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摘要】作文離不開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學會比較、鑒別、感悟,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想象的翅膀,于平凡處寫出非同一般的感受和對生活真諦的感悟,讓每只鳥兒都盡情歌唱,是小學作文教學的至高境界。
【關鍵詞】小學作文 生活 體驗 想象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094-02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作成什么樣的文章。”由此可見作文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小學生作文離不開生活,充實的生活,是小學生習作的創作源泉。
一、觀察生活
要寫好作文,“觀察”是重要的途徑。只有學會觀察,才能從生活中獲得寫作素材,寫出的文章內容才會有血有肉,真實感人。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所以在觀察的時候,不知道怎么觀察,漫無目的。教師在指導觀察時,要以圖為例,教給觀察圖畫的方法。方法有:從整體到部分,從近到遠,從景到人,從上到下,等等;指導學生觀察物體的方法是:先觀察物體的整體形狀,然后按照一定的順序,分別觀察每一部分的特點,重點寫一寫印象深刻的部分,最后把整體觀察的感受寫出來。比如,指導學生寫一篇狀物文章,題目是《心愛的書包》。教師根據書包的特征,提示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去觀察:這個書包總體形狀是什么樣的?書包的長、寬、高大約是多少?書包外面的圖畫是什么樣的?有哪些顏色?書包里面的結構有哪些?各個部分有什么作用?書包對你的幫助有哪些?……等等。學生通過一定順序的觀察,然后把觀察到的寫出來,這樣表達出來的文字,就是很有順序的,對于有序觀察和寫作,需要教師抓住時機的糾正和指導。學生只有不斷練習有序觀察事物,才能使表達有順序。
二、抓住特點
善于抓住事物的特點來觀察,也是觀察的一種重要方法。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觀察事物往往不精細,常常忽略了對一些重要細節的觀察,在指導時,我們提醒學生留心被觀察對象的特點,所謂特點就是特有的,與眾不同的地方,可能是不經意的一個動作,也可能是一個眼神,一個表情,抓住這些容易被忽略而又十分重要的細節,就能使描寫的對象更加豐滿、生動。比如:《我的同桌》的習作指導中,教師提前一周布置學生留心觀察自己的同桌,提示學生要仔細觀察同桌的動作和行為,留心聽同桌的語言,在和同桌相處的時候體會同桌的心理活動,把同桌具有代表性的動作、語言、行為、表情記錄下來。這樣學生有了具體的觀察目標,降低了觀察的難度,激發了觀察的興趣。
三、善于比較
每種事物都有其固有的特點,我們把同類的事物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很容易看出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因為小學生觀察事物比較籠統,不善于區分事物的細小差別,所以在指導學生觀察時,我們引導他們對所觀察的事物進行比較分析。我們在學生全面認真觀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學會細致觀察所要分辨的對象,通過分析比較,讓學生自己發現兩者間的細微差別,自己去認識事物各自的特點,這樣既能深化學生對觀察的理解,又使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寫觀察日記《可愛的小蝌蚪》,可以布置學生自己養一只小蝌蚪,對小蝌蚪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提醒學生在觀察中注意蝌蚪身體的變化,比較前天的蝌蚪在顏色、形狀、大小方面和今天的蝌蚪有什么差別,并把這些變化記錄下來。學生通過比較發現小蝌蚪是先長出后腿,然后長出前腿,同時它的體型和尾巴也在發生變化。學生由此知道運用比較觀察方法觀察事物,能更好地抓住事物的特點。
四、展開想象
學會觀察的同時,把觀察到的運用自己的理解,展開合理的想象,是觀察的更高境界。我們在指導學生觀察時,讓他們展開合理的聯想和想象,運用比喻、擬人等表達方式,使習作的內容更加豐富、生動、形象。在觀察中,我們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類似的事物或接近的事物來聯想。在聯想的基礎上進行深化和再造就是想象。例如,在指導觀察一棵法國梧桐樹時,問:“你觀察過法國梧桐樹的葉子和其它樹的葉子有什么不一樣?”學生答:“又寬又大,還有五個角。”教師又問:“你覺得它像什么?”“像手掌。”“它的樹冠呢?請再想一想。”學生邊看邊想就有了很多優美的句子。如:“校園里的法國梧桐,它像一把巨大的雨傘;手掌一樣寬大的葉子把陽光遮得嚴嚴實實的,密不透風;微風吹來嘩啦拉響,好像在為我們鼓掌、吶喊,助威呢!”由此可知,指導學生在觀察中展開合理的想象,是作文生動、形象、傳神的關鍵。
五、體驗生活
很多寫作的素材和靈感都來源于學生的生活體驗。學生的自我體驗非常重要,學生只有親自經歷過的事情才能記憶猶新,才能有話可說,才最有發言權。這樣寫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實感,顯得不空洞。例如:學習了老舍先生的《貓》這篇課文,學生能體會到貓的淘氣和可愛,這都是因為作者親自去養了小貓,并且仔細地觀察了貓的生活習性。提示學生觀察自己家中的小動物,比如金魚、小烏龜、小雞、兔子、小貓、小狗都可以,記錄下小動物的生長過程,和生活習性,像怎樣吃東西,怎樣睡覺,怎樣玩耍等等。學生通過觀察、記錄小動物,體驗到了快樂,和小動物建立了感情,寫出的習作自然流露出對它們的喜愛之情。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也會作成什么樣的文章。生活就是小學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