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利
摘要:“接數法”就是在計算一個加法或減法算式時,以一個較大的加數或減數作為起點,另一個加數作為參照數,結果就是加法算式的“和”;計算減法算式的差時,利用減數為起點,累計加到被減數時停下來,再數一數自己伸出了幾根手指,結果就是減法算式的差。實踐證明“接數法”不僅能夠提高孩子們的口算能力,提升計算正確率,而且還能培養小朋友學習興趣,激發學習數學的熱情。
關鍵詞:“接數法”;數手指;學習興趣;優勢;教學;實踐;推廣和運用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筆者在執教小學低段數學的過程中應用了許多方法嘗試引導孩子們愛上數學,從而得出“接數法”。所謂“接數法”:就是在計算一個加法或減法算式時,以一個較大的加數或減數作為起點,另一個加數作為參照數,結果就是加法算式的“和”;計算減法算式的差時,利用減數為起點,累計加到被減數時停下來,再數一數自己伸出了幾根手指,結果就是減法算式的差。實踐證明“接數法”不僅能夠提高孩子們的口算能力,提高計算正確率,而且還能培養小朋友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接數法”在教與學方面的優勢
俗話說“要想孩子們聽你的話,首先得讓孩子們喜歡你。”教學也是一樣,想讓孩子們喜歡上你的課,聽你的話,就必須想方設法的讓孩子們喜歡你,親近你,黏著你。為什么要推廣用“接數法”呢?究其原因:首先,孩子們剛升入小學,還保留著許多幼兒園學習的習慣。比如:黏著老師,寫完一小題就喜歡讓老師看,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其次,做數學口算題時,喜歡“數手指”,“畫道道”。但在教學實踐中,“畫道道”既不科學,又不衛生,還容易出錯。如果在教學中運用“接數法”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了,不僅會在教學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還能十分有效的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增進師生的感情,能在較短時間內做到讓孩子們喜歡你,喜歡上你的課,喜歡聽你的話,喜歡按照你的引導去完成學習任務。這種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模式自然能夠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二、“接數法”在教學中的實踐
筆者在教學中曾遇到過這樣一個案例:有一個塔吉克族小女孩,長得乖巧討人喜愛,但是在做數學計算題的時候卻“不招人喜歡”。因為她無論是做10以內的簡單計算,還是做20以內的稍復雜的幾加幾都是憑自己的喜好隨便寫上一個數字就算完成任務了。無論是在課上還是課下怎樣耐心教導,都不見轉變。筆者曾經想過放棄,但又想到有人說過“小孩子的可塑性是特別強的,她就如一張白紙,全看你如何去描繪。”筆者打消了放棄的念頭,并在課下專門就這個孩子的問題請教有經驗的老教師。老教師的一番話讓我幡然醒悟,她說:“是不是這個孩子壓根就不會、不懂,你讓她怎么去計算?也許是你的教學方法不適合那個孩子?要尋找一種適合這個孩子或者這個孩子喜歡的計算方法來進行教學,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我遵循老教師的教誨,刻意的與那名女孩拉近關系,甚至讓她做我的小幫手。在這過程中,筆者發現這名孩子“數手指”特別熟練,靈機一動,決定針對她的這一優點進行引導。
首先,讓她仔細觀察加法算式里哪一個加數比較大,哪一個加數比較小,把較大的加數寫在一張草稿紙上,接著觀察較小的加數是幾就數幾根手指;其次,把左手握拳,從大拇指開始數1個數字伸出1根手指,直到數完那個較小的加數就停下來,數到多少,加法算式的和就等于多少。比如:9+5=?利用接數法進行計算,第一步仔細觀察這個加法算式中尋找最大的一個加數9,并把9寫到草稿紙上;第二步伸出握拳的左手開始數比9大1的數(10),數到(10)時伸出大拇指,比9大2的數(11),數到(11)時伸出食指,大拇指不要彎曲……一直數到比9大5的數是14,這時左手的手指剛好數完(如果加數較大一只手不夠數,馬上用另一只手接著數),9+5的和就等于14;9-6=?利用接數法進行計算,第一步找出減數6,并把6寫到草稿紙上;第二步伸出握拳的左手開始數比6大1的數(7),比6大2的數(8)……直到數到9就馬上停下來;第三步數一數自己伸出了幾根手指(3根),那么9-6的差就是3。經過簡單的訓練,該孩子學習興趣高漲,口算能力及正確率位居全班第一,并代表班集體參加學校舉行的口算能力競賽,獲得第一名。在她的帶領下全班數學單科成績在期末測試中,平均分全校第一。平行班的老師都紛紛到我班來取經。
三、“接數法”在教學中的運用及推廣
2015年9月,筆者因工作需要重新執教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鑒于上次的成功案例,決定在所教的班級推廣運用“接數法”。在運用“接數法”教學加法時孩子都能夠做到一教就會,但是在教學2+8這樣的例題時,有幾個小朋友把加數2做上記號,以2作為基點開始數,要數8次才能得出正確答案。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設計了一個爭奪小紅旗的比賽游戲,讓當事人學生甲和班里一個方法正確又算得快的孩子學生乙進行比賽。比賽中學生甲才計算出2道題,學生乙已經算完了,比賽結果不言而喻。賽后我讓孩子們評價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計算速度差別巨大的原因。學生乙說:“我是把加數8作為基點,把另一個加數2作為參照數,只需要數9和10兩個數,就可以得出正確答案10啦,他卻是把2作為基點,把另一個加數8作為參照數,需要數3、4、5、6、7、8、9、10等八個數才能得出10,所以他的計算速度才比我慢。”學生甲也通過此次活動學會了正確的計算方法。
在教學減法算式時孩子們運用“接數法”計算的效果也很好。例如:計算10-4=?時,孩子們用“接數法”很快的就計算出了答案。孩子們說:只要找準減數4,利用“接數法”把減法轉變成加法,只要數6下手指就能夠得出答案。
在一次示范課時,同事們特意我的教學方法。我把“接數法”告訴了她們,其中一位老師恍然大悟地說:“我看到我家的‘多多在一年級的時候也是這樣數手指進行計算時還納悶呢,原來是這樣的一種計算方法呀!”。聽了這位老師的話,我深感前行的道路不孤,自己并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原來早有先輩走在了我的前面。我愈發堅定地認為這種既科學又簡便的計算方法值得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推廣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