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長米仁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課是提高學生科學素質、提高物理課教學有效性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大多數的物理結論都是由實驗而總結出來的,學生只有動手做好實驗,認真觀察好實驗,才有可能從源頭上真正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把物理這一門課學好。注重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重視演示實驗結果的呈現,把分組實驗教學落到實處,讓學生親身經歷實驗探究的過程,是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基本途徑。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尋找實驗課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組織教學,課堂才會由此變得更精彩、有效。
關鍵詞:物理實驗;實驗教學;初中物理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它以實驗為基礎,許多規律都來自于觀察、實驗。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基礎,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方法。一節有效性很高的物理實驗課,會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并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多種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質,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注重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
實驗對學生來說效果的好壞,重在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觀察作為一種物理學習能力,對于物理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觀察也是一種重要的研究手段。動手能力是開展實驗教學的關鍵,在實驗中要使學生能根據物理教學要求自行設計實驗觀察內容,動手操作實驗。我在教學活動中注意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觀察問題。當學生提出好的問題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讓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讓學生自已發現并提出的問題,并動手進行簡單的實驗,極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動手能力。
二、重視演示實驗結果的呈現
演示型實驗是根據實驗裝置的圖文信息,說明研究什么;觀察現象并能根據實驗現象或數據分析歸納得出結論。演示實驗是教師做給學生看的,所以演示的現象和效果要明顯、直觀,能讓全班每一個學生都看得清楚。因此,教師可以把一些細微的現象進行放大(放大法);把在水平面下進行的演示轉化到豎直平面上讓學生觀察(轉換法);把抽象的事物變成形象的事物,產生“千言萬語說不清,一看實驗就分明”的效果。儀器的尺寸要足夠大,聲、光、以及被觀察物體與背景的對比要強,所用儀器力求簡單,過程明了。目的是要突出物理現象和過程,降低無關因素的干擾。在演示時如果實驗現象不利于學生的觀察,教師應該想方設法放大實驗結果,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例如在觀察水沸騰前氣泡的產生及上升情況時,用眼直接觀察不清楚,可以借助放大鏡。在研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系時,可以在聲源上方撒碎紙屑或者撒小的泡沫顆粒,通過紙屑或泡沫顆粒的振動情況來說明聲源的振動情況。對分子原子的結構及運動情況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再者,教師做演示實驗時,一定要嚴格規范實驗操作,給學生做好示范,實驗中要求學生認真細致的觀察實驗現象,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實驗技能。
三、把分組實驗教學落到實處,讓學生親身經歷實驗探究的過程
學生分組實驗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整節課的時間,在實驗室分組進行實驗的教學形式。它是學生在課前預習完實驗原理、實驗所用儀器、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后進入實驗室,親自動手進行觀察、測量,取得資料數據并親自分析總結的過程。我們知道根據學生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初中的學生在認知心理方面,仍然以感性認知為主,理性知識的獲得需要通過觀察、實驗、分析歸納得出。因此,做好分組實驗是學生學好物理的關鍵。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事項:(1)教師對學生的分組要做到合理安排。如優差生的組合、男女生的比例、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等。(2)學生對分組實驗前的預習要充分,教師要做好指導。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在實驗中只看到表面現象,甚至說只看熱鬧,而忽視了知識的學習。(3)實驗過程中要做好數據與現象的記錄。一定要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的治學態度。如果學生記錄的實驗數據與應該測得的數據差別較大,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如讀數時的誤差、實驗過程中是否存在不足才造成這種測量的結果,讓學生有正確的認識,特別要提醒學生尊重測量結果,千萬不能隨便改動測量的結果。(4)實驗結束后,教師對每一組的學生進行平價時應該采用多鼓勵多表揚的評價方式,即使是對那些沒有完成任務的小組,也應該找到他們的長處加以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激發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的興趣,為學生更好的完成以后物理學習打下基礎。
四、尋找實驗課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組織教學,課堂才會由此變得更精彩、有效
如果實驗所用的材料是學生所熟悉的,就會使學生感覺到親切,較容易克服思維障礙,能較好的達到實驗的目的;如果實驗所用的儀器是學生親手制作的,那么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還能幫助學生建立起牢固的相關物理表象,敏銳地洞察其中發生的物理過程,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順手拈來的、所熟悉的物品做物理實驗,這樣可以豐富學生實驗物品,彌補實驗儀器不足,拓展實驗探究的時空,讓學生真正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例如:利用鉛筆就能很好地進行實驗的再處理,對實驗內容做適當的補充、拓展。兩手指壓住一端削尖的鉛筆兩端,可驗證壓強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手壓鉛筆,手指感到疼痛,可驗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握鉛筆,使之豎直靜止,可驗證摩擦力存在說明二力平衡;鉛筆在光的照射下出現影子,說明光的直線傳播。
對于初中物理實驗課教學而言,無論教學思想如何更新,教學內容如何變化,教學方式如何改進,其最終目的都必須指向教學的有效化,從某種意義上說,“有效教學”可以稱得上是初中物理實驗課教學的“永恒主題”。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讓學生所學的知識得以鞏固和應用,并且在實驗中可以找出探索知識的一些基本方法,逐步培養科學家們所具有的細心觀察、積極思考、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們共同努力,以實際行動投入到有效的初中物理實驗課教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