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瓊英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考試形式和考試內容作為高考制度中的重要內容,一直是社會各界人士關注的焦點。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深入,對高中數學知識的考查也日益豐富。本文就對近幾年新課標高考數學試題特點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新課標 高考數學試題 特點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155-02
一、基本活動經驗和基礎知識的考查
《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過程是目標”,數學學習作為學生知識和經驗積累的過程,學生在實際學習中應該養成積極探索和獨立思考的習慣,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探究與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積累基本活動經驗[1]。當前高考十分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如北京、全國等試題都是以《標準》為基礎,對數學概念理解的考查極為重視,如2014年天津卷中,就強化了基礎知識的考查,其中、難兩類試題明顯減少。強調以及考查“三基”已經成為了天津高考數學命題的主要方向。其中的選擇題、填空題均突出了單一知識點的考查。其中解答題的十五、十六以及十七題中,考查的是三角、概率統計,以及立體幾何知識點中的最核心知識。高考試卷中的選題,都是經過教材知識點的變式而來的,其中不少試題是直接將教材中例題、練習題與知識點進行了融合與改造,使得考試來源于教材,又區別于教材,著重體現了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與考查。
二、統計性應用題的考查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對人們的數學分析與收集能力、合理決策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統計主要是研究整理、分析、收集數據的科學,能夠為人們決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因此統計基礎知識成為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常識,也是高考數據應用題中的重點考查知識,有利于提高數學的應用性功能[2]。例如,2014年四川卷中,有這樣一道題目:擊鼓小游戲的規則同下:每盤游戲都需要擊鼓三次,每次擊鼓要么出現一次音樂,要么不出現音樂;每盤游戲擊鼓三次后,出現一次音樂獲得10分,出現兩次音樂獲得20分,出現三次音樂獲得100分,沒有出現音樂則扣除200分(獲得 -200 分)。設每次擊鼓出現音樂的概率為1/2,且各次擊鼓出現音樂相互獨立。(1)設每盤游戲獲得的分數為X,求X的分布列;(2)三盤游戲至少有一盤出現音樂的概率是?(3)玩過這款游戲的許多人都發現,若干盤游戲后,與最初的分數相比,分數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試用概率統計知識分析減少分數的原因。
此外,2013年高考重慶卷中也有類似的考查,右圖是某公司10個銷售點某月銷售某產品數量的莖葉圖,數據落在區間[22,30)內的頻率為多少?
三、通性通法的考查
淡化特殊技巧,引導學生關注知識中蘊含的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讓學生將不曾相識的問題轉化為可知可解的問題,深層次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這也是高考數學常規試題中的重要考查部分。學生在考場上需要調動思維和知識方法,如具體與抽象、類比與比較、演繹與歸納、分析與綜合等,有效解決數學問題。例如2015年的重慶高考中有這樣一道題目:
已知f(3x)=4xlog23+233,求f(2)+f(4)+f(8)+……+f(28)的值是多少。
要想解答該題,需要采用還元法進行解答。
其解答過程如下:設t=3x,則x=log3t,
將其帶入到f(3x)=4xlog23+233中,
則f(t)=4×log3t×log23+233=4log2t+233,
因此f(2)+f(4)+f(8)+……+f(28)=4(log22+log24+log28+……log228)+233×8=2008
四、閱讀理解能力的查考
閱讀理解能力是學生必備的一種能力,而近幾年高考數學試題的閱讀量有所增加,對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學生具備圖表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文字語言的文字表達及閱讀理解能力[3]。同時高考要求學生能看懂和讀懂材料的陳述,對題目中涉及的信息加以準確提取,正確分析和解答問題。以2014年北京卷為例:甲、乙、丙三位同學被問到是否去過A,B,C三個城市時,甲說:我去過的城市比乙多,但沒去過B城市;乙說:我沒去過C城市;丙說:我們三人去過同一個城市。由此可判斷乙去過的城市是__?這樣的題目關鍵就在理解其意,并通過邏輯推理得出正確答案。
五、創新應用意識的考查
目前各省高考試題偏重與能力型的試題,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應用創新能力、推理論證能力、數據處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運算求解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加以考查,進而評估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學習方式的考查成為高考試題的重要特點之一。此外,由于數學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范圍愈加廣泛,新課標中提出“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例如,2016年全國Ⅲ卷理科中有這樣一道題,定義“規范01數列”如下: { } an 共有2m項,其中m項為0,m項為1,且對任意 k≤2m , a1,a2,……,ak中0的個數不少于1的個數. 若m=4,則不同的“規范01數列”共有A.18個 B.16個 C.14個 D.12個。
此題通過給出“規范01數列”這樣的新概念,來考查學生對新知識的認識及歸納能力,并對學生的快速理解、思考、運用能力進行考查,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一定的考查要求。
六、結束語
總而言之,數學作為高中教育的基礎性學科,在高考中占據較大的比重。在新課標背景下,高考數學試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加注重基本活動經驗、基礎知識、應用創新意識、統計性應用題、通性通法、閱讀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立足基礎,回歸課本,關注學生對知識主動發現、探索和構建的過程,加強“兩種數學意識”和“五大教學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秦龍. 新課標高考數學試題的幾個顯著特點[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2,02:61.
[2]晨旭.突出邏輯推理 加強應用能力考查——2014年全國高考數學試題評析[J]. 中國考試,2014,10:14-17.
[3]侯麗愛.對新課程背景下高考數學試題的研究[J]. 學周刊,2014,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