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峰
摘要:英語是初中教育重要課程,也是每年中考的科目之一。不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習慣性提出問題讓學生解答,但常常會出現問而不答情況。出現這種情況一定程度上和教師沒有充分掌握學習實際學習水平,所設置問題難度較大,候答過程耐心不足,種種因素降低課堂提問效率。本文則主要從多個方面提出解決問而不答問題措施,望給予初中英語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問而不答;課堂提問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在基礎教育階段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英語和自主學習能力,提倡參與、體驗、合作、實踐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課堂提問已廣泛應用于英語教學中并成為促進師生交流的紐帶,但也逐漸凸顯課堂問而不答現象,因此解決初中英語課堂“問而不答”問題對提高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目標需要。
一、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提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提問是信息輸入和信息輸出的過程,完整的回答至少要具備:①教師提出問題;②等候學生回答問題;③教師請學生回答;④學生回答;⑤教師點評學生答案5個環節。這幾個環節雖然有時會省略,但教師發起提問和學生回答是不可缺少的環節。其中教師在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發起提問,首先重視學生學習態度;要分析學生對課堂提問態度,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因此在設計問題時可根據學生英語水平采用分層設計方法保證所提出的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發展。例如某個初中英語教師在講解“oxford English 9A,Unit 6 Detectives”一課時就提出“What a lesson canwe learn form Mr Jones”、“what did ken do next”、“How many clues did he get?”學生可從閱讀文章和分析文章獲得答案,不同英語水平學生都能回答,實現各自的穩固和拓展。其次提問問題要難易適度;所謂難易適度即教師科學分析學生潛力的基礎上盡量提出接近學生智力的問題,避免提出較大難度或繁瑣淺的問題使學生產生學習疲憊感。例如在講解“Oxford English 7B,unit 4 Amazing Things”一課時,可以在導入時提出較為容易的問題如“Did you or your friends see a ghost?”吸引學生注意力,其中要注重新舊知識的鏈接,拓展學生思維。
二、加強候答叫答提問方式,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課堂提問中的候答即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思考問題和回答問題。候答時間長短也會直接影響問答質量。相關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一類是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后對學生答案反饋時間,還有一類則是學生在教師提出問題后的候答時間。多數教師在上述兩種候答時間都少于1秒,即提出問題后不等學生思考,馬上叫學生回答,這種明顯不利于學生思考問題和回答問題。也有研究指出,科學的候答時間是3~5s,能改善學生回答情況,所回答的答案也更趨于完善和正確,避免問而不答情況。對此教師在提問候根據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留給學生3~5s思考時間,便于學生組織答案。待學生回答完畢后可再留出3s時間,若學生在提問后 出現問而不答情況應在給予一定的時間,直到學生要求教師進一步解釋提出問題或請求幫助。
在叫答方面,更需要英語教師考慮學生實際水平,或采用學號,座位順序等方式依次請學生回答,這種按照順序叫答有利于學生在有準備的情況下回答,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減輕對提問的焦慮。
三、注重回答問題反饋情況,引導學生參與教學
教學反饋是師生在課堂教學中對各種信息的相互傳遞和相互回收。師生是教學反饋的主體,需要雙方共同參與。如果教師在授課后從學生那里收不到反饋,那么這必然是失敗的教學。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及時抓住學生對知識的疑問并作出處理,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方案才能避免出現問而不答情況,可以說鼓勵性課堂反饋能幫助學生克服因課堂提問產生的焦慮、恐懼、緊張心理。首先課堂反饋要尊重學生;當學生不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時,需要教師有針對性的分析問題,若學生因問題難度過大和知識欠缺而不答,則需要給予學生提示或簡化問題。例如某位英語教師針對某篇課文提出“whats the wrtters name?”時可從學生熟知的“when and where were you born”問題入手,最后過渡到對課文內容提問。其次課堂反饋要有啟發性;教師在學生出現無法舉一反三或問而不答情況時就要遵循由淺入深和啟發性誘導原則來點撥學生,活躍學生思維。例如在學習“Oxford English 8B,whter talk”一課時,可先用“Can water talk?”等問題導入。當學生回答出NO時,可提出“What can you think out when you read the tittle”引導學生預測即將學習的課文內容,最后提出what can we…………told to Daisy?進一步啟發學生思考,從而順利解決問題。所以教師要適時適度的調節課堂進程,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促使其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
四、結語
總之,課堂提問是師生交流的基本方式,也是促進學生理解知識的重要途徑。優質的課堂提問能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面對初中英語課堂中“問而不答”情況,則需要英語教師改變提問方式,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設置問題,同時要加強候答和叫答,給予學生一定的吸收知識緩沖時間,注重對學生回答問題反饋,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中,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孫前彬.初中英語課堂“問而不答”現象的調查研究[J].新課程導學:七年級上旬,2014(12):62-62.
[2] 孔鳳琴.初中英語課堂“問而不答”現象的教學手段研究[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6(8).
[3] 李傳健.淺析初中英語課堂的問題優化[J].山東教育,2012(Z5):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