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靜
摘要: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東西方文化不斷交匯融合,在此時代背景下,英語學習早已不僅止步于應試需求,而是上升到學生發展層面,與學生日后求職、工作生活息息相關。但受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目前初中英語教學仍過于強調閱讀與寫作訓練,聽說能力訓練相對較少。英語本質上是一門交流工具,而聽與說正是信息接收與輸出的主要過程,是學生運用英語的重要形式,因此,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轉變思想觀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聽說環境,促進學生綜合英語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說能力;培養
一、目前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師方面。受應試觀念的影響,聽說教學一直是初中英語的薄弱環節,中考基本不考察口語,對聽力部分的考查內容不盡相同,但分值比例相對較少,在這種形勢下,教師自然更關心學生的讀寫能力提升,從而導致教學模式僵化。平日教學中,教師在講臺上淡而無味地講述詞法、語法與句型,學生在座位上興致怏怏,學習欲望缺失,課堂整體效率較低,學生收獲較少。教師未能深入到學生之間,師生互動少,學生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教師也難以獲得有價值的反饋信息,難以做出更具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日積月累,不僅學生的聽說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發展也會受到限制。
2、學生方面。學生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習態度方面,許多學生懷有畏難情緒,主觀上認為英語聽說較難,不愿開口說英語,并且害怕自己發音不標準,害怕在眾人面前進行表達,長期以往,得不到有效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自然難以提升。教師在經常對初中學生灌輸這種理念:我們是在中國內部的大環境里學外語,犯一點錯誤也很正常。學生往往在發言時,教師并不能有錯就改,或者是隨意地打斷學生,只要不影響交際,即使回答得不怎么理想,也鼓勵他們說下去。有些初中學生的某些發音由于受到各地方言的影響,已經出現了同化現象。此外,部分學生以考試為目標,認為聽力與口語所占分數比例較小,不值得花費精力,這種觀點也亟需加以糾正和引導。
二、強化初中英語教學學生聽說能力的可行策略
1、創設導入情境,激發學生訴說欲望。語言學習都需要在一定的氛圍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英語學習也不例外,營造語言氛圍首先要從課堂入手,為學生創造適合表達的情境,激發學生訴說的欲望。創設情境的方式有許多種,多媒體引入課堂為此提供了技術支持,教師可以甄選通俗易懂的原聲影片、情感豐富的英文歌曲來導入課堂內容。例如,七年級下冊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單元學習時,教師可選取《國家地理》中的影片片段,讓學生跟隨色彩豐富的畫面,在原汁原味的解說下領略各地優美的風光,有助于訓練學生聽力,也有助于學生積累表達方式;再如,九年級上冊Loving our planet單元學習開始時,教師可以Michael Jackson的經典音樂作品《The earth song》作為導入歌曲,讓學生與演唱者一起走入那個滿目瘡痍的世界,感受無力的吶喊與悲憤的低吼,音樂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極其容易引起共鳴,學生的情感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習熱情得到激發,表達動機增強,在這種氛圍下,教師提出“愛地球,愛我們生活的家園”相關主題,學生便會自覺融入其中,自由地表達與討論。
2、設置探究問題,提升表達能力。語言的學習需要互動,需要合作,對話交流是語言學習的實戰演練場,也是提升聽說能力最快捷有效的方式之一,為此,教師應適當加大探究性學習與合作學習法的運用,平日里可多增加小組為單位的主題討論活動,在激烈的頭腦風暴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聽說能力都將得到發展。在部分學生感興趣的單元學習時,教師還可以提前布置任務,將學生分為4至6人的小組,放手讓學生來設計教學內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作為引導者給學生指明方向,提出一些參考意見,而資料的獲取與信息處理、教學設計都需要學生獨立完成,備課過程中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視野得到拓展,授課過程中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鍛煉,應變能力得以提升,是一種有利于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發展的教學活動。
3、關注反思評價,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是教學進步的不竭動力,在英語學習中,評價不應只從卷面上反映,應采用更為多樣化的形式,試卷并不代表能力的高低,學生英語綜合運用水平的提升才是評價的重要標準。為此,在平日教學總結時,教師應關注過程而非結果,采取激勵措施,尤其對那些害怕開口、懷有畏懼心理的學生,應注意觀察其每一點進步,及時表示肯定與支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此同時,可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小組內成員進行互評,加強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構建和諧課堂,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尤其是表達的樂趣。此外,還應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問題,每一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其學習能力、基礎層次、認知水平都存在一定差異,不可能每次每一名學生都能完成任務,因此,教師可嘗試設計分層任務,學生依據自身狀況有選擇地完成,有最低標準,并努力向上攀登,有利于學生整體水平的提升。
聽說能力的強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語言能力的提升需要時間的沉淀,是一個接受、吸收、內化然后輸出的過程,需要教師以飽滿的熱情投入教學中,以積極的心態帶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表達欲望,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奠定堅實基礎,為學生未來發展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