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試圖從建構主義的視角來看兒童博物館中的早期科學教育,這里所基于的建構主義是皮亞杰的建構主義。在對皮亞杰建構主義的再認識和要義的解讀,以及我國陶行知先生對兒童科學教育思想的闡述基礎上對兒童博物館科學教育的展覽設計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希望可以通過這樣一個新興的學習環(huán)境來促進兒童的科學教育。
【關鍵詞】兒童博物館 兒童科學教育 建構主義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032-02
近二十年兒童博物館的廣泛發(fā)展,為兒童和家庭提供了一種新型的學習環(huán)境,在這里孩子們親身體驗,快樂學習。與此同時在過去十年里,建構主義已緊密融入到早期幼兒及科學教育的專業(yè)基礎知識之中。
我們也許會發(fā)現(xiàn),在于兒童的相處中,建構主義的基本宗旨和原則似乎總是能解釋和分析我們的所見所聞。建構主義是關于兒童以及兒童怎樣學習的一組假設和觀點,它對于我們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將指引著我們付諸行動以促進兒童的學習。
一、對皮亞杰建構主義的再認識
皮亞杰否決了經(jīng)驗主義者的知識外在論,也不完全認同理性主義者的天賦認識論。作為一個相對主義理論,建構主義提出了認識即是主體同時建立和構造關于新知識認知結(jié)構的過程。
在兒童博物館科學教育中皮亞杰建構主義認識論的核心:建構論與結(jié)構論顯得尤為突出:
1.認識并非主體對于客觀實在的簡單的、被動的反應(鏡面式反映),而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這就是說,知識是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所建構出來的,即認知過程建構論;
2.建構必須基于一定的結(jié)構基礎,而通過建構,結(jié)構也得以不斷地發(fā)展,即認知功能結(jié)構論。
二、陶行知科學教育的思想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努力以多種形式宣傳和普及科學知識,進行科學教育。陶行知認為,要造就科學的國家和民族,首先就應該從“造就科學的孩子”開始。陶行知提出“教學做合一”的教學主張,“教學做合一”是以其“行是知之始”的認識論為基礎、強調(diào)“行動(實踐)”是一切創(chuàng)造的開始。
我們發(fā)現(xiàn)兒童在很多方面很多領域都表現(xiàn)出于科學家一樣的特質(zhì)——實驗、好奇心、創(chuàng)造性、理論建構與合作等等。教育者應該怎樣有效引導兒童進行科學學習呢?兒童博物館似乎給我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絕佳的環(huán)境,具有教育目的和意義的布展及設計注重根據(jù)兒童的興趣設置情景,把學習機會引入實地將有效激發(fā)幼兒的科學學習活動。
三、建構主義對兒童博物館設計的啟發(fā)
我們必須認識到博物館不同于學校和其他正規(guī)的學習環(huán)境。一個特定的展覽要根據(jù)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的要求進行設計,在它能對學習提供支持以前,必須吸引和保持自愿來到這里的兒童的注意力,這個環(huán)境不僅僅是漂亮、新奇、刺激的。展覽必須不僅能為單個兒童服務,也要能為大的社會群體服務,不能普遍的定位于某個年齡群體,而必須為各種年齡、興趣、知識水平的人服務。
在博物館里展覽是學習的基本工具,展覽的設計要支持兒童的學習,為兒童的學習搭建鷹架,同時允許兒童控制他們的經(jīng)歷。根據(jù)建構主義的觀點似乎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1.了解兒童的所思所想。設計者要在設計之初觀察兒童和訪問兒童以此為據(jù)了解兒童科學概念的理解,進行設計、評估、再設計。
2.能夠改進元認知。設計要從兒童最初的理論和框架當作修補和重構的起點,設計的目標是讓兒童能夠重新思考他們的最初理論,而不是簡單的忽略它或者直接給出正確的理論。
3.提供交互的情景創(chuàng)設,把學習至于游戲中。博物館設計必須把游戲作為核心,設計能夠引發(fā)兒童在問題情境中自發(fā)的游戲,展覽和兒童的前知識具有可交互的互動關系,設計可以在一定的背景下為孩子們提供主動參與的探索活動。
4.關注過程。建構主義假定知識不是被給予的,設計要關注的是學習的過程而非正確答案。兒童的努力,去理解異樣,考慮可能的解決辦法,這是重要的,學習的路程比目的地更重要。
5.使兒童的思考更加可見,鼓勵預見并提供對預見的記錄。設計要幫助兒童反思和回顧經(jīng)歷,通過各種形式的表現(xiàn)與表達,讓他們的想法、思維看得見。
6.設計要能夠為合作學習提供支持,并鼓勵成人充當支持者為兒童搭建鷹架。允許兩個或更多的兒童一起學習的設計為兒童提供了對知識進行社會建構的機會。我們知道家長和教師所起的支持兒童思考的作用遠強于博物館,這就意味著展覽必須(物質(zhì)上和概念上)滿足成人和兒童共同參與的需要,而且要引導成人去充當支持者的角色,鼓勵他們?yōu)閮和罱椉堋?/p>
四、總結(jié)和思考
幼兒科學教育的建構主義方法首先應當關注兒童與物質(zhì)世界的自然環(huán)境互動時的方式,而且建構主義教育同樣需要兒童掌握基本的聽說讀寫技能。
我們可以看到建構主義已開始對兒童博物館形成積極的影響,還將繼續(xù)影響早期科學教育,對建構主義理解的定義決定了我們的實踐,決定了我們作為教育者和展覽設計者的成功之路。
參考文獻:
[1]陶行知全集(第3卷)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第483—486頁.第490—492頁
[2]兒童像科學家一樣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美]克里斯丁·夏洛勞拉·布里坦著
[3]學前教育課程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第三版賈泊爾.L.魯普納林,詹姆斯.E.約翰遜主編
[4]張璐.從“影子”到“斜坡”———建構主義理論在學前教育中的運用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 2007年第4期
[5]高鷺.博物館中的游戲——基于甘肅省博物館兒童參與度的研究新西部(下半月) 2010.4
作者簡介:
高鷺(1984年6月-),女,陜西西安人,西北大學幼兒園教科研助理,陜西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碩士研究生,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