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浩銘
摘要:示范畢業生進入小學從教之后,會經過一段師德師風建設的歷程。青年教師建設師德師風不僅會對人才培養的質量產生影響,這還是學生教學專業化成長的一個部分。本文分析了小學青年教學師德師風建設的意義和現狀,針對如何促進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提出方法論建議,希望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內外因
青年教師進入小學從教,就必須要有為人師表的師德風范,要有腳踏實地且刻苦鉆研的學習習慣,并能形成教師職業化,逐漸領悟教師崗位的真諦,對這個職業非常熱愛,避免將師德師風建設流于形式。目前我國示范專業擴大了招生數額,由于教師崗位的穩定性,使得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愿意從事教師崗位。但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下,很多青年教師深受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的消極影響,出現了很多不良的思想和行為。因此加強對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內外因分析非常具有必要性。
一、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現狀和意義
就現狀方面來說。首先,我國青年教師由于時代影響,普遍存在知識結構新且事物接受能力強。他們走上教師崗位之后雖然能夠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能夠熟練使用教學設備,但是在師德師風建設上還存在不足,不僅教學不嚴謹,而且在性格方面也難以在教育行業中立足。其次,教師崗位相對比較勞累,薪酬較低。尤其是小學,青年教師要負責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不僅需要對教師崗位以及學生有足夠的熱情,還要有十足的耐心和責任感。但是很多青年教師剛剛走出大學生活,加上長時間受到社會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影響,難以忍受勞累繁雜的工作。此外,青年教師大多面臨著車房結婚等生活壓力,難以集中精力在本職工作中,在教育工作中沒有較高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最后,缺乏教師應有的風氣。青年教師在價值觀念上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自我中心嚴重,功利性和利益性較強,缺乏社會使命感和事業心。因為青年教師大多自我中心嚴重,大多屬于獨生子女,缺乏團隊合作探討意識;他們在從教過程中存在浮躁情緒,對于師德師風建設有著叛逆心理,沒有認真備課和講課,在學術研究上有急功近利。
就意義方面來說。所謂師德師風,是指教師在教學或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穩定性的道德品質。一個學校的外在形象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該校教師的師德師風上,師德師風對于學校的風氣和整體道德水平起著關鍵作用。只有通過師德師風建設,教師才能將素質與能力統一起來,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青年教師剛剛走向教師崗位,其價值觀等方面還遠遠達不到專業教師應有的要求,這就需要通過師德師風建設,才能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化。讓他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對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還能提高教學責任心并改善教學效果。
二、促進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方法論建議
目前我國青年教師之所以存在著師德師風建設不理性的情況。除了時代和市場經濟環境造成的青年教師不良價值觀之外,還因為我國學校沒有完善的師德師風建設機制。
第一,就教師自身而言。教師要樹立為人師表的良好道德風范,青年教師要加強師德修養并端正教風,將個人的前途命運和思想情感與人才培養質量聯系起來,要增強責任感、使命感以及主人翁意識,以此來提升品德修養以形成良好的師德風范。教師要養成腳踏實地且勤奮研究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師要戒驕戒躁,克服功利思想,勤于學習和鉆研,讓自己的行為習慣能夠為學生帶來榜樣和示范作用。此外,教師要加強對教師崗位真諦的領悟,能從內心深處熱愛教師崗位,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修煉內功,實現自身專業化。
第二,就環境建設而言。首先要培養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業化利益的橫行讓人們利欲熏心。社會上廣泛存在著對教師的輕視情況,當教師是“臭老九”“教書匠”,認為“教書一輩子領死工資”,“男人當小學教師沒出息”,不斷貶低了教師的社會地位。另外目前我國出現了較多的教師傷害學生事件讓教師整體在社會上的形象大打折扣。因此社會要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表彰優秀教師典型,讓教師重新受到社會的尊重,這樣才能讓青年教師更加具有職業歸屬感。其次,要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學校要改善青年教師的教學環境,樹立端正優良的校風和學風,只有這樣才能對青年教師的理想和作風產生影響,讓他們產生一種職業歸屬感和自豪感。最后要營造能夠激發青年教師潛能的環境。要改革學校人事分配制度,形成以提升質量為目標的教師資源配置機制,要將競爭擇優與公開招聘作為遴選機制,定期評價青年教師的能力水平和業績貢獻,對于他們的成績的貢獻加強鼓勵。這樣才能為青年教師創設出人盡其才的工作環境。最后,改善青年教師的生活環境。要為青年教師提供進修和培訓的機會以培養他們的教研能力。學校領導對于青年教師要多加慰問,聽取他們的心理需求以及對學校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多關注他們的利益訴求、身心健康以及興趣習慣,盡量改善他們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條件,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從而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去。
第三,就建設機制而言。首先要重視師德師風建設的組織領導,學校要形成領導小組,建立該工作的聯席會議制度,要將師德師風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指標。其次,要建立激勵機制。要營造一個識才且用才的工作環境,健全完善的激勵機制,調動青年教師的工作主動性,激發他們潛能。鼓勵教師遵守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優良職業道德,將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結合起來,從而提升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最后,要形成師德師風評價機制與監督機制,對于青年教師的師德師風進行管理。
三、結語
青年教師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其專業化成長的必經過程。我國現今青年教師廣泛存在著利欲熏心、價值觀不正且責任心不強等的不良現象。因此教師要不斷完善自我,自覺提高品德修養,端正自己的思想價值觀;社會和學校也要為青年教師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并形成師德師風建設機制,內外因相結合,共同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參考文獻
[1] 陳潤羊,李勇.論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J].中國林業教育,2011,02:15-19.
[2] 李江濤,鐘曉蘭.論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問題和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1,17:238-239.
[3] 王永航.新時期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問題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9:232-233.
[4] 江懷雁,劉豫黔,刁慶東.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淺析[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S1:137-139.