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貴才++趙陽貴
【摘要】新課標要求我們要以人為本,我們要用發展的觀念來認識和掌握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主動構建和應用一種新的教學觀念,要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擁有學習的主動權,要彰顯當前教育以育人為本的理念,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應該主動發現與積極探索,最終建立一個學生自己的精神家園,使學生體驗其中的的絢麗多彩,不斷激發他們的潛力與靈感,在此過程中,對于他們的人格的完善也有很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有助于他們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完美構建。
【關鍵詞】精神家園 教學理念 情感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5-0188-01
閱讀是學習的五種能力之一,是我們在學過程中與所學的知識的互相了解,從一開始的一點都不熟悉,到最后可以友好的融合在一起,從而拓寬了自己的視野,也給與了文章一種生命的力量。我們可以從中感悟文章的含義以及想要表達的情感,獲得許多閱讀體驗和精神上的理解,這是語文教學應該做到的。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老師應該能夠把學生帶入到文章中去,讓他們進入到文章,以自己已經擁有的經驗和價值觀念對文章來進行思考和理解。這樣就可以使學生,文章和文章的作者產生一種共鳴,得到更多的并且更深刻的見解。能夠在心靈深處跌延起幅。學生就可以建構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構建學生家園在小學語文閱讀中的必要性
(一)傳統閱讀的缺陷
在原來的的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直以認識為主,把認識當做我們的目標,卻沒有重視對于文章的內容的挖掘以及精神的探索,更重要的是,沒有做到對學生心靈的呵護,從而致使小學語文教學中,人文關懷沒有得到重視,學生的精神世界比較空洞。感覺什么都體會不到,所以語文課堂非常無聊,乏味,有的學生會覺得,上語文課非常的困,而且就算認真上課,也好像啥也學不到。師生互動也沒有的效果。因此,我們要改變原來那種教學模式,要順應教育改革下的新課標,要以人為本,從生命出發,要有人文關懷,形成一種新的教學理念。
(二)從閱讀中體現真諦
在我們的課本中,都會有中國的或者是外國的,現代的或者是古代的文學作品,這寫文章有著濃厚的人文觀。所以,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老師要喚起學生的個人情感,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去感受美,理解美,最后可以去創造美。對于這種美,不僅僅是語言的美還有思想的美,能夠和作者產生一種面對面的交流與討論。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領悟,就會對文章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見解,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的精神家園得到更好的構建與完善,讓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再上一個層次,這就是語文這一門課所要達到的終極效果。
二、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構建學生精神家園
(一)要提高學生在課內的閱讀質量
1.小學生的閱讀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的,因為他們年齡比較小,小孩子都比較貪玩,所以課堂上的學習非常重要,而良好的閱讀能力是在課堂上培養起來的,課堂閱讀必須重視起來。
2.要把乏味的字詞變得生動來帶動閱讀。小學階段,生字詞比較少,因此,在閱讀過程中,主要是以字。詞以及句子為主。即使是這樣,在語文的課堂上,也一定要讓孩子去朗讀,同時,我們要集中注意力去聽他們讀。體會她們讀出來的感覺。除此之外,我們可以把一些生字詞加入到故事當中,這樣的話,孩子的積極性就會提高,而且會特別的感興趣,越來越有勁。當然對于成語就更不用說了,每一個成語都有它自己的由來。我們要學會運用這個優勢來進行教學來加強學生的學習。
(二)要注意培養小學生課外的閱讀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文章都是非常優美的而且很優秀。有的課文還沒有講,學生就已經朗讀過,因此,有的人說,孩子們最喜歡的書就是語文書。在語文課堂中,通過老師的講解,孩子們可以感受到真,善,美。比如說課文《媽媽的愛》,通過孩子生病,媽媽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媽媽是如此愛自己的孩子,從而想到了自己的媽媽。知道了母愛的偉大,就是這樣一些作品語文課堂上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深深地埋在了學生的心靈深處。
(三)要在故事中學生樹立一種理想
在《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中讓孩子理解好人與壞人,在《梁山伯與祝英臺》中,讓孩子感受到什么叫愛情。這些故事,學生們雖然不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但是孩子們心中充滿了想法。他們會把英勇的人和好的事情當做他們做事的標準,這就是閱讀的力量,這就是書的威力。
(四)要在詩中豐富學生的情感
我們所學的詩是由比較簡單的詞構成的,可是,在詩中卻包含了詩人的經歷,情感以及詩人一生的抱負。當我們讀著杜甫的詩,就可以感受到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當我們讀了陶淵明的詩,我們能感受到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種想要歸隱山林的情懷。使得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越來越豐富,細膩。
(五)要鼓勵學生去閱讀小說
俗話說:“優秀的書能夠影響人的一生。”小學生到了高年級,老師要鼓勵他們去讀一些小說,雖然我們都知道小說是作者虛構的,可是這都是作者對未來的期盼。在《水滸傳》中108位英勇無敵的英雄,被逼無奈上了梁山,投靠了宋江,本以為選對了人,沒想到最后宋江投降,害死了無數個兄弟,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人性的弱點,宋江一開始視兄弟如命,可后來為了當官,寧愿辜負自己兄弟對自己的期望和當初的誓言。
總結:所以我們要更新我們的教學觀念,要脫離原來死板的教學。對于語文的工具性要引起重視,當然,人文性是極其重要的,要做到三維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只有這幾個目標都做到了。我們的閱讀就能夠建立精神家園,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一定要注意把課內和課外的閱讀結合起來,讓二者結合共同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月瑾,孫美英.在閱讀教學中構筑學生的精神家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學周刊,2016(32):15-16.
[2]沈之斐,王落霞.尋找發自肺腑的朗朗書聲——淺談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J].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3(6):77-78.
[3]鄭康鴻,康鯤鵬.引課外閱讀之清泉澄澈孩子精神家園——談如何指導小學生的在課外進行閱讀[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29(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