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文
摘要: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工作是調節農業生產布局,進行農業資源優化配置,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條件。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工作就是為了滿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方向而制定的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是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所在。基于此,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工作在新農村建設中所產生的作用進行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議,提供給相關人士,供以借鑒。
關鍵詞:農村經濟;經營管理;新農村建設
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工作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大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力度,優化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素質,豐富農民群眾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重要保證。
1.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內容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內容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等五個方面。因此,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讓農民過上富裕的生活,有良好的村容村貌和民主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快更好的發展農村經濟,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2.當前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許多的問題,主要的表現有:
2.1部分地區農村生產力水平不平衡
隨著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相繼涌現,農民的收入有了較大的提高,在生活條件得到改善的同時,也提高了農業生產經營收益,極大的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但也有部分老少邊窮地區基本上還是以手工勞動,畜力耕作為主,農業生產力水平低下,農民的生活很難改善,農村經濟發展速度緩慢。
2.2部分農民經營土地較少,種植結構單一,缺乏專業技能,收入水平仍在溫飽線徘徊,很難在短時期內的達到小康水平。
2.3農民文化水平較低,精神文明陣地建設還比較薄弱,部分多數農民還停留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簡單生活環境,業余文化生活單調。
2.4部分農村還沒有吃上自來水,互聯網還沒有普及,泥草房和鄉間土路還存在,農村的村容村貌還比較落后。
2.5村級組織的民主管理機制還不健全,農民的民主管理意識不強,很難充分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
因此,要解決好這些問題,就必須全面發揮農村經濟經營管理作用。充分運用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工作中的指揮、組織、控制、協調、監督等職能,協調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健康發展。
第一、 運用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的指揮職能,來發展農業生產
政府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充分利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指揮和協調功能,合理調整種植結構,強化農業科技推廣和指導,改良傳統的經營形式,引導分散經營個體向多戶聯合的新型經營主體轉變,充分利用示范基地、推廣項目和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大力扶持優勢產業項目,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通過效益算賬對比來促進農民發展農業生產,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最大限度的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
第二、發揮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的組織職能,來提高農民的素質
組織農民加強文化科學知識的學習,培養高素質新型職業農民,是鄉村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要有好的鄉村文化,就必須首先提高廣大農民的整體素質,引導農民學習先進的職業技能和農業生產知識,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進行農業技術講座,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生產技術水平,組織農民進行健康高雅的文化娛樂活動,培養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互助友愛氛圍,讓每個農民都感覺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農民的整體素質提高了,精神面貌就會隨之發生根本的改變,農村的社會風氣也會向健康方向發展。
第三、發揮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的控制職能,來堵塞農村財務管理的漏洞
堅持推行農村集體經濟“ 三資”管理工作,對農村集體的資金、資產、資源等的管理按照規定落到實處,嚴格資金管理制度,專項資金及時撥付到位,不許出現擠占、挪用等現象,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要按期完成;建立健全農業資產資源管理制度,完善農業資源發包程序,公開競價,公平競爭,杜絕“暗箱操作”現象。凡涉及到農戶切身利益的財務管理和政務管理做到及時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健全監督和問責機制,將問題和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才能有效維護新農村的健康有序發展。
第四、發揮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的協調職能,來增加農民的收入
農村經濟要健康發展,讓農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農民收入的提高是保證新農村建設的前提條件,無論是農業生產的發展,農作物種植,田間保護,農產品銷售,農業承包合同的簽訂,土地流轉,新型經營主體的建立和完善等等,都需要進行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部門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扶持,合理調整產業布局,進行基本農田改造,品種改良,優化資源配置,都需要農業帶頭人的組織協調,進行農作物病蟲害防止,降低生產成本,需要農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和服務,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降低流通費用,組織農戶進行合法的土地流轉,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等工作,更需要農村經營管理部門進行大量的規范的指導和協調,只有這樣,才能降低生產成本,縮短流通渠道,大幅度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第五、發揮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的監督職能,來促進村級組織的民主管理
村級組織的民主管理包括村務管理和政務管理兩個方面,因此村級的重大事項開支、例如修建村屯道路、建設公益事業、集體資產資源的變賣承包、農村低保戶的補貼、困難戶的補助標準等等事項都要通過村民議事會和村民理財小組以及村民代表大會的民主決定來實現,農村經濟經營管理人員可以利用公開櫥窗、公示板等形式,定期公開給廣大村民,以監督民主管理是否符合程序,是否有徇私舞弊、偏親向友、違反原則的現象發生。
4、結語
通過以上內容的論述,可以得知: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工作在新農村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推動農村新型經營主體進行規模經營,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徐安勇.關于組織福州農村婦女參與新農村建設探析[J].企業導報.2016(03)
[2]張襄棣.關于新農村建設存在問題的探討[J].農村財政與財務.2013(05)
(作者單位:166400黑龍江省肇州縣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