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鵬琳
(青島科技大學)
【摘要】精準精準扶貧背景下政策背景下農村信用卡業務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發卡前風險評估不深入,銀行與持卡人信息不對稱形成風險盲點,政策導向導致信用卡還款還款風險。對此本文主要從加強銀行信用卡風險評估能力,改造升級信用卡管理系統、加強信息化分析水平,合理把握政策導向強化管理信用卡透支資金三個方面提出防范對策。
【關鍵詞】精準扶貧 農村信用卡業務 風險防范
一、基本概念闡述
(一)精準精準扶貧背景下
“精準精準扶貧背景下”的理念是由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11月進行湖南湘西考察時提出。精準精準扶貧背景下要做到因地制宜、實事求是。要精準精準扶貧背景下,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鶩遠的目標。以精準為精準扶貧背景下工作的準則,精準扶貧背景下要做到精準到位與整體推進相結合。制定規劃要精準,擬定政策要精準,目標確定要精準,落實政策要精準,精準扶貧背景下到戶,確保政策對路。
(二)農村信用卡
目前還沒有學者給予準確界定“農村信用卡”概念,但是通過對其內涵了解,結合本研究內容,本文認為農村信用卡是商業銀行、當地政府相互合作,針對建擋立卡戶中有勞動能力、有借貸意愿發展生產經營、有一定預期收入作為還款來源的貧困戶以家庭為單位為其發放無需抵押無需擔保的“農民啟動資金專屬信用卡”。
(三)風險防范
風險防范是有目的、有意識地通過計劃、組織、控制和檢察等活動來阻止風險損失的發生,消弱損失發生的影響程度,以獲取最大利益。農村信用卡的風險防范通常可以從制度、檢察和自律管理等方面著手,以達到消除或減緩風險發生的目的。
二、精準精準扶貧背景下政策背景下農村信用卡業務風險原因
(一)發卡前風險評估不深入
農村精準扶貧背景下信用卡業務覆蓋面廣,要同時進行推廣、調査、核實等一系列工作,對有限的銀行信用卡人員而言工作量很大,加上現行的管理手段較落后,這就使得精準扶貧背景下信用卡業務風險管理工作出現漏洞。在精準扶貧背景下信用卡業務農村的信用卡檔案建立方面,由于發卡前調查方式不科學,如僅通過當地派出所或者口頭的無實據調查就確定農村家庭情況、風險承擔能力、收支狀況及信用等級情況,這樣形成的信用卡擋案嚴重失真,在具體的對象評定中并不能有效反映農村的真實情況,釀成信用卡風險。
(二)銀行與持卡人信息不對稱形成風險盲點
銀行的信用卡業務發卡后管理與發卡后檢查是其風險防范的重要環節,如果發卡后管理流程不科學、不合理,使其形同虛設,則信用卡透支的安全性直接受到威脅。在發卡后的風險預警機制中,往往由于信息不暢通、資源不對稱而導致風險盲點的形成,使發卡后管理風險預警不能有效發揮作用。在申請信用卡透支過程中,一部分農民在信用卡透支資金運用上不經過合理的市場需求和前景預測,盲目追求高利潤項目,信用卡透支資金的回報得不到保證,而由于銀行與農村持卡人間信息不對稱,不了解資金用途,只關注前期發卡而不考慮后期信用卡還款問題,這就形成不良信用卡透支。同時,銀行為農村提供的信用卡透支采用“整貸零還”的還款方式,但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長周期性很可能會導致資金己經到期而產業還處于發展投資階段,無法回本的情況。這就要求銀行加強與農村持卡人間信息共享,在投入信用卡透支時考慮農業生產周期的因素影響,量身打造合適的貸還款方式。
三、精準精準扶貧背景下政策背景下農村信用卡業務風險防范對策
(一)加強銀行信用卡風險評估能力
防范信用卡風險的關鍵階段是控制好信用卡發卡前調查、審查、審批這些環節,盡量把一些風險控制在發卡之前。首先,信用卡員必須完整采集貧困農戶的基礎信息,特別是導致貧窮的原因要調查清楚。確實因為啟動資金問題致貧得不但可以發給信用卡,也可以考慮加大信用額度。對于不務正業的閑散人員則應拒絕發放信用卡,對此銀行應探索構建一套評估體系。
(二)改造升級信用卡管理系統,加強信息化分析水平
風險信息精細化分析,首先要從信用卡管理系統IT平臺升級改造開始,尤其是要有針對性的對精準扶貧背景下信用卡產品的客戶信用風險識別與監測體系進行優化性設計。對精準扶貧背景下信用卡產品設計符合自身特點的“紅線”監測數據值,為這類產品的整體風險監測提供強大的科技信息支撐。針對軟件老化、系統維護更新費用投入不足的情況,應當加大相關信息技術開發,有針對性的引入高端技術,比如聘請第三方專業信息技術企業,專門負責精準扶貧背景下信用卡管理系統的開發,這樣做既在提升系統開發專業化水準,也可以有效保障系統的質量和效率。
(三)合理把握政策導向強化管理信用卡透支資金
精準扶貧背景下信用卡業務面向貧困人口或低收入人群提供信用卡服務,旨在解決持卡人在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資金短缺問題,由于農業產業本身具有潛在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因此上銀行所開展的精準扶貧背景下信用卡業務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特征,在風險較大的情況下,無法依靠銀行自身的商業運作來實現這類產品,只有通過政府的政策性補助才能真正鼓勵精準扶貧背景下信用卡的發展。政府對銀行的補助形式主要體現為稅收和補貼,但除此以外,政府還應在農業產業遭遇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時主動承擔風險責任,與農村進行風險共擔,給予一定的補貼,在降低農村損失的同時降低精準扶貧背景下信用卡業務的風險,確保銀行信用卡透支金額資金回籠。在精準扶貧背景下信用卡業務的實施過程中,銀行要加強在信用卡發放、資金利用監督等過程中的法律、政策運用,對符合國家政策支持和精準扶貧背景下專項資金使用的行業、產業適當放寬信用卡透支條件,放松信用卡透支額度,利用政府的政策性支持條件充分發展銀行品牌效應。
參考文獻:
[1]宮留記. 政府主導下市場化扶貧機制的構建與創新模式研究——基于精準扶貧視角[J]. 中國軟科學,2016,(05).
[2]鄧維杰. 精準扶貧的難點、對策與路徑選擇[J]. 農村經濟,2014,(06).
[3]袁萍. 創新發展農村地區信用卡業務研究[J]. 金融會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