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期的教學模式下,中職教育存在著自身的特點,中職學生也有自身的學習要求,中職英語教學應該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理論知識水平,貫穿生活經驗、專業水平還有學習方法,將他們融入到英語教學中。教師在執教時,應該加強英語的生活化教學傳授中職生實際需求的英語和學習的指導方法,用此來滿足他們的職業要求,因材施教來提高英語的教學質量,來改善學生對于英語的態度,滿足學生對英語應用的實際需求,帶動中職生英語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中職生實際需求英語教學實踐思考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外貿等跨國際專業的不斷興起,社會局勢使得人們對英語這種國際語言也越來越重視,因此,在新時期的教學模式下,英語教學在我國教育體系中也至關重要。但是,我國實際需求的專業英語教學水平偏低,特別是現在的中職生的實際需求的英語教學,不得不引起我們關注。為了更好的溝通和交流,因此需要對如今的英語教學模式進行研究,進行思考,進行實踐,在不斷的實踐中找到能夠適應應用英語的教學體系,有助于進一步完善英語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
一、中職生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中職生學習應用英語的興趣不高
中職生認為自身在專業技術課上學到知識就完成目標,對于英語課也只是保持一般的態度,面對這種情形,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不高,直接會使得英語課堂上學生的狀態不佳,學生不愿與老師交流,學習進度緩慢,英語的學習氛圍不活躍。
2.中職生缺乏對應用英語學習的主動性
基于中職生的基礎知識相對來說比較薄弱,導致他們本身在英語專業上學習的主動性就差,所以在英語教學上,學生缺乏主動性,教師教學的任務就比較重,因此英語教學的質量效率偏低。
3.我國的中職生的教學模式的陳舊
教學模式的不適應會直接導致英語教學的質量,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再運用于中職生的教育體系。課堂上老師古板式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受學生喜歡,照本宣讀的教學方法只會讓越來越多的學生遠離英語課堂[1]。再者中職英語教學與實際脫節,教學模式比較傳統,并不能體現中職英語的教學特點,培養的學生一直達不到企業對英語技術能力的要求,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形勢對英語素質的需求。
4.對應用英語的評估體系的不全面
當前教育中對于知識的考評一般都是試卷測試,在英語這方面有些學校會考查學生的口語、聽力、寫作相結合的評估體系。但是,這樣的評估方式很難全面的考查一個學生在英語專業上的能力,我們應該在中職英語教育考試評價重視語言實際應用能力,重視從結果轉向過程的評價,強調從書面轉向口頭的評價才是對學生在英語能力上的最好評價。
二、中職生實際需求的英語教學實踐
1.根據學生的生活需求,進行生活化教學
因為世界全球一體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格局,導致世界對于外語人才的需求呈現全新的形勢。在當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成長的中職生,或多或少的都會遇到需要用英語溝通的情況。比如:與外國朋友進行交談、作為外國人的導游、閱讀進口的說明書。然而我們卻在學校僅僅局限于練習閱讀理解、背單詞、語法知識,這樣的學習方法當然會讓學生覺得學無所得,學無所用,所以,生活化教學方式對他們來說顯得非常必要。將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借助學習情境,實現對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教師只有將課堂變成學生現實生活中進行人際交流的舞臺,讓學生融入,才能夠使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做。融合進去了學生才能夠激情澎湃,積極的投入,才可以到達教學實踐的目標。
2.根據學生以后的工作需求,學習專業的英語知識
中職教育的教學模塊分為三塊,分別是基礎模塊、職業模塊和拓展模塊。但是,很多學校因為某種原因,并沒有按要求來開設后兩個模塊,只是簡簡單單的基礎模塊,因此需要在英語教學中,通過基礎模塊來學習專業知識的相關英語[2]。比如是會計,那么英語教學就應該在此方面針對性的教學,就應該對各會計要素的英語進行學習;學習風景園林的就應該讓學生對園林的植物、工具還有規劃和設計進行學習。總而言之就是學習自己專業方面的英語知識,同時還有一些交際能力。
3.根據學生的終身需要,加強學習方法指導
老話說的好“活到老,學到老”,每個人都要不斷的學習,以此來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教師應當有意識的指導學生形成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并且還要時刻叮囑學生不斷的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來適應社會的需要,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學習,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同時也要加強指導,在指導上可以用一些方法,一是以講座的形式,教會學生學習不同的英語學習方法,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二是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的學習情況運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如使用上下文、聯想、猜測等方法識別詞匯,并做示范。
三、中職生實際需求的英語教學的思考注意事項
針對目前中職學生實際的情況,未來英語教學的方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其一教學任務方向,首先應當需要結合生活素材、專業英語技巧,而且需要將基礎語法的掌握和運用作為教學的基礎,最后在進行知識水平拓展,而不是在學生還未掌握教學基礎的時候,盲目拓展教學內容;其二,難度的把控,難度的把控依然遵從“淺入深出”的原則,即先掌握簡單的單詞,然后讓學生嘗試進行遣詞造句,最后進行語法的糾正,甚至可以拓展將短句組合為長句;其三,參考課本教學目標,雖然教師教學方式進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教學的方向還應當結合課本的教學目標進行開展,否則就會導致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一定的問題。
四、中職生實際需求的英語教學改革展望
對于中職英語教學的工作而言,伴隨著新的技術產生,未來教學的發展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是課堂形式的改變,即如信息網絡讓課堂形成表現更加多元化,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分析當前最新的技術手段,進而將其與課堂改革進行結合,即如結合多媒體技術,則可以拓展課堂情境教學;結合信息網絡平臺技術,則可以拓展“微課”、“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形式;再者,則是教師素質的培養與提升,教學工作應當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而對于未來教學而言,教師則應當通過學習的各類培訓以提升教學的能力,同時改變傳統陳舊的教學理念,進而能夠讓教學工作與當前時代發展步伐一致,培養更多的優質人才。
總而言之,面對當前教育的改革形式,中職教育的教學模式也需要進行不斷的改善,通過對其進行具體實踐,在實踐的基礎上來滿足社會對于英語的需求。把課堂內外當做學生積累成長經驗的場所,立足于學生的實際要求,結合學生的專業需求,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體驗、參與、合作、分享和交流的學習過程中主動思考、大膽實踐,就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掌握自身專業的英語需求,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這樣,中職生實際需求的英語教學實踐才能發揮出本身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春林.中職英語教學職業性課堂活動的實踐與思考.《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5(14):164-165
[2]魏俊忠,邵陽.基于行業需求的中職本科英語教學模式實踐研究.《北方文學:中》,2015(4):215-216
[3]仲梅.基于中職學生英語需求分析對中職英語教學的指導作用.《新課程研究旬刊》,2014(3):118-119
作者簡介
胡靜(1976.8-),女,浙江永康,漢,本科,永康市職業技術學校,中學一級,研究方向:中職學生英語興趣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