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竟涵+劉智深
摘要:就目前的互聯網存在很多的問題,其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太過于復雜、其開放程度也過于狹窄、當然管理效率低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所以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電腦設計者們便開始研究并且提出了一個“互聯網+”的新理念,這樣的新思想給網絡和基礎設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從“互聯網+”開始對新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進行深入的思考。
關鍵詞:互聯網+;互聯網基礎設施;新的思考和研究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互聯網的基礎的設施也需要隨著時代的需要而進行新的創新。“互聯網+”的提出要求互聯網的設計更加的簡單,更具有開放性、操作更加的的靈活等等。目前在互聯網成為公共設施的的大趨勢下,傳統的互聯網便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那么針對目前的網絡基礎設施要求新的互聯網需要更加認真的思考和研究。
一、“互聯網+”的提出及本質
“互聯網+”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形態、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新的信息技術推動了創新2.0的產生,而創新2.0反作用于新信息技術的新形態。“互聯網+”的提出總的要求和影響就是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利用網絡的作用推動改變中國制造的現狀,以創新創業的大思潮來完成當前中國的經濟轉型,向更高層次的發展[1]。
二、“互聯網+”對網絡和基礎設施提出新的要求
1、目前網絡基礎設施的運營主體在發展變化。互聯網本是建立在電信基礎設施的基礎上為網絡用戶提供服務。在網絡發展的最開始的時候,互聯網只是電信基礎設施中的很少一部分,并且互聯網的影響力顯得微不足道。互聯網的應用設計簡單的解釋就是通過兩端(服務器端、客戶端)的設計,通過這兩端的設計不斷的提高用戶的體驗。就目前的現狀而言,互聯網的兩端設計已經發展的非常的迅速,并且基本上用戶的體驗好感度呈上升的趨勢。隨著時間的變化事物的發展,互聯網已經不再是當年微不足道的影響力了,現在的互聯網已經占據了電信基礎設施的大部分資源,基本具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2、“互聯網+”需要的更高標準。
(1)應用性更加的廣泛。當代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讓網絡的創新也隨之到來“互聯網+”的提出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全新的變化。人們的工作方式隨著時間、地點的變化隨時移動,同時也可以根據實際的要求進行虛擬工作。
(2)安全系數更高。“互聯網+”未來的發展會涉及到各行各業,其中包括工業制造、金融、醫療等等。那么這就必然要求網絡需要更高的安全系數,其在運營過程中的可信度必須要倍增。例如,在工業制造的過程中要求“互聯網+”具有低時延、多開發、高精度、大容量等特征如此方能保證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運行。
(3)設計更加開放靈活。互聯網的將與產品結合設計用戶深度參與的方式來了解用戶的需求,如此便要求網絡要更加的具有開放性。分布式部署執行和智能化調度可以根據計算任務和數據完成。這樣可以充分的實現控制負載均衡和智能化的網絡與云資源的協作[2]。
三、“互聯網+”新一代基礎設施的意義內涵
“互聯網+”提供的服務不再單單是通訊傳輸,而是在實現人與機、產業物品的高度融合互聯,簡單的說就是提供資源的共享+通信服務+各行業的應用的綜合高級服務。
1、網絡鏈接更加的靈活、泛在和可信度高。社會的經濟快速發展進步,各行業與互聯網結合產生大量的范在鏈接和海量的接入,這就需要大量的鏈接,例如人與人、人與物、人與機以及內容與應用等等。這樣的大范圍的接入和鏈接要求我們的需要超大容量的網絡接入及其超大的覆蓋率。
2、加大云計算協同網絡實現面向行業專門化服務。云計算協同網絡共同發展,將云與網絡朝向一體化發展,網絡隨云而動。隨時隨地的開啟“互聯網+”的模式。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產業的特色要求,各種接入終端對隨時在線具有更高的要求,各種交互鏈接更加的頻繁、復雜,其產生的流量類型也更加的豐富多彩,時常產生突發性的流量這種類型流量所占的比例更加的突出顯著。
3、大數據是云資源與網絡智能化協同的關鍵。云資源是一種平臺的資源管理,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急速發展,云資源也得到了集中的管理,云管理的平臺掌握著大量的數據資源,在控制中心會有全網的所有使用情況,在造成廣大資源數據的控制管理下,在這些數據進行實時智能化分析是實現云資源和網絡智能協調控制和管理的基礎。比如,在雙方的協同合作中,網絡需要進行資源伸縮時,就要通知云資源管理平臺做好各種部署依據網絡功能;當云資源進行整改的時候就要向網絡提出資源需求,網絡就會將大量的資源進行存留和快速分配。并反饋給云管理平臺[2]。
四、新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思考和構建
1、加速新一代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的發展步伐。社會各行各業在互聯網上的構建平臺已經信息的通用,使我們不得不加速新一代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的發展。新一代互聯網的核心內容應以互聯化應用為主,構建出集網絡資源、通信、信息應用的綜合服務。
2、現有基礎網絡的加強和改造升級以及創新。這樣在不斷加強的網絡創新中我們會看到,通過ASIC芯片上的改革可增加編程上的處理規則,這樣面對于三層及以下的網絡可以自如的運用;而面向4-7層,則需要引入NFV技術,從而在各種計算資源比較多的網元中,將網元虛擬成獨立的應用。通過各方面的技術引入,實現網絡想互聯化改造。在分析數據和共享資源信息的同時,也在建立大寬帶和高速網絡,從而加速網絡的互聯化的改造,這樣就更加明確的“互聯網+”的基礎設施。
3、網絡信息發展下加強信息和數據的保障以及管理。以政府部門為首各行各業協調的監管措施。在現今社會中,各種法律法規都在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既保障了社會安全和諧,又能約束商業上泛濫,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新一代互聯網的創新內容在于在現有的模式下,多元化的發張各種業務,并且在商業模式等方面要取得創新和協調。政府的立法和各代表行業的協調,即使在面對艱巨挑戰也能保障企業數據的安全、網絡安全以及法律法規等[4]。
五、結語
綜上所述,如何看待互聯網這個行業的崛起和發展,現在的發展與大量企業的轉型,迅速在互聯網上構建出屬于自己行業的數據以及平臺,新一代的網絡數據已經形成“網絡+云資源+平臺”的綜合體。提供的是各種資源與信息的服務。所以要想構建新一代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我們必須切實注重上述工作的開展,才能推動我國互聯網行業穩健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景言.構建新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J].通信管理與技術,2014,06:39-45.
[2] 李志剛,朱志軍,饒少陽,史凡.面向“互聯網+”,打造新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J].電信技術,2015,04:15-17.
[3] 吳建平,李星,劉瑩.下一代互聯網體系結構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J].中興通訊技術,2011,02:10-14.
[4] 吳建平,林嵩,徐恪,劉瑩,朱敏.可演進的新一代互聯網體系結構研究進展[J].計算機學報,2012,06:109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