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然
摘要: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那么,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深入鉆研文本,豐富教學資源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于教師必須先鉆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并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課文也很少朗讀,上課時對教材內容都不甚了了?!耙云浠杌?,使其昭昭”,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征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學習《螞蟻和蟈蟈》一課,學生知道螞蟻在夏天勤勞地搬運過冬的糧食,蟈蟈卻在樹陰下享樂,冬天到了,它們有著不同的命運。課堂上老師不但請學生身入文本進行課本劇表演,而且在學生靈動的表演后,還播放學生熟悉的歌曲《蝸牛與黃鸝鳥》并展示其歌詞,請學生模仿,創作一首《螞蟻和蟈蟈》的歌詞。學生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與老師提供的歌詞寫作范例成功地進行了整合,如:
阿門阿前一群小螞蟻,阿搬阿搬呀搬糧食。不怕太陽火辣辣,一點一點往家搬。阿樹阿下幾只小蟈蟈,阿嘻阿嘻哈哈笑它們。糧食到處可以找啊,何必夏天辛苦搬!蟈蟈啊蟈蟈啊不要笑,冬天到了你就明白了。
當《蝸牛與黃鸝鳥》的伴奏音樂響起,這時,全班學生都動起來了,學生合著熟悉的旋律唱著自己創作的歌詞,小臉蕩漾著開心的笑容。融理解、創造于一體,獨特的實踐活動頗富感染力,吸引著學生去思索、去創造。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學習新知,也激活課堂教學。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的興趣
創設生活化的課堂環境,要求我們在強調學習氛圍創設的同時,更應使課堂環境溫馨、舒適、富有生活氣息,讓學生在無拘無束、輕松愉快的生活場景中交流思想、表達感情。例如復習漢語拼音時,我沒有讓學生反復讀卡片或課本上的內容,而是把全班每位學生的姓名用拼音寫好,一一貼在座位上,讓學生在課堂上離開座位去拼讀,同時學會互相介紹。如:教學《看菊花》時,把一盆盆色彩鮮艷、形狀各異的菊花擺放在教室里。在課上,讓學生自由活動,邀請同學(好朋友)一起去觀賞菊花。學生通過眼看、手摸、鼻聞,充分領略菊花的美,一個個都發出由衷的贊嘆:菊花真美呀!菊花真香呀!菊花下的葉子多綠呀!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者。一個好的問題情景,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起學生積極地思考。創設問題情境的常用方法有:(1)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2)利用演繹推理創設問題情境;(3)利用類比推理創設問題情境;(4)借助多媒體直觀手段創設問題情境;(5)借助童話故事創設問題情境?!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既是加深理解,又增強了感受,促使學生領悟到其中的道理?!稜幷摰墓适隆芬晃?,教學時應該在讀上下一番工夫,尤其體現在兄弟倆在“爭論”上。在精讀這一段時,從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到一個人讀出不同任務的不同語氣,再到講講這故事、為動畫片配音,引導學生不斷的深入體驗,揣摩人物心理,從而忘我地投入,真情地表達。同時應該引導“難怪盛老師不時向同學們投去贊許的目光呢!你知道‘贊許是什么意思嗎?盛老師贊賞的是什么?從中,你又悟到了一些什么?”使學生感受到要像文中的同學一樣,自己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實現“超越文本”。
三、把握思維發展特點,發展學生的智力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形式新異、生動活潑的東西特別容易發生興趣,一旦有了興趣,他們就會發揮極大的主動性,對一些問題主動地多思多想,并在這個過程中發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畫畫寫寫,模仿表演。設疑質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詠柳》一課時,我先配樂范詩,然后展示幻燈片圖。通過引導學生看體現詩意的畫面,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在意境中體會到古詩的美。再根據學生喜歡畫畫的特點,在學生粗略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行配樂作畫,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
生活也是一本書,而且是一本五彩繽紛的百科全書,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他們眼里,世界真奇妙!課堂上,學生面對一幅圖、幾個字、一段話會產生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我認為,教師并不是一本百科全書,可能有好多問題無法解答,特別是一些有創新的問題更不可隨便下結論,要注意保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要善于鼓勵學生從生活中找答案。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要老師肯動腦筋下點力氣備課,根據學生的需要和實際情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教學技術手段,優化課堂教學,一定會使學生愛學語文、學好語文。通過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幸福地體驗語文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體驗學習的無窮樂趣,在學語文、用語文中獲得語文學習的規律,最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