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蘭+蒙子曉
摘要:信息技術運用于語文課堂教學,可以成為語文教學活動的潤滑劑。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應提高認識,更新觀念,明確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并認真研究傳統教學手段與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各自的優缺點,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狀態。
關鍵詞:語文教學;多媒體應用;激發興趣;解疑化難;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148-01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手段正在逐步走進學校,走進課堂,在它進入課堂的那一刻起,便受到師生的歡迎,得到大家的贊同,是因為它具有聲像結合,圖文并茂,形象直觀的特點,能夠有效地為學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展示語文課的情節、景物、背景材料,并逐步打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眾人聽"這種以教師灌輸為主的傳統教育法,構建起新型教學模式,成為學校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必將有力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十幾年前這邊的教育資源缺乏,學生多數沒有走出大山,與社會接觸面窄,知識積累少。講課時老師翻天覆地的講,學生云里霧里的聽,遇到一些抽象的問題,他們更是難以理解。只有老師查找一些資料讓他們了解,但也非常有限,致使費了很大勁,學生成績總不理想。2008年以來多媒體教學設備進入農村,各班教室陸續安裝了多媒體設備。教師才體會到多媒體教學的魅力,才明白原來語文課可以如此輕松的上。經過幾年來的努力學習與運用,筆者對多媒體教學有了一定的認識和見解。
多媒體技術運用于語文課堂教學,可以成為語文教學活動的潤滑劑。它是一種把聲音、文本、圖形和圖像等多種媒體和計算機結合在一起的技術。正確適當的運用多媒體不僅可以使師生關系得到質的改善和提高,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而且它能在有限的時間、空間內打破地域界限,展現古今中外的客觀事實,使經驗較貧乏的小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很感性的認識教材中的事物,達到知識領域、情感領域目標。
1.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青少年的學習興趣對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起決定作用。一旦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計算機集文字、圖形、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媒體于一體,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現的內容更充實,更形象生動,更具吸引力。形象逼真的屏幕圖像和動畫能將教師用語言和教具演示難以解決的問題進行形象化處理,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從而使學生更易體會到事物的本質。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景,促使學生腦、眼、耳、手、口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交互式的計算機技術為學生的主動參與提供了條件,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可以說,直觀性教學是學生產生創造性思維的源泉。
2.解疑化難、與時代最新信息融通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有些知識的理解,難點的突破單憑老師的提問、學生的回答或者用投影、學具操作,往往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這時,恰當運用多媒體,常會使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迎刃而解。
語文是一門文學藝術,在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和一張嘴的教學環境下,很難讓學生領悟到課文的真正魅力,而多媒體的運用,正是把現代科技引進課堂優化了教學內容,使學生易學、樂學,培養了學生記憶能力、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等各種能力。
3.作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作文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因為青少年的語言能力和信息儲存量還很有限,要寫出一篇較好的作文是存在一定的困難的。在傳統的語文作文教學中多是運用范文的講解來指導寫作。用范文講解指導寫作,過于死板和單調,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的個性得不到培養,寫出的作文往往是千篇一律。
4.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注意事項
語文教學時使用多媒體教學,不僅能使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積極向上,而且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感覺和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上從被動地位轉為主動地位,對學生理解、記憶表達等能力的訓練效果遠遠優于傳統教學。那么,是否只要較多使用多媒體技術就能讓學生可以快樂的學習語文,主動的接受知識呢?經驗表明,只有正確的使用多媒體技術,才能較好的達到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能力。
總之,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不僅開闊了農村孩子的視野,也成了老師教學的得力助手。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語文教學,有助于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巧妙應用尤慶松2012/5/25
[2]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王炳強發表時間:2010/11/22
[3]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尚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