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艷
摘 要: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愈加廣泛。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的思維模式、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這給高校輔導員的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了挑戰。在介紹新媒體特征的基礎上,分析新媒體環境對高校學生成長和班級管理的不利影響,提出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班級管理的對策:轉變觀念,適應新媒體時代;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提高學生的媒體素養;充分運用新媒體平臺的優勢,增強班級管理的實效。
關鍵詞: 新媒體 高校班級管理 影響及對策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以電腦和手機為載體,以微信、微博、QQ等為表現形式的新媒體,已悄然影響和改變大學生的思維模式、行為方式甚至思想觀念。這給傳統班級管理模式帶來沖擊和挑戰。但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在班級管理中有效地運用新媒體技術,將使班級管理更具特色和成效。
一、新媒體的特征
新媒體技術是依托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等新興技術向受眾提供信息服務的技術手段。新媒體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交互性與及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群體化等方面。與傳統媒體相比,其在信息源、信息傳播方式和接收方式上更具優勢。
首先,信息來源的多樣性和時效性。新媒體技術可借助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進行信息發布,信息來源十分豐富多樣。在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可以隨時獲取海量的信息,可以自由選擇信息接收的時間、內容、主題等。新媒體為信息的及時有效傳播提供了新途徑,我們可以在各大網站、微博、微信等平臺上及時獲取最新資訊,從而保障信息傳播的時效性。
其次,信息反饋的互動性。新媒體具有交互性和及時性的特點,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交流變得更直接和真實,如對于網站上或微博上最新發布的信息,人們可以直接評論、互動、分享,從而改變傳統形式下的單向互動模式。在班級管理活動中,新媒體環境使師生間的交流變得簡單快捷,師生之間的互動更頻繁和有效。
再次,信息傳播和收集的高效性。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變得便捷、高效,如在班級管理中,教師可以通過QQ、微信平臺發布通知、報道等,讓學生迅速獲取最新信息。此外,新媒體信息傳播的多元化使得信息收集變得高效、快捷,只要給出一個關鍵詞,在各類搜索引擎中便可獲取大量信息,提高信息收集的效率。
二、新媒體對高校學生成長和班級管理的不利影響
1.信息的無過濾吸收。
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傳播多元和便捷,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和資訊充斥我們的生活。高校學生身心發展尚未成熟,部分學生文化基礎差,知識儲備較少,生活經驗不足,面對紛繁復雜、真假難辨的信息,他們不加區分地吸收,這對學生思想觀念、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確立帶來不良影響。
2.部分學生沉迷虛擬世界,無法自拔。
部分高校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弱,離開父母的管控來到大學后,開始放松對自我的要求,整日沉迷于虛擬世界中無法自拔。他們不愿意回到現實世界中,出現“手機控”、“游戲控”、“QQ控”、“微博控”等現象。部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不順利,各方面表現較差,容易陷入虛擬的網絡世界,從中尋求精神上的刺激和成功的體驗。
3.遇到問題就搜索,極易導致思維惰性,形成零碎思維。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眾多搜索引擎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遇到問題“百度一下”、“谷歌一下”成為當下許多人的生活方式。但這極易導致思維惰性,人們開始懶得思考,而追求現成確定的答案。此外,通過搜索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容易形成零碎思維,因為人們搜集到的信息常常是零星的、片面的。成長中的大學生正處于建構自身知識體系和思維模式的重要時期,過于依賴搜索引擎,不利于創新思維的養成和知識體系的建構。
4.給傳統班級管理模式帶來沖擊和挑戰。
新媒體環境下,學生獲取信息的來源和渠道增多,以往學生的知識和信息依靠教師傳授和傳達的時代已經漸行漸遠。甚至學生獲取信息比教師更快速、全面,這對于傳統的師道尊嚴是一種沖擊,也給傳統班級管理模式帶來挑戰。在過去的班級管理中,教師發布信息、召開會議可以通過班會形式開展,同時可以促進班級同學間的交流。如今,新媒體技術的興起,教師可以通過QQ群、微信群發布信息,一些學生甚至不愿意再組織班會,這容易導致班級同學直接面對面的交流減少,班級凝聚力下降。
三、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班級管理對策
大學生是新媒體時代的弄潮兒,他們樂于借助新媒體平臺獲取資訊、表達觀點、互動交流,這已成為時下大學生流行的一種生活方式。在高校班級管理中,應轉變觀念,充分運用新媒體平臺的優勢,加強班級管理和建設,增強高校班級管理的實效。
1.轉變觀念,適應新媒體時代。
