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濱
【摘要】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逐步深入,商業銀行也面臨著各種的問題。利率市場化使得存貸利差收窄,銀行業長期以來靠利差獲取利潤的傳統盈利模式難以為繼,特別是資本規模較小,基礎客戶薄弱的中小商業銀行,對于利率波動帶來的利率風險的抵御能力十分有限。本文結合利率市場化對中小商業銀行影響的經驗,分析利率市場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進而給出中小商業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的營銷策略建議。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 中小商業銀行 市場營銷策略
一、利率市場化的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蓬勃發展,我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也在不斷加快。1996年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被放開,2013年7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放開貸款利率管制。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本著先外幣,后本幣;先貸款,后存款;先長期、大額,后短期、小額的原則進行。利率市場化給商業銀行帶來了機遇與挑戰。一方面利率市場化使得資金的價格能夠充分反映市場的供需關系,提高資金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使得存貸利差收窄,我國銀行業長期以來依賴利差的傳統利潤模式會越來越難以為繼。
利率市場化會對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盈利模式及經營管理產生直接的影響。尤其是中小商業銀行,相比國有銀行其客戶基礎薄弱,網點分布稀疏,資本規模較少,對利率風險的抵御能力較差。同時利率市場化加劇了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促使商業銀行改變原有的盈利模式,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這些都使得中小商業銀行面臨更為復雜的風險水平。這意味著商業銀行需要快速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提升內部管理水平,加快戰略轉型。如果不能做出相應的調整,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商業銀行將受到嚴重影響,出現資金成本上升,利潤水平下降甚至面臨破產倒閉等問題。
二、中小商業銀行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的機遇與挑戰
(一)利率市場化為中小商業銀行帶來的機遇
實現開放式的利率定價機制,為我國銀行機構提供了一個更有競爭力的平臺,能夠讓同業相互借鑒,共同發展。利率市場化也將為作為銀行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小商業銀行帶來諸多發展機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獲得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自主定價權。實行市場化利率定價,意味著市場利率的價位漸漸脫離中央銀行單一且單項的管理模式,不再實行以保護國有銀行存貸利息價差收入的潛在標準,而是由市場參與體自由協調決定。中小商業銀行可以從自身業務發展狀況、資金的流動情況、客戶的定位和類別區分定角度,運用不同的利率水平利率市場化條件下中小商業銀行發展策略研究合成不同的混合產品進行激勵性推廣。
(2)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中小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主要是存貸業務,而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深入,銀行存貸款利差將不斷縮小。為了應對市場的沖擊,中小商業銀行必須將注意力更多的投向非利差收入業務,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例如近年來規模不斷擴大的銀行理財產品就是一種存款產品的創新。中小商業銀行所服務的客戶群體主要為中小企業,而在我國,這類客戶的信貸產品需求差異化較大,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利率的波動頻率和幅度都將增大,對金融產品多元化以分散風險和實現金融資產保值增值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加,這就為中小商業銀行進行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提供了可能。
(3)促進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多元化轉型。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銀行業未來的分化將越來越大,那些業務結構單一、盈利模式單一、依靠穩定的利差生存的中小銀行的生存空間將被急劇壓縮。從長期看,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重塑中國的銀行業格局,對于中小商業銀行這類中小商業銀行的挑戰將會更大。利率市場化將有利于促使中小商業銀行借鑒西方國家商業銀行的轉型策略,積極調整業務結構、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拓寬融資渠道,推動經營模式的多元化轉變。通過對業務結構的調整,相應的,中小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也會有較大的轉變,短期內擺脫對利息收入的依賴還相對比較困難,但從長遠來看,這一目標有望實現。
(二)利率市場化為中小商業銀行帶來的挑戰
商業銀行受到市場化的利率政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在給中小商業銀行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對其提出了諸多挑戰,主要包括一下幾點:
(1)負債成本的增加。放寬利率水平后,各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定價變得靈活,致使各家銀行將直面價格競爭,存款的競爭由隱性變為顯性。在這一競爭環境下,存款客戶更多的是收到利率收益金額的刺激,并不是真的喜歡某一個品牌。當利率再次發生變化時,很多客戶又將蜂擁而去。對中小商業銀行來說,無論在后臺管理和前臺人員素質和基礎產品開發中,都稍遜于五大行,因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小商業銀行必將處于弱勢地位。預計隨著存款利率管制的進一步放松,中小商業銀行與其他大型銀行之間的存款利率差距將會更大,存款成本將會更高。
(2)盈利能力顯著下降。在實行利率管制的時期,中小商業銀行可通過簡單的規模擴張,利用規模效應來獲取盈利,而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各商業銀行的存貸利差均逐步收窄,致使利息收入依賴度較高的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顯著下降,其盈利模式也面臨考驗。在利率管制放開之后,為了與競爭者爭奪市場份額,在存款業務方面,中小商業銀行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以吸收更多的存款,這就增加了負債成本;在貸款業務方面,則需要釆取低利率策略才能有效吸引客戶,存貸利率的一增一減就導致中小商業銀行的息差收入急劇下降,壓縮中小商業銀行的利潤空間。
(3)金融產品自主定價能力要求提高。利率是資金的市場價格,利率市場化改革實質上就是資金市場的價格改革。利率市場化后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由非價格競爭轉為價格競爭,因此議價能力成為商業銀行的重要競爭力,而議價能力的強弱又往往依靠于對資本成本的精準核算,這就對定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說以前商業銀行在利率管制的情況下是人為的粗算價格時期,那現在就必須進入到定價的精準測算時代。對于定價能力較強的銀行來說,其定價管理必然是科學的,給出的定價就越能符合客戶的需求,在議價能力上就越強。反之,如果銀行的定價能力相對較弱,就將導致客戶資源的流失,削弱市場份額。
三、中小商業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的市場營銷策略
在中低端金融市場競爭中,中小商業銀行具有相同的產品同質化和服務趨同化。由于長期依賴高資本消耗、高成本投資、規模擴張粗放的業務發展模式,導致業務結構比較簡單,因此能直接受到了利率市場化的影響,因此市場利率化是一種考驗中小商業銀行業務升級能力的重要因素。以下是對中小商業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的建議:
第一,實行差別化價格策略和差異化市場定位。建立差異化定價機制,根據客戶的資質及業務需求,在基準利率基礎上設定相應的價格浮動區間,逐步提升自身的定價能力。中小商業銀行可以利用地緣優勢,依托地方政策,支持服務中小企業,實行補缺式策略以打破同質化局面。
第二,采多元化發展策略。利率市場化使得銀行依賴存貸利差獲取利潤的傳統經營模式不再適用。中小商業銀行需要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和同業業務,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推進業務結構和盈利結構的多元化轉型。
第三,穩健化風險管理策略,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利率市場化加劇了銀行所面對的利率風險。中小商業銀行需要建立風險的內部控制機制,完善風險的識別、檢測及應急程序,具備判斷利率走勢的能力。并加強產品創新,發展遠期利率協議、利率期權、利率互換等風險管理工具來規避利率風險。
參考文獻:
[1]張偉芹,張敏敏.淺議利率市場化下我國中小商業銀行的發展[J].中國證券期貨,2011.
[2]李宏瑾.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應對[J].國際金融研究,2015.
[3]游春,胡才龍.利率市場化對我國中小銀行影響的問題[N]. 農村金融研究,2011.
[4]劉夢琪.發達國家利率市場化的一般規律及啟示[N].現代商業,2008.
[5]陳志海.利率市場化對平安銀行業務發展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