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明
摘要:審計責任與審計單位的會計責任雖然不盡相同,但兩者之間不盡相同的同時又相互聯系。目前對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界定,并沒有給出一個非常明確的解釋。各國的經濟生活發展水平的不同,導致了在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認定上存在一定的分歧。他們既有相似之處,卻又不盡相同,不可以放棄研究其中任何一個。正確認識和區分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會計責任 審計責任 比較 分析
一、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理論分析
(一)會計責任的理論
對于會計責任,可以從外部責任和內部責任來劃分,即會計的外部責任在于: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合法、完整;保護資產的安全與完整;而會計內部責任則在于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無論內部責任,還是外部責任,都是為了保證會計目標順利完成。
(二)審計責任的理論
審計的目標在于評價受托經濟責任。實施審計是為了審查評價受托方所負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從而確定或解除其應負的受托經濟責任,以確保其切實履行。如何實現審計目標則是審計責任。
注冊會計師要負的審計責任就在于審計報告。審計報告的合法性,是指出具的審計報告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和獨立審計準則的規定。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如果不按照執業準則、規則的要求執行業務,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說,審計責任是注冊會計師對自己的評價和鑒證所承擔的責任。
(三)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關系
審計責任與審計單位的會計責任雖然不盡相同,但兩者之間不盡相同的同時又相互聯系。目前對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界定,并沒有給出一個非常明確的解釋。各國的經濟生活發展水平的不同,導致了在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認定上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希望通過研究分析,為我國的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清晰界定,提出一些幫助。
二、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聯系和易于混同原因分析
審計責任與會計責任之間的關系密切,從本質上導致了他們兩者易于混同。主要從會計和審計職業因素方面進行分析。
(一)兩者在目標上存在關聯性
兩者都以會計信息作為其工作對象,所不同的是,會計強調收集和加工滿足使用者要求的會計信息,而審計則強調監督和評價被審單位所提供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總之,兩者的一個基本目標都是為使用者提供有價值的會計信息。
(二)兩者在業務上存在高度的依賴性
無論是會計還是審計,其業務的順利開展都要利用對方的某些資料。然而,人們也不得不面臨這樣一種窘境:對于利用對方資料所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到底是資料使用者的責任,還是資料提供者的責任?
(三)理論與實際很難統一,獨立審計的目標難以實現
對于注冊會計師審計而言,獨立性是其核心所在,審計人員必須在形式上和實質上都保持獨立。然而,由于會計師事務所的收入來自被審單位,加之民間審計機構之間競爭激烈,于是審計人員面臨一種兩難境地:獨立性很難保證,一旦出了問題,審計機構和客戶就相互推諉,而作為受害方的會計信息使用者也很難區分二者的責任,不知該對誰提起訴訟。
三、“安然事件”中審計責任和會計責任的關系
在“安然事件”中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都沒有發揮到他們原本所起到的作用,關鍵是利益所驅使的。安然公司原本的會計人員,沒有使用真正的會計資料去編制真實的會計報表,一開始就違反了會計責任原則,破壞了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使提交審計的會計資料不真實、不合法和不完整。而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雖然取得安然所提交的會計資料是虛假的,但可以拒絕接受委托權、停止審計權和出具真實的審計報告權等權利。如果安達信事務所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審計責任。但安達信事務所為了利益,為安然公司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誤導了廣大投資者,理應受到法律的懲罰。造假事件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經濟利益,經常是鋌而走險,游走在合法與違法中間,一旦失去理智,就會掉落違法的深淵。
四、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界定具有必要性
當代的人民希望能更加嚴格的界定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從而進一步的規范社會經濟發展,但這兩者是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的。人們總是希望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能及時的查處和糾正國家經濟的錯漏,將更多的希望寄于審計工作本身。但審計單位也面臨著很多問題,第一,不可能取得被審計單位的所有憑證、賬簿;第二,審計工作只是短時間內對被審計單位會計信息真實公允性的一個再認定,審計人員只是從原始憑證中去推理業務發生的起因、經過,了解的程度不可能太過全面。第三,若被審計單位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進行舞弊,將會大大增加審計風險。因此,僅僅將希望寄托在審計工作上是不夠的,人們要清楚地認識到審計工作的難度。所以,我們應該嚴格的界定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是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共擔風險。
五、明確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一些建議
(1)建立健全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企業有一套好的內部控制制度,具有保護資產安全完整、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可靠的作用,有助于會計責任的履行,保證了任務的質量。
(2)加強對審計單位出具的審計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的監督。
(3)加強會計人員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4)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審計人員要應對各種復雜的環境、人員、業務和層出不窮的舞弊手法,必須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才能更好地去應付各種各樣的問題。
(5)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和完善。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使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認定有法可依,并且要避免自成體系和相互矛盾。
(6)加強審計單位和被審計單位的道德建設。切實做到經常教育,加強道德建設,使審計單位和被審計單位的人員得以逐步形成和完善道德人格,從思想上履行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職責。
參考文獻:
[1]宋華.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比較[J].財務與會計(綜合版),2008年(5)
[2]葛家澍,黃世忠.安然事件的反思———對安然公司會計審計問題的剖析[J].會計研究,2002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