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雯雯
【摘要】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老師應不斷的轉變教學理念,不斷的培養小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以此來有效的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就針對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
【關鍵詞】小學生 數學課堂 解決問題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130-02
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老師應加強培養小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有效的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效的完成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
1.數學問題解決是培養小學生數學素養的標志
數學問題解決是培養小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標志。小學生在學習小學數學的過程中,可有效的培養自身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不斷地提高自身獨立思考的能力,以此來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進而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而數學素養就是指,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所具備的一種能力,即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相應生活問題的能力,進而不斷的對生活中所面對的問題做出數學判斷能力,從而不斷的提高自身參與數學活動的能力,進而有效的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數學問題解決是培養小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標志。
2.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雖然新課改明確的指出,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就是不斷的提高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仍有部分老師還采取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進而就阻礙了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我們應不斷的分析與研究提高小學生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方法,進而不斷的培養小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下面,就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
2.1 創設數學問題情境
在小學的數學課堂上,老師通過創設一定的數學問題情境,可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有效的促進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且小學生的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因此,老師在創設相應的數學情境時,一定要注意所創設的問題應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老師還可運用一定的多媒體演示方法,來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不斷的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
2.2 鼓勵學生勇于提問
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不斷的鼓勵學生勇于提問,進而才能及時的發現問題,以此來有效的提高自身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因此其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而老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就應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心較強的這一特點,來有意識的進行問題情境的設置,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在思考時發現問題,進而不斷的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譬如:在進行減法教學時,老師可采用實物模型方式進行教學,老師可出示一些商店里的物品以及價錢,進而詢問學生,當看到這些物品時,你能想到什么問題?通過設置一定的問題情境,來有效的帶動學生思考,進而不斷的促進學生能夠發現問題。而通過學生的思考,可提出:一個本子和一枝鋼筆需要多少錢等問題,進而老師就應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答,這樣不僅有效的復習了之前所學的加法知識,而且還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思考問題的能力,從而不斷的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問題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因此,在小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應有效的將問題聯系實際,進而不斷的引導學生能夠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譬如:學生在逛超市時,老師可另學生對相關的數學模型進行記錄,并根據相關的模型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進而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能夠在較為熟悉的場景中發現問題,以此來有效的培養他們養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總結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不斷的培養小學生的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可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數學素養,進而不斷的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因此,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我們應從創設數學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勇于提問以及問題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來有效的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不斷的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以此來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呂大會.略論小學數學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50):112-112.
[2]蒙華馳.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農村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研究[J].學周刊,2015,(35):67-67.
[3]張軍民,鄭海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能力培養的外界因素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33):15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