新媒體發展帶來的信息大爆炸和紛繁復雜的社會思潮,已經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的更新速度快,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新詞匯、新點子、新知識出現,教師如果對于這些不了解,就極易與學生形成“代溝”,不能理解學生的思想、觀念,難以與學生拉近心理距離,無形中增加了班級管理的難度。學生管理工作者必須轉變觀念,加強學習,適應日新月異的新媒體時代。
2.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提高學生的媒體素養。
在新媒體環境下,加強高校班級管理,應該注意學生媒體素養的提升訓練。高校管理者應重視對新媒體信息的過濾加工,把握輿論導向,通過班會、講座、團體輔導活動等方式,加強對大學生的引導和教育,提高大學生的信息甄別和過濾能力,增強媒體免疫力。對于紛繁復雜的媒體信息,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從積極的方向傳播信息,關注信息的積極面,傳播社會正能量。對于有負面影響的信息不能完全屏蔽,不要過于關注,要掌握傳播規律,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和關注點,讓負面信息傳播逐漸失去號召力。
3.充分運用新媒體平臺的優勢,增強班級管理的實效。
創建班級QQ群、微信群,加強學生的實時交流。QQ群和微信群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使學生更自由、平等、開放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愿,實現一對一、一對多的及時平等對話。同時,通過這樣的實時交流能夠幫助輔導員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為班級管理提供方便和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輔導員或班主任在群里討論時最好不要扮演教師的角色,而是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對于群里學生的不當言論也不要公開批評,應找出原因,私下進行正確的引導,否則極易造成學生不敢發言、不想發言的尷尬局面。
開通班級微博或微信公共號,實時發布班級動態。微博和微信為班級管理提供了一個數字化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人人平等,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班級可以創建微博和微信公共號,要求班級同學關注,并在這些平臺上發布班級管理日志、活動日志、分享班級成長的故事等。新媒體平臺不僅帶來了班級管理的便利,而且增強了班級管理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參與班級管理和班級活動。對于平臺信息的發布,班級學生可以分組輪流值班,負責收集班級信息和發布班級管理日志,這不僅能夠滿足學生渴望“成功”的心理需求,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利用微博或微信平臺,定期推送有利于學生成長的內容信息。大學生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期,但大學生身心發展的不成熟導致其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要創建一個健康、優秀的班集體,離不開對班級學生思想、心理和行為等方面的關注。在新媒體環境下,可通過微博或微信等數字化平臺,定期推送大學生感興趣且有利于他們健康成長的內容信息,如學習指導、生活娛樂、心理調適、職業指導等方面。輔導員可將全班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制定不同的主題,每組負責某一主題內容的制作,并向學生推送。這不僅利用了新媒體的優勢,而且充分調動了全班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班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開發新媒體環境下的特色班級活動,提高班級凝聚力。隨著新媒體環境對大學生影響力的不斷增加,部分大學生沉迷于網絡世界,出現所謂的“手機控”、“微博控”等,這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利用新媒體的獨特優勢開展班級管理的同時,也應開發一些新媒體環境下的班級特色活動,將沉迷于網絡中的大學生拉出來。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學習小組活動,通過大家的共同參與,提高了班級的凝聚力。又如可以組織學生拍攝班級“微電影”,將班級同學的學習生活故事通過微電影記錄下來,在班會上播出,并形成班級資料收藏起來,通過共同參與這些班級活動,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了班級凝聚力。
新媒體環境下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表達主體,這對高校班級管理工作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高校管理者應充分把握輿情,順應新媒體的發展規律,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自身特點,轉變管理理念,以學生為本,積極學習和尋找新媒體環境下易于被學生接受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利用新媒體技術為高校班級管理工作服務。
參考文獻:
[1]馬思偉.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班級管理[J].管理智庫,2013(24):7.
[2]王光侖.論新媒體手段在中職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2014(9):63-64.
[3]王威,李曉鳳.新媒體技術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企業導報,2014(4):139-140.
[4]時小惠.新媒體時代的網絡交流工作對于高職學生班級管理的積極作用[J].科技視界,2013(33):281.
[5]楊宏靜,魏松.運用新媒體管理班級育時代英才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