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維興 程海波 李華山
摘 要:設備管理在港口生產經營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如何運用源頭回溯方法由表征及內里、精確地辨識出設備運行危害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設計早期和提前的根除行動,避免同類事件的發生,是提高設備管理水平、保證員工和環境的健康、安全,減少財產的重大損失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源頭回溯;港口;設備管理
中圖分類號:U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17)04-0027-02
設備是港口主要生產要素之一,設備運行中的不良事件對生產經營危害巨大。設備故障是設備運行不良事件的典型體現。從理論上講,除設備自身原因以及正常磨損導致的設備故障外,因為管理缺陷造成的設備故障是主要因素。
目前,企業對故障通常的處理方式是修復了事,一般未對導致故障發生的技術根源和管理缺陷進行深入查找;即使有分析,得出的結果往往是表象的而不是內在的,模糊的而不是精確的,單點的而不是系統的。因此,所采取的根除措施往往是緣木求魚,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用系統的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進行深入的探尋問題的根源,找出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根除。
1 起源
1.1 根源分析法
源頭回溯來源于根源分析法。根源分析法起源于美國海軍核分部,作為一種結構探詢程序,使人們得以認識和討論導致一個組織質量低下的潛在的理論和操作問題。愛德華·戴明指出,大多數問題都是管理上可控制的,源頭是最應在邏輯上識別和糾正的基本內容。
1.2 應用目的
日常工作中,管理體系中的要素與環節并不一定完善,管理中的各種要求并不一定被執行或者執行到位。而這些問題大多數時候并不一定被及時發現,或者即使發現,對于問題的主次、輕重、緩急難以辨清,從而找不出主要矛盾或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必然會導致危害事件的發生。充分利用這些不利事件,查漏補缺,對于不斷完善管理體系,提高績效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基于根源分析法繁瑣深奧,難以掌握,妨礙了應用推行。如果能建立一套簡單明了、層次清晰、要素完善的分析模型,使設備管理人員按照分析路徑,能夠輕易的找到故障的根本原因,而不必知道模型為何如此建立,即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根源分析的推廣問題,使我們的普通的工作人員稍加培訓即可應用于本職工作。從而尋求挖掘設備管理系統內真正基礎的問題,對于危害事件能夠快速的找到根源,并且采取糾正措施,消除根源,則設備運行管理體系中的漏洞會及時解決、體系中要素的缺陷也會不斷完善。筆者就設備管理源頭回溯做了的探索和實踐。
2 源頭回溯
2.1 建立閉環模型
整個回溯過程須遵循PDCA閉環原則,才能夠導致危害事件的原因得以消除,就設備故障源頭回溯來說,設立信息收集、回溯分析、根除措施、評審、發布、跟蹤驗證閉環模型:
(1)信息搜集:發生設備故障后,首先將回溯所需要的與狀態和事件相關聯的信息進行搜集,搜集方式具體可通過詢問相關人員、查看有關技術文件、記錄、現場查看等。
(2)回溯分析:根據收集的事件信息,從技術原因、人為原因、管理原因三個方面延伸到設備、材料、環境、設計、人員、培訓、管理七個方面的要素,從七個方面逐層遞進識別,找到事件發生的源頭(詳見3.2回溯路徑)。
(3)根除措施:制定根除措施,改善設備管理體系的可靠性。
(4)評審:組織相關人員對根除措施進行評審,并且需對不能解決和回溯過程中新發現的問題在更高的層次循環回溯分析。
(5)發布:發布根除措施報告,讓管理者和操作者以及相關人員從本質認識事件發生的源頭,接受并落實根除措施。
