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榕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高等教育體系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對于大學生的就業環境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下,很多大學生將就業的壓力轉變為學習的動力,在即將畢業走入社會時選擇了考研,一時掀起了“考研熱”的高潮,考研也成為了很多大學生的圓夢之道。該文從體育專業的角度,對大學生攻讀碩士研究生的相關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體育專業 課程改革 現狀分析
不少專家學者通過對考研熱現象的研究發現,考研已經從校園現象轉變為一種社會現象,考研對于學生產生的深遠影響,已經不僅僅是個人學歷和專業水平的提升,更加在高校和社會中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促進大學生養成積極向上、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考研現象是學生學習欲望的直接體現,但是過于發酵的“考研熱”已經在高校內形成了較大的影響,除了可以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外,也影響和干擾了大學的正常教學秩序、影響了大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同時還造成許多大學生形成一種功利思想。
1 動機分析
在考研動機上,許多專家學者對考研動機主要歸納為以下幾點:一是學術型,這類考生是出于對專業的熱愛和對學術研究的興趣,他們將考研、成才與事業聯系起來,把個人愿望融于神會發展的需要當中,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二是提高型,這類考生考研目的是為了獲得雄厚的競爭資本,希望以更高的文憑來謀求更好的工作;三是趨熱型,這類考生是處于不喜歡以前盲目選擇的專業,于是借考研之機重新選擇專業或受教育后重新選擇工作而轉報熱門專業;四是從眾型,這類考生是由于自身目標不明確,受到周圍考研同學的影響而選擇考研,另外有小部分考生是由于家長的逼迫而選擇考研。
調查數據顯示,我國高校擴招的規模越來越大,直接導致本科畢業大學生的數量快速增加,而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卻不能完全適應社會就業的需求,這使得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大學生不能即時就業,大學生自身也承擔著較大的壓力,因此很多大學生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考研方面,希望通過考研的途徑完成自己學業深造的同時,也可以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事實上,面對嚴峻的就業壓力,本科畢業生處在較為薄弱的位置,他們缺乏核心競爭力,考研升溫也就成了不爭的事實,而每年考研的錄取率也在逐年增長。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社會對高層次人才需求不斷增加。為了滿足社會的需求,國家在高等人才的培養方面也不斷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在考研方面給予了很多政策支持。如,研究生教育并沒有實行與本科教育同樣的收費制度,反而研究生的助學金待遇在不斷的提升,這也是無形中吸引大學生考研一個主要原因,滿足了很多經濟條件普通卻有強烈學習欲望的學生的需求,因為考研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完成學業深造,更加可以緩解他們經濟方面的困難,消除后顧之憂。
2 小結
2.1 高校畢業生考研現狀分析
2.1.1 社會經濟發展對研究生需求的增加
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同時對人才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然在畢業生的學歷層次方面也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普通高等教育環境下的本科畢業生已經成為當前人才隊伍的主要力量,研究生教育相比普通本科教育具有更系統的專業教育體系,培養的人才在知識和技能方面也具有更高的適應性,所以研究生教育在社會中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為了適應國家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國家和政府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也給予更多的支持,為研究生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
2.1.2 躲避就業壓力
如今,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了大學畢業生談之色變的一個重要話題,很多大學生對于就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尤其是在激烈的競爭形勢下,本科畢業生缺乏足夠的優勢,這使得很多大學生畢業后不能順利就業。而為了躲避就業壓力,很多本科畢業生選擇了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他們渴望在獲得更高層次的專業教育之后可以獲得更多的機遇。
2.1.3 盲目趕潮流
很多大學生對于自己的人生和職業生涯缺乏系統的規劃,在讀研的問題方面也較為盲目,往往是看到同學都在考研而自己也開始從眾,但是對于自己考研的目標以及未來的發展卻沒有明確的目標,他們將考研視為一種潮流,但是這樣的學生往往不能堅持到最后,半途而廢的居多。
2.1.4 近幾年本科擴招的結果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我國高校擴招力度加大,這使得普通高校的本科畢業生數量在幾年內快速增長,造成了大學生需求過剩的情況。如今,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發展的如火如荼,知識和科技已經成為新時期的人才必須具備的基礎素質,高等教育已經普及,不僅是在校學生,很多社會人員也獲得學習的機會,這就使得社會人力資源變得充沛,用人單位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無形中對大學生造成了較大的壓力。
2.2 體育專業學生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趨勢分析
2.2.1 體育專業考研學生報考院校分布比較集中于A類地區體育院校
學生報考院校都比較集中在A類地區的體育院校,只有少部分學生報考師范類院校以及綜合特色院校。學生對自己所要報考的學校了解不夠,大部分學生都是通過老師以及往屆的師兄師姐那里了解的學校狀況。報考院校太集中于發達和較發達地區的A類院校,這樣對考生的競爭力大,且影響考研上線率。
2.2.2 體育系考研學生報考專業分布不均勻
考研學生報考專業大多集中在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而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運動人體科學專業以及民族傳統體育學專業報考的人數都相對較小,這與體育系學生的專業相關聯。
2.2.3 考研課程復習時間安排較合理,但要注意勞逸結合
考研學生選擇考研復習時間大多在大四上學期期間,這一時間段開始復習是比較合理的。既不會因為太早開始復習而受不了枯燥乏味的復習生活放棄考研,也不會因為太晚準備復習而時間太過于緊湊產生焦躁心理影響復習效果。但是在考研復習時,學生大多把時間花費在復習上,而不能保證正常的休息娛樂時間和體育鍛煉時間。
2.2.4 學生獲取考研復習資料較為困難
調查結果顯示,考研學生在獲取考研復習資料方面都比較困難。大部分考研學生不能準確的獲取專業課復習資料,公共課復習資料比較繁冗,很難把握重點。總之,在獲取考研復習資料上,信息比較閉塞。
2.2.5 立志深造是最大的考研動機
考研學生的考研動機中有64%的學生是想要立志深造或是通過考研來調整專業進而繼續深造學習,其余36%的考研學生并不是因為想立志深造或是調整專項繼續深造而選擇考研,卻是為了規避就業壓力或是被逼迫、從眾而選擇研究生考試。
2.2.6 系部對考研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
一方面,系部為考研學生提供復習環境不夠合理,復習環境較為嘈雜;另一方面,系部對考研學生提供的考研方面的信息比較閉塞,學生不能及時的獲取考研的相關信息。另外,系部幾乎沒有邀請專業老師或是公共課資深老師進行專業課程復習和公共課程復習專題復習講座。
參考文獻
[1]任倩.陜西理工學院在校大學生對當前考研現狀看法調查報告[J].網絡財富,2010(9):18-19.
[2]張濤.獨立院校學風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9(11):44-45.
[3]林勇.考研熱對高校學風建設的影響[J].法制與社會,2010(4):297-298.
[4]吳秀霞.對大學生“考研熱”的調查與分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1999(Z1):54-56.
[5]王亮.中國民族信息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0:24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