調教師演示過程,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實驗教學流于形式,根本無法滿足中學素質教育的需要。結合物理實驗教學遇到的實際問題,教師要立足新課程改革目標,積極踐行實驗教學改革措施,加強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能力、探究精神等綜合素質的培養,潛移默化中強化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該文基于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與重要性,提出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方法與對策,希望對改進與優化物理實驗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物理實驗 核心素養 內涵 重要性 路徑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核心素養”被提出并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作為中學物理教師,也要加強培養學生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以此作為教學改革的方向。概括來看,中學物理核心素養主要強調:積極的物理觀念、活躍的科學思維、深入的實驗探究以及認真負責的科學態度。因此,圍繞物理學科的特征與核心素養的內容,教師要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借助實驗教學手段激活中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提高物理課程教學的趣味性與有效性。
1 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與重要性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應充分了解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和重要性,便于教師有的放矢地落實教學改革措施。結合物理學科的特點與教學要求,核心素養的內涵包括四大方面:第一,物理觀念。物理學科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所以物理觀念應包括基本的物質觀念、能量觀念、運動觀念以及相互作用觀念等。在物理觀念的作用下,有助于學習者在腦海中加深對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和物理公式的理解與運用。第二,科學思維。以物理學科視角來觀察問題和思考問題,探究物理現象的本質、規律及關系。科學思維主要包括構建模型、質疑推理、科學論證共3個方面,在科學思維的指引下運用分析、推理、論證等物理方法獲得結論。第三,實驗探究。實驗探究的過程包括提出問題、事實證據、解釋交流等環節,即提出具體的物理問題并列舉假設,收集相關信息、整理證據,獲得結論,同時還要進一步解釋與交流實驗探究的過程與最終成果。第四,科學態度。在把握“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四大要素關系的基礎上,以認真負責的科學態度對科學技術形成初步認知。
通過分析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內涵不難發現,中學物理教學除了傳授基本理論知識以外,更要加強對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注重引導學生“學以致用”,讓他們體會物理實驗的樂趣與重要性;圍繞核心素養實施實驗改革辦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物理求知欲望,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另外,核心素養與物理能力二者相輔相成,一方面只有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才能真正增強學生的物理思維與物理能力;另一方面,學生的核心素養離不開物理學科知識的支持。因此培養核心素養符合物理教學改革需要,也是落實物理教學目標的必要手段。
2 完善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
2.1 創新實驗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在物理教學中重視實驗內容,創新實驗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學生加深物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提高實驗操作技能,也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有趣的物理學習情境,激活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思維能力。因此結合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筆者在物理課堂創新多樣化的實驗教學方法:首先,演示實驗與分組實驗相結合。演示實驗是物理實驗教學的常用方法,教師要注重演示過程的規范性、趣味性和有效性,恰到好處地提出問題誘發學生思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觀察實驗過程與實驗現象。除了演示實驗以外,還要以分組實驗的方法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自主設計實驗、操作實驗和觀察實驗結果,對物理概念及物理規律產生直觀認識,加深印象。其次,引入趣味性與探究性實驗內容。新課改要求中學物理教學要通過創新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的形式,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激活創新精神。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課堂主體地位,設計豐富有趣的實驗內容,讓學生主動思考、深入探究,在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中把握學習物理的真諦。例如學完“自由落體運動”的知識以后,筆者給學生設計了一個富有探究性的實驗內容,要求大家自己設計實驗步驟測量本地重力加速度水平。學生拿到實驗任務后,根據已學的物理知識點,整合實驗室的器械設備與原材料,設計各種簡單易行的實驗方案,通過不斷完善與調整實驗過程,獲得了可靠的測量結果。在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和操作過程中,養成了認真負責的科學態度,遇到難題時主動與老師和同學溝通,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再有,以課外小實驗促進學生動腦動手。一直以來,物理實驗教學都在教室或者實驗室完成,在物理實驗改革中,教師可ü櫓甕廡∈笛櫚姆絞餃醚諳質瞪鈧鋅故笛櫓譜鰲⑼瓿墑笛榭翁狻8菸錮斫萄У哪諶縈肽勘?考慮學生的能力水平、認知水平、興趣愛好等,設計有意義的課外實驗內容,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觀察實驗現象、運用物理知識,體驗實驗的重要性。
2.2 理論結合實際,實驗內容關聯現實生活
中學物理知識只有和現實生活相結合,才能體現其實用價值。所以物理實驗教學改革要多引入生活化的內容,將實驗關聯現實生活,介紹物理新理論、新技術,以此增強中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首先,教師要有善于觀察生活的眼睛,從生產和生活中尋找物理要素,圍繞中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實驗內容。如研究燈泡的燈絲材料,這在生活中每天使用,能激起學生的探究熱情。其次,物理教學要緊跟時代步伐,引入最新科技成果,吸引學生的興趣。改變過去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突破教材內容的限制,多給學生介紹先進的科技成果,如新能源的利用,讓學生感受物理給生活帶來的變化。再有,展示物理新理論與新技術,通過翻閱專業書籍、瀏覽網絡資源等渠道,隨時把握物理教育與物理技術的新動向,借助多媒體演示實驗的方法,增強學生的技術創新意識,開闊視野。
2.3 強化思維意識,提高學生科學素養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實驗既是學習物理的重要內容,更是學習物理的重要方法。有效的實驗教學有益于激活學生思維意識,提高科學素養。教師在設計實驗課程時,應把握以下3個原則:第一,實驗教學的內容要富有趣味性,能啟發學生的思維。例如在學習“機械能守恒定律”時,筆者給學生設計“鐵球與人體相撞”的實驗,學生被這個實驗的內容所吸引,迫切想要了解結果,探究積極性非常高;第二,實驗教學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二定律”時,筆者將傳統的演示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學生全程參與實驗操作,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第三,借助實驗教學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及邏輯思維。提高學生思維水平、形成科學素養是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也是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才能進一步理解和運用知識,思維是推動創新力的基礎保障。
總之,物理是中學教育的重要學科之一,對學生樹立科學觀、提高綜合認知水平意義重大。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既有利于落實學科教育目標,也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教師應重視物理實驗教學改革工作,從實驗內容、實驗方法、實驗形式等多方面做出努力,奠定學生在實驗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圍繞學生能力增長為教學目的,通過高效率、高質量的物理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岳耀國.物理實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J].赤子(上中旬),2015(18):278.
[2]李鴻.抓好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科學素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1(1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