(6)跟蹤驗證:執行落實根除措施報告,定期評價其有效性。
2.2 回溯路徑
這是故障回溯的核心部分,因此單獨進行闡述。回溯導致故障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多層次、多維度,既有內,也有外,既有客觀原因,又有主觀原因。既有個人原因,也有組織原因,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間接原因。需要把這些因素按照其內在的維度、層次、邏輯關系進行劃分,形成若干個串聯的工作單,從而形成一套體系性的回溯路徑。
分原因層次、類型的回溯工作單和根除措施評審發布報告。主要有管理問題工作單、機器裝備問題工作單、培訓不足問題工作單、人為因素問題工作單、總工作單、事件根除措施、源頭回溯及整改措施報告。
2.3 組織構建及流程
作為設備運行管理中的異常事件的回溯,如設備故障或者是日常工作中發現的疏漏等,因為既涉及到設備故障的技術源頭,又要從技術源頭回溯到管理的源頭,這就需要既對技術原理有著相當的了解,具備豐富的維修經驗,又具備對管理的深刻的認識。而對于企業基層人員,上述條件很難在一個人身上具備。因此,就需要建立一個吸納各方面的人員組織,適當分工,設置合理流程。
(1)組織:根據管理組織框架,組建由主管部門、運行和維修部門組成的源頭回溯工作小組,自下而上地開展回溯分析。
(2)工作流程:主管部門選取設備故障實例,按照需要進行工作單的分配,如涉及到技術原因,會責成維修部門完成涉及到技術原因方面的工作單。技術方面的源頭找出后,如涉及到管理原因,則主管部門會根據管理原因存在的區域,將管理原因方面的工作單交由相應的部門(運行部門、維修部門,甚至主管部門),全部完成后,主管部門會形成根除措施報告,不斷跟蹤和完善糾正舉措,創造一個能夠保證糾錯、防錯,使人員無失誤操作,讓設備可靠運行的機制和工作環境。
3 應用實例
以“裝載機發動機空濾報警事件的實踐應用”為例,僅從分析后的邏輯、層次關系加以說明。
3.1 事件描述
2013年1月20日10:20左右,Z63#裝載機司機在進行車輛鐵礦石作業過程發現車輛儀表顯示“重裝空氣濾清器”黃色報警,隨即進廠維修。為什么出現報警?
3.2 源頭回溯
(1)機器裝備及部件問題:重裝空氣濾清器報警是因為進氣系統真空度高,吸合了真空開關(空氣傳感器),真空度過高的原因是因為進氣阻力過大,進氣阻力過大的原因是空氣在流經油浴式濾清器時,由于機油過多,車輛在高速時,油浴式濾清器的濾芯縫隙被過多的機油阻塞,空氣通過通道變小,致使阻力過大,造成報黃警。油濾中機油過多是技術原因,經現場詢問,是司機保養時超量加注機油。司機為什么超量加注機油?
(2)人為因素:裝載機司機不知油浴式濾清器清洗保養的機油加注量,先放濾芯再加注機油的操作程序錯誤,導致理超量加注機油。 司機為什么不掌握保養程序和標準?
(3)培訓問題:裝載機司機參加了油浴式濾清器清洗保養的理論培訓,但是未進行實際操作培訓及考核。為什么未對司機進行實際操作培訓及考核?
(4)管理問題:裝載機司機的實際操作一直延續師帶徒模式,缺乏考核確認。
3.3 根除措施報告
(1)校正管理制度:建立設備實際操作培訓考核及確認制度。
(2)直接措施:立即組織油浴式濾清器理論與實踐培訓,考核通過方可上崗操作。
3.4 整改驗證
(1)正確執行:設備主管部門對運行部門通過實踐操作培訓考核的裝載機司機進行復審確認。
(2)有效性驗證:通過落實根除措施,跟蹤隨后18臺次油浴式濾清器保養情況,設備運行正常。
4 結束語
源頭回溯應用于港口設備運行管理,使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維修人員掌握了一套識別源頭、根除糾錯的辦法,顯著提高了設備運行質效。
值得說明的是,設備故障純粹是管理體系未得到完全執行導致的。有些時候問題并不是因為管理的缺陷,而僅僅是管理走向更高層次的過程中需要逐漸完善的東西,也是對設備管理認識的不斷摸索、深化,成熟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李葆文、蔣良君.《源頭追溯與根除預案 規范及指南》.中設協全面維護委員會標準.TnPM/T 2-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