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櫻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124-02
當今中國,隨著全國范圍內教育改革的深化,為了提高治理水平,促進教育公平,國家教育部出臺了關于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要求。就蘇州地區而言,近十年以來,小升初從考試入學到面試入學,再到如今的免試就近入學,各個學校的生源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推進,新的形勢給初中英語學科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尤其是學困生的教學日益成為廣大英語教師關注的焦點。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英語教學從方式到內容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然而不管課改怎樣發展,都需要通過學習任務的開展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并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學習任務作為課內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保持和提高,對于師生和生生間的交流,乃至對于學生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教育,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是長期以來,傳統的初中英語學習任務設計較多局限于書本知識,遠離生活實際,內容和形式單一,過度強調死記硬背和機械操練,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能力的培養,特別對于英語學科而言,容易使學困生學習興趣下降,嚴重挫傷其學習英語的信心。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將課本知識和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把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融入英語學習任務中,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哈佛大學的霍華德·加德納教授(Howard Gardner)于1983年在《智力的結構》(Frames of Mind)一書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加德納教授認為,智力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面臨的真正難題和生產及創造出社會所需要的有效產品的能力”(1993:15);從智力的結構來看,智力并不是某一種能力或以某一種能力為主的幾種能力的整合,而是七種相對獨立又相互平等的智能,即言語—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智能和自我認識智能。在1999年出版的《重構多元智能》(Intelligence Reframed)中,又增加了自然觀察智能。加德納教授打破傳統的智力一元論,即將智力看成是以語言能力和邏輯—數理能力為核心、通過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種智力,而認為人的智力是由相互獨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八種智力構成的。他的這一理論為初中英語學習任務的設計提供了新的視角,啟發我們在初中英語學困生的學習任務設計中,著力開發每個學生的智力潛能,發展每個學生的智能優勢,從而在學困生的英語教學上能有所突破。
一、多元智能理論促進教師探索初中英語學困生學習任務設計
新課程改革提倡創新和發展,然而傳統智力觀(孫慶均,楊明月,2007:20)認為:“智力是一種單一的數理邏輯推理或語言能力,在教學中最直接的反映就是運用單一的形式進行學習任務設計,以單一的標準衡量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忽視了個別差異的重要性。”這種智力觀下傳統初中英語學習的任務設計內容和形式固化,缺乏針對性,大多是重復地抄寫、背誦和大量配套練習題,導致學困生逐漸失去學習英語的信心及興趣。學習任務不能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教師不能根據學生差異調整教學的進度和程度。吳也顯在《教學論新編》中指出:“作業系統如果安排得好,對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有利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1991:301)如果教師能從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出發,科學合理地將多元智能理論滲透在學習任務設計中,真正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將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多元智能理論激發初中英語學困生的興趣并提高其英語學習成績
初中英語學困生大多學習態度不端正,自覺自律能力較差,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傳統的學習任務往往缺乏針對性、趣味性和開放性,這些弊端的存在耗費了學困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學習成績沒有提高。然而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設計出合理、有效、多元化的學習任務不僅可以激發學困生的好奇心,培養學困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幫助他們理解和鞏固課堂知識,還可以培養他們學習使用英語的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高其英語學習成績。《英語課程標準》提出:“活動不僅限于課堂,還可延伸到課堂之外。活動應有利于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與聯系,以促進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審美情趣、想象力和創造力等素質的綜合發展。”(2012:27)新的課程改革下的教學逐步開放化、生活化,這就要求學習任務的設計多元發展,貼近生活。通過學習任務的完成,引導學困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英語的方法。
參考文獻:
[1]Gardner,H.(1983).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New York:Basic Books.
[2]Gardner,H.(1999).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New York:Basic Books.
[3]Gardner,H.(2006).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horiz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Basic Books.
[4]Gardner,H.(2011).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New York:Basic Books.
[5]孫慶均,楊明月,(2007),多元智能教育,理論·實踐·課程。武漢:武漢出版社。
[6]吳也顯,(1991),教學論新編